中国基层网郑州讯(王金昌 李运鹏 通讯员 王婷)黄河流域构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地带,也是打赢脱贫攻坚的重要区域。近年来,高村乡抢抓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统筹做好“统、治、绿、产、文”五篇文章,努力把黄河生态保护好、把黄河文明传承好、把沿黄产业发展好,努力蹚出一条高村特色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路子,乘势而上在新时代“黄河大合唱”中贡献高村力量。
渔船上了岸,日子照样甜。“常年生活在黄河岸边,这次离开心里还是不舍得的,但是必须识大体、顾大局,响应国家政策,保护好生态环境。虽然渔船上岸了,但是环境变好了,我在岸上种石榴,收入反而更高了。”曾经在黄河岸边做餐饮船生意的刘奎笑着说道。
为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在高村乡落地见效,按照国家黄河河道湿地保护要求,凡在黄河河道范围内运营停放的所有餐饮船、捕捞船必须进行迁移拆除。高村乡党委、乡政府高度重视,充分做好宣传发动,向渔民宣讲国家政策,使渔船上岸工程政策深入民心。在实施过程中,组织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组织专门人员对渔船进行调查摸底,制订方案,认真做好上岸补偿安置工作,征得渔民的支持和配合。为妥善做好迁移后的
安置工作,帮助渔民在岸上新开渔家饭店,资金补偿全部到位,确保渔民经济收入不减少,生活质量不降低。
河水清凌凌,心情美美的。“餐饮船整治之后,黄河的水变清了,变好了,河面上也没有漂浮物,生活垃圾也少了。”近日,在黄河岸边散步的村民刘沟村村民刘有顺说,现在黄河沿岸绿树郁葱,周末来漫步休闲的人也越来越多了,大家在家门口就能感受到群山拥翠,河水荡漾的惬意。
为推动形成“清水东流、绿为底色、山水相依、人水和谐”的沿黄生态新格局,助力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高村乡以“大保护、大治理”为核心理念,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黄河长治久安、推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为抓手,坚持生态优先,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保护和治理黄河生态环境放在优先位置,突出生态治理与高质量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绿色产业有序发展,构建黄河流域生态安全格局。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黄河滩区脱贫攻坚为重点,切实做好民生答卷,把黄河建设成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乡村美起来,腰包鼓起来。“山上的万亩石榴园和山下的壮丽黄河遥相呼应,相得益彰,风景美不胜收。这几年环境改善了,游客变多了,石榴更出名了,村里美了,村民富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刘沟村支部书记刘学斌说道。
刘沟村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直坚持实事求是,科学定位,弄清优势,明确标准,突出工作重点和关键环节,立足于“治”、着眼于“美”、记住“乡愁”,努力打造群众满意的“美丽乡村”。依托河阴石榴示范区建设,实施好农业综合开发,改善、提升河阴石榴基地的道路、水电、停车场、公厕等基础设施,为河阴石榴产业蓬勃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不断发展石榴种苗、盆景盆栽、贮藏加工、运输销售、旅游服务等产业,拉长产业链条,形成以农业涵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大产业,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经济支柱产业。充分发挥石榴产业的带动作用,辐射我乡沿黄各村发展核桃、苹果、梨等林果业,促进群众致富增收。
“再过几个月石榴就熟了,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我家采摘品尝石榴啊。”五月榴花红似火,八月石榴万盏灯。看着满园盛放的石榴花,家住刘沟村的村民刘相义笑着说道。刘相义今年52岁,是刘沟村的河阴石榴种植大户,承包了40余亩石榴林,种植石榴已经有将近20年的时间,如今乘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东风,刘沟村大力开发都市观光农业,五一节、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前后大量游客来到高村赏花、旅游、休闲、采摘,刘相义家仅靠石榴产业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40余万元。
问起近年来家乡的变化,刘沟村的村民们纷纷表示,凭借着发展石榴产业,大家都在县城买了房,买了车,日子越
过越红火。在国家政策的扶持和自己的努力劳作下,大家一步步实现了心中的小康梦。如今听着哗啦啦的流水声,看着清澈的黄河水和村民们洋溢着的幸福笑脸,无不预示着,只要黄河生态保护好,美好生活一定节节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