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 (作者:杨建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做好“三茶(茶农、茶企、茶业)”工作,应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是稳住农业基本盘与守好“三农”的重要性、紧迫性所在。
我们认为,构建乡村发展新格局,潜力后劲在“三茶”;迫切需要扩大城乡健康需求,畅通城乡经济内循环。从投资看,农村生产经营、乡村建设、民生福祉都需要大量的投资;从消费看,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村住房、医疗、教育、养老、耐用消费品等都将是新的消费热点。故加快构建乡村振兴格局,“三茶”须当好扩大内需、畅通循环的“推进器”。
进入乡村振兴新发展阶段,茶产业集群发展既带来一系列新机遇,也伴随一系列新挑战。面对娄底经济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迫切需要稳住乡村基本盘,则须守好“三茶”基础;并在防风险、守底线、保安全大局中,当好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压舱石”。
在新发展阶段,娄底要坚持“三茶”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明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茶”的主要目标任务,部署了一系列重大举措,需要我们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以全面突破历史的局限性。
加快推进茶业现代化,茶品牌之路任重道远。进一步提升茶农、茶企和茶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务必强化现代茶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支撑,构建现代茶产业体系,推进茶业绿色发展。通过推进茶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茶树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加快构建现代茶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茶业转型升级。但这一切,都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
今年3月31日,新化县人大第十七届二次全会,全票通过《关于加快新化茶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的议案。成立“新化县茶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县人大主任姜世星亲任组长;发布“新化红茶”标准,出台“新化红茶”品牌使用管理办法;还利用国内外、省内外各种茶叶品牌节会平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新化红茶”展示展销、品牌推介活动等,“新化红茶”已呈现出强劲发展势头。解决好乡村振兴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重点难点在“三茶”。娄底市农业农村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市茶业协会名誉会长黄建明认为,新化县深入实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按照“适扩面积、提升品质、做强品牌、创新业态、延伸链条、做深茶旅”的发展思路,持续开展龙头培育、质量提升、标准管控、品牌建设、市场营销、融合发展“6个专项行动”,这些都是让娄底“三茶”协调共进的务实举措,且已取得良好社会效益。
推动茶行业品牌发展,需要全市茶业紧急动员起来。娄底市茶业协会会长、渠江薄片茶业董事长陈建明表示,“十四五”期间,娄底茶协将计划组织开展“娄底茶业品牌计划”,助力市域“三茶”协调发展、企业品牌提升,目标是力争促进品牌经济在茶产业经济总量的比重较“十三五”提升30%以上,并在全国茶叶市场拥有更多品牌质量标准的制定权、话语权,以迅速推动“娄茶品牌”走向世界。
品牌背后是品质。天门香有机茶业、月光茶业、紫金茶业严把质量关,拥有现代化、标准化、清洁化生产车间,确保茶叶批批必检,上架产品100%合格。目前,该3家公司已发展成为集茶基地、生产、加工、经营、科研、产业、茶旅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走上了茶产业与茶文化相融合的新发展阶段。
娄底茶协副会长、天鹏生态产业董事长蔡辉华说:品牌企业要把握茶文化的内核——做到“廉美和敬”,讲好品牌故事,做好品牌文化,助力地方政府做好区域品牌文化的挖掘与整理。品牌问题是娄底茶行业的痛点。茶业虽已兴起,但知名茶品牌少之又少。全市茶产业发展存在不强不优等问题,如在品牌建设方面公共品牌利用率不高,茶企使用积极性不高,品牌效益未达到预期效果等。
茶科技大有文章可做。娄底茶协副会长、青文茶业董事长欧阳辉表示,茶科技涉及全产业链,不仅涉及种植环节,还涉及粗制、精制及精深加工环节,以及流通环节等。比如,茶叶中的茶黄素、茶红素等营养物质的提取和应用,在国外都开展了很多研究与应用,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差距。要提升新化茶叶科技水平,需要有总体思路,需要统筹安排、逐个突破。
“品牌是企业的发展之道,质量是企业的立命之本,文化是企业的发展之翼。”湖南新五嘉茶业集团董事长罗新亮坦言——自集团公司2020年5月注册后,“新五嘉”誓将坚定地做“名茶拼配者”和“茶文化领跑者”,并通过做优产品、做强品牌,最终做成国家级龙头,以质量和创新赢得市场竞争优势,把“小五嘉”打造成大集团,以实现品牌茶文化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