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相关照片。学校提供
中新网杭州6月6日电(谢盼盼 毛瑜 程振伟)傅力是一个戴着小圆眼镜,看起来很文气,讲起话来轻声细语,乍一看像人文研究者的大男孩。了解他的人都知道——这个年轻人在自己研究的领域内已小有成就,目前已经发表SCI期刊论文30多篇,总引用1400多次,H因子21,是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以下简称“杭电”)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材料系副研究员。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沉迷于实验的科研工作者,名下已经有《新世界的猫》《十七年蝉》《菌物志》《十三月的旅行》《澳大利亚简史》《不可不知的日本史》等近十本公开出版书籍。
这些书的内容跨度很大,有青春长篇小说,有怪异短篇集,有通俗国别史,也有轻松科普文。据了解,这些书大部分在高校图书馆都能借到,借阅量还不错。
“佩服作者的脑洞,故事短小精悍,信手拈来。”“故事的发展走向相当出乎意料,一点儿都不俗。”这些都是豆瓣读者对傅力小说的评价。
据傅力介绍,他小时候就很喜欢养小动物,养过猫、鱼、乌龟和各种昆虫。“我小时候养成的对世间万物都好奇和长期观察小动物的习惯,和后来文学创作形成的极致细节处理能力,为我现在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很多灵感和工具。写小说虽是副业,但与我的科学研究相得益彰,试管与小说可以兼得,这样的生活很酷。”
图为相关照片。学校提供
做科研,旺盛的好奇心与细致的观察力,成为傅力创新开拓、开启重大发现的钥匙。傅力表示,“做科学研究需要创新,不同的人,会有自己的独门绝学。而我搞研究的灵感,很多都来自自己的人文阅读与创作体验。”
傅力举了个例子,小时候喜欢读小说,很喜欢安妮宝贝的《彼岸花》。后来在自己的创作中也时不时的将这种植物写入场景中。来到杭电后,看到成片的彼岸花,就决定利用基于二维材料的电化学技术对这种美丽植物的系统发生学地位进行研究。“原本这种植物仅在我的文学创作中拥有一席之地,而如今我将厘清它在植物分类学中的地位。精准观察与浪漫想象兼而有之,这给予我无比的幸福感。”
“跟傅老师做了有一段时间的实验,对他的科研能力很佩服。但是最让我佩服的,还是他协调好做科学研究与搞人文创作之间关系的能力。要知道,普通人文工作者,写这么多不同类型的书也是很不容易的啊。”傅力的学生吴梦瑶感叹道。
傅力20岁时写的青春小说《十七年蝉》中,有这么一段:雪如期而至。我是被雪飘落的沉默吵醒的。坐在窗边一直看雪到天明,窗外的雪一点点亮起来,世界已经近乎全白,一种让人心安的白。
“这样的文字,只有用心观察感受而且享受其中才能get。其实,这种善于观察的眼睛,不仅在文学创作中很重要,在科学研究中更能大显身手。”傅力的同事邬迪华认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