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层网商丘讯(图/文 刘高伟 黄杰) 提起商丘名吃大家不禁脱口而出,西军牛肉、闫集烧鸡、勒马鸡翅......真是数不胜数。但最有民族传统特色要数刘家烧饼了。
说起烧饼来与刘家还有一段鲜为人知故事。相传清朝康熙年间,归德(商丘)古城有一户刘家男孩自幼天资聪明,他十几岁时,有一年过春节家里蒸馒头,母亲揉面他烧锅,一连蒸了好几笼,他心想;蒸来蒸去还是馒头,能不能那改样?他把想法告诉了母亲。母亲蒸了大半天馒头,已经累的直不起腰,就说:“最后这半盆面,你自己揉,想蒸啥样蒸啥样。”于是,他在揉面时放点盐,把一个个馒头按成饼状,饼上撒上芝麻。为了好看,又用刀在饼周围砍上“刀花”,然后去蒸,饼香气扑鼻,既好看又好吃。刘家与饼结缘了,这位年轻的创始人叫刘云山。刘云山要求后代孩子必须学会这门手艺。
由于不断工艺改进,目前已流传到第六代传承人刘建洲。刘建洲,是河南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刘家烧饼制作技艺”的传承人。自幼随父学习烧饼制作工艺,四十年如一日,继承父亲的优良传统手法,潜心研究发展烧饼制作工艺与门店的发展。看起一个个体型圆润,花型美观,上部弧状隆起,通体橙黄油光,外焦里嫩,香酥可口的烧饼,刘建洲如数家珍:选材要用心。
经过筛选的优质小麦制作成的60面或65面,发面必须用传统手工酵母,20多种佐料至今仍是采用石磨研磨,然后选配手工制作的石磨香油搭配调制,芝麻则粒粒去皮。和面尤其关键,除了掌控好水温外,速度一定要快,面与手的接触时间不宜过长,揉剂子、搓条、揪团、抹馅、包团、刀花、捏沿、提花、抹水、沾芝麻、上炉,一气呵成。刘宽是刘家烧饼的第七代传人,读过大学的他,喜欢摄影和影视制作,闲暇之余,他匠心独运,注重对品牌的保护、经营和推广。他认为小烧饼就是刘家名片,把乡愁味道做的更好。他经营刘家烧饼、压板羊肉、酱牛腱、大葱扒羊肉并称镇店四宝,清真十大碗为宴席桌。刘家烧饼店父子热爱公益。刘建洲与儿子在郑州“7.20”抗洪和这两年抗疫中,慷慨解囊,积极捐赠物品价值3万余元,分别驱车把物品送到郑州、卫辉。受到社会一致好评。刘家烧饼店由小到大,有散到集中,随着规模不断扩大,名声享誉中原。中央电视台7套《我的家乡味》 、中央电视台10《老家味道》多次对刘家烧饼店烧饼制作技艺独家采访。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刘家烧饼店先后于2000年被商丘市商务局评审委认定《商丘地方名吃》、《商丘传统风味名吃》; 2000年被商丘市商务局评审委认定《商丘特色压板羊肉》;2008年被河南省电视台评为《十大特色风味名吃名店》、《河南风味名优小吃》;2010年被商丘电视台评为《诚信名优小吃》 、《舌尖上的商丘》;2018年睢阳区文化局《睢阳区非物质文化遗产》;2019年商丘市文化局《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刘家烧饼传承人刘宽安排100余人就业,并对来自四川、青海等贫困山区的汉族群众热心传授烧饼制作技术,刘宽下步打算让更多人品尝到属于刘家烧饼的味道,带动更多的各族群众共同致富。
中国基层网
商丘新闻热线:15090503008
邮箱:110250200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