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不离家也增收
“做什么还不都是为了这个家!”
说这话的江裕,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那林镇珊瑚村太湖队的贫困户。妻子有轻微智力障碍,3个小孩都在读书,作为家里的“顶梁柱”,江裕一直很纠结:“出去打工是能挣钱养家,可我走了家里谁管啊?”和家人守在一块儿过“穷日子”,一守多年。
去年,金沛工艺厂扶贫车间开到家门口,江裕在厂里谋到一份工艺品焊接的活儿,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让他一下子觉得生活有了奔头。“不用抛家舍业,工作时间自由,既能挣上钱又能照顾家,现在干活儿浑身都是劲!”
和江裕一样,不少贫困户家里要么有老人需要赡养,要么有病人需要照顾,要么有孩子需要哺育,“走不出去,挣不来钱”,让这些贫困家庭面临困境。博白县结合当地产业特点,推进“扶贫车间”建设,使大批无法外出务工的贫困劳动力通过就地就近就业,圆了脱贫致富的梦想。
在扶贫车间布局上,博白县提出优先在贫困村、人口聚集区、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布局建设,争取实现全县所有乡镇、所有贫困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覆盖。博白县委书记罗宗光说,“通过引导县里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把就业扶贫车间建在村屯里,延伸到贫困户家里,真正把小车间做成大舞台,不仅降低了企业用工成本,也让贫困家庭实现了‘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的目标”。
数据显示,博白县已评审认定就业扶贫车间82家,共吸纳6022名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1512名,人均月增收约2500元,带动1000多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
因地制宜扶特色
扶贫车间都能生产啥?工艺品、服装?可不只这些,在博白,各乡镇纷纷结合当地特色产业,将扶贫车间建在田间地头。黄凌镇坡塘百香鸡、英桥镇瑞丰白鸽、大垌镇兴鑫砂糖橘……这些扶贫车间挖掘当地特色产业优势,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创业。
“除了工资收入,车间还免费给我提供果苗和技术支持,我现在自家地里种植了5亩橙子和番石榴,很快就有收成了。”在东平镇富山水果种植车间里,覃林曼一边忙着采摘西瓜一边笑着说。
“目前,公司正着手在2个乡镇筹建就业扶贫车间,全部建成后预计能新增就业岗位100多个。”南宁安奥体育用品有限公司的蔡清南介绍。
扶贫车间发展得红红火火,离不开企业的帮扶热情,更离不开有力的政策扶持。
据了解,博白县在扶持扶贫车间经营主体、扶贫车间建设以及贫困人口务工方面均出台了相应政策。以扶持贫困人口务工为例,对居家从事生产加工活动的贫困户,自行购买加工设备可按照实际购置支出给予奖补。博白县县长罗培球说:“这些扶持政策叠加起来,就是要让企业能够放心经营,让扶贫车间顺利建设,让贫困户安心工作。”
目前,博白县共为9家就业扶贫车间发放补贴12.8万元。县财政还安排了近1000万元债券资金,对建在村集体闲置土地的新建车间进行奖补。与此同时,贫困户也获得了岗位信息、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服务。
《 人民日报 》( 2019年06月21日 1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