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博湖县博斯腾湖乡—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定制”就业岗位

2020-04-01 14:06:1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本报博湖3月29日讯(记者周海霞通讯员马宏梅)对于建档立卡贫困户来说,怎样才能持久脱贫、巩固脱贫成效呢?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就摸索出了一条路子:根据他们每家不同的实际情况,“定制”适合他们的就业岗位,让他们能长久地干下去,月月有工资。

“边种地边上班,顾家还能挣钱,双份的收入,日子过的带劲儿。”3月29日,博湖县博斯腾湖乡库代力克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闫国杰现在是村里加油站的一名保安,成为了“上班一族”,上一天班休息一天,每月工资2500元,还不耽误干家里的农活。

闫国杰家里的情况比较特殊,妻子患有精神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离不开他的照顾,所以他不能到离家远的地方工作。家里有21亩地,他又需要腾出时间来种地,无法天天上班。

根据他的情况,乡里在和加油站沟通中,为他安排了这样上一天班休息一天的工作,虽然工资不算特别高,但是他既能照顾妻子,又不耽误地里的农活,他可以长久地干下去。

闫国杰的工作岗位就得益于博湖县博斯腾湖乡为贫困群众“定制”的就业岗位,博斯腾湖乡结合地区特点,通过联系企业、发动乡贤,开发保洁员、保安、管地长工等岗位,根据贫困群众的家庭情况、文化水平,就近就地安置一批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就业。让更多的贫困户正在从就业转移中实现增收、摘贫帽和奔小康。

另一位建档立卡贫困户艾木杜拉·吾普尔家中没有耕地,家中有两个上学的孩子还在上学,他和妻子还有大儿子就只能围着圈里的牛羊转,偶而打打短工,收入只能维持生活,所以也无法快速增加养殖数量,日子过的紧紧巴巴。针对艾木杜拉家的情况,帮扶干部联系到村里种植大户张永红,艾木杜拉夫妻俩和大儿子顺利成为张永红家中的管地工人,现在三个人安排好时间,把牛羊管好的同时还去下地干活,每个月也有了固定的收入。“出去打工家里面放心不下,文化水平不高自己创业也难,现在通过转移就业在家门口找到事做,一个月我们三个人收入一万多元,这日子就有奔头了!”艾木杜拉激动地说。

今年,脱贫攻坚已进入“巩固脱贫关键期”,博斯腾湖乡通过政府有组织地转移就业,把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情况摸清摸透,根据他们的情况来“定制”就业岗位,成效非常明显。截至目前,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转移就业50人,占贫困户数的100%。实现了每户贫困户家中最少有一人实现转移就业,保障农忙时间不闲着,农闲时间有活干,让贫困户月月有收入,巩固脱贫成效。

[责任编辑:杨龙]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