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雪峰文艺》散文选刊(三篇)

2020-02-07 15:38:2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兄弟,一切安好

文/曾卫华

2月1日,星期六,晚上11点20分,我的手机突然响起,是邓伟的电话:“主任,新建的疫情防控隔离区,要不要调人进去?”

“刚刚黄院长和医务科杨主任打了我电话,需要紧急调配一名影像科医师,我正在筛选人员。”我实话实说。

“我去!”我话音刚落,马上传来对方的声音。

“这次调配的医师需要全封闭管理,工作量大,每天都要和发热病人密切接触,感染风险很大,你家的情况又……,你再考虑考虑。”

“我去,我是共产党员!”电话那头邓伟的回答异常坚定,旁边还隐隐约约传来小孩哭闹的嘈杂音。

是的,疫情紧急,为了老百姓的健康安全,每一个医务人员都不会退缩,但是邓伟家的情况确实太特殊了。他是两个年幼孩子的父亲,爱人刘夙君是医院护士,同样奋战在抗击疫情前线。他还有一个患小儿麻痹症的哥哥、因伤致残丧失劳动力的父亲、年迈的母亲需要照顾。他就是运转这个家庭无可替代的转轴,身处这样家庭,做出这样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和担当啊!

2月2日早晨8点,邓伟对我说:“主任,我写了志愿书,交给了医务科杨恢才主任,你就让我去吧,我年轻,中级职称,又是共产党员,我是最佳人选。”

早上9点,我从医院办公室回到放射科,对等候在科室的邓伟说:“经院务委员会研究决定,同意你去感染隔离区,黄院长和曾书记对你的要求是,在服务好病人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自身的防护,等你平安归来。你现在回去整理一些生活必需品,下午住进隔离区临时生活区。”

“不用,主任,东西我昨晚就准备好了,现在疫情紧急,我想早点投入工作。”说着转身就走。我追了上去,送他去“战场”。

9点10分,在医院门诊大厅,邓伟的妻子刘夙君穿着工作服飞快地冲到他面前,双手下意识地张了张,终究没有象影视片中那样的深情拥抱,只轻轻地说了声“家里有我,科室事多,不送你了。”转身的同时,偷偷地抹了一下眼睛。

9点40分,新建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隔离区(雪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我帮邓伟整理了一下行李,重重地拍了拍他肩膀:“兄弟,怕不怕?”

邓伟对我一笑:“主任,用不着这么煽情吧,我和你们不就是隔着一堵墙嘛,墙里墙外,都是我们奋战的兄弟姐妹,不怕嘞!”

我心里一阵莫名的轻松,是啊!疫情严重,每个人都勇敢地背负着自己的担当,有什么可怕的。

拐角处,望着那渐行渐远的背影,我默默地祈祷:“兄弟,一切安好!”

【作者简介】曾卫华,男,汉族,中共党员,本科,洞口县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后勤支部纪检委员。

(选自湖南省洞口县作家协会微刊《雪峰文艺》2020年第40期)


立 春

邵阳学院政法学院法学系 肖治平

一早起来,看一眼手机,显示的日期旁多了两个小小的字--立春。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春发大地,万物复苏,便是立春。但今年的立春,却让我感受不到春的喜悦,武汉肺炎的噩耗,就像那无边无际的乌云,沉重的压抑着每个国人的心。

这是我有生以来感受过的最阴郁的新年。没有熙熙攘攘的车流,没有人来人往的年味,大家只是在各自的家中,用手机倾诉着担忧与思念。“加油!武汉!”这是这段时间最热门的词语,也是所有国人心底最真实的写照。

我们知道你们条件艰苦,封城隔离,让你们不能享受家的团圆;肺炎肆虐,让你们终日惶惶不安。患者日益增多,便是众志成城使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短短几日便拔地而起,仍是杯水车薪;消耗日益增大,便是举国之力社会各界纷纷向武汉捐献物质,仍是口多食寡。

我记得前天晚上下了一场大雨,我躺在床上静静的听着窗外的窸窸窣窣,偶而会有刹那的白光撕裂黑暗,继而便是沉重的滚滚惊雷。那天晚上我思绪万千,想着武汉封城已经十日,未能归巢的候鸟,是否也流下了遗憾的眼泪;想着日夜辛劳的医护人员,入院的病患每天都应接不暇,是否也感到心力交瘁。黑暗中的我翻了翻身,一宿无眠。

疫情还在继续着,老爸是临时成立的洞口县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的一员。看着每天早出晚归的父亲,我的心中没有担忧,有的只是无尽的自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大学生,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我只能在心底祝福武汉,祝福中国,祝福那些不幸染病的患者和奋战在防疫一线的工作人员,但我的父亲不同,他真真切切的奔走在防疫一线,和其他的工作人员一起逆行,一同守护着这座城市。

危难之中,挺身而出,不畏艰辛,知难而上,便是英雄。

肺炎很可怕,每天都有人感染,每天都有人不幸离世;肺炎不可怕,因为我们众志成城,人定胜天!

我们有着义无反顾前往武汉的医护人员,有着源源不断来自全国各地的爱心物资,我们虽天南地北,但目光却一同汇聚武汉;我们虽身处各处,但心中所念所想不外乎四个字——武汉加油!

我抬头望向窗外,竟是久违的一片阳光。风雨虽久,终会阳光普照;乌云密布,总要云散月出。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万象更新,方是立春。

(选自湖南省洞口县作家协会微刊《雪峰文艺》2020年第40期)


我们在家,等你守护

文/付学知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刚到洞口的时候,当天晚上我做了个噩梦,梦见老公要奔赴一线,我近乎哭泣地哀求:“老公,不要去!疫情这么严重,我想我现在更需要一位丈夫,而不是一位医生。”梦里,我只是忧心丈夫的妻子。

第二天上午十点,接到老公的电话。“戴好口罩,帮我准备一套衣服,送到楼下来”。半米之间,隔着口罩,我们心照不宣。“我要在医院住一段时间,家里的事你多担待。”“我知道。”“晚上睡觉前记得关燃气总阀,不要中毒。”“我知道。”“不要外出,这段时间和孩子们不要感冒。”“我知道。”“看官方报道,别信谣传谣。”“我知道。”我看见他的背影超乎寻常的坚定,渐行渐远。

湖南洞口疑似病例未确诊前,很多朋友打电话问我:“有确诊了的吗?”“确诊几个了?”“刚确诊的是哪里的?”我总是回答:“确诊人数要以官方发布的数据为准,我们不能自己吓唬自己。”老公去了隔离区以后,只给我打过一次电话,只嘱咐我不要外出,不要担心,他会照顾好自己。对疫情的情况,我知道的不会比新闻里的多。

今天早上,女儿对我说:“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好想他,好想好想。”我才记得距离上次送衣服已经10天了。我一方面担心他,怕隔离设施不完备,怕他感染;一方面又羡慕他,羡慕他的信仰和坚定。我相信我的丈夫,既然他能把我们这个小家照顾好,他一定会用尽全力把大“家”照顾好;我相信我的祖国,可以守护好他的每一个子民;我相信我的同胞,可以拧成一股绳,众志成城;我相信我们的战士,医术精湛,沉着应对;我相信后方的我们,对生活满怀期待,在平凡的世界里追寻英雄梦想。

我不禁想起陆游的“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想起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想起2003年的非典,想起2008年的地震,想起那些冲在第一线的可爱的人们……并非他们心中毫无畏惧,而是他们知道,护得前线安全,才能保后方平安。

你是谁的父亲?你是谁的母亲?你是谁的孩子?你是谁的爱人?愿你们在完成祖国的使命后,平安归来,守护好父母亲的孩子,守护好孩子们的父母,守护好你的爱人。

【作者简介】付学知, 洞口县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家属。其夫所在感染科,自疫情爆发始,六名医生和十余名护士常驻洞口县新型冠状病毒隔离区,以院为家。

(选自湖南省洞口县作家协会微刊《雪峰文艺》2020年第36期)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