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人文荆楚 浓郁乡情

——安频《道味画廊》序

2021-03-28 20:05:2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人文荆楚  浓郁乡情

——安频《道味画廊》序

作者:胡德才

20063845095922990_106.jpg

认识安频先生是六年前,他是《监利人》杂志的主编,杂志办得红红火火。他赠我几期刊物,每期篇幅不大,内容却琳琅满目。市情民情、风土人情,历史现实、小说诗文,应有尽有。办刊理念,清晰切实;栏目设置,匠心独运;印制精美,图文并茂。人文气息溢满纸面,乡土乡情扑面而来。实为世界了解监利的一扇窗口,监利人走向世界的一个平台。安先生作为主编,运筹帷幄,劳心劳力,可想而知。杂志有一个栏目“监利骄傲”,采写监利籍的各界“骄子”。安先生要采访我,被我婉拒。因为觉得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写,但安先生晓以大义、动以乡情,我不能不识抬举。后来,安先生安排了杨忠锦先生来采访,报道很快发表在《监利人》杂志,文笔之老到,技巧之娴熟,令我十分惊讶。

五年前,安频先生又创办了《大荆州》杂志。那年冬天,借公安黄山头酒厂举办《大荆州》杂志文化论坛,我和樊星教授等武汉学人受邀参加,按安先生的安排,作了一个演讲。活动组织井然有序,嘉宾云集,气氛热烈,我很惊叹安先生的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若假以更大的舞台,他定会挥洒更多的精彩。身为《大荆州》的总编,安先生向我约稿,我将怀念恩师向宏铎先生的文章发给他,很快就刊发了。

三年前,收到安频先生和谢金城先生合著的长篇历史小说《汉皇陈友谅》。作者不辞辛劳、跋山涉水、废寝忘食,考辨史料、搜集传说,田野调查、案头写作,历时四年,理清了这位监利“渔子”成为一代枭雄的传奇人生,让日渐湮没于浩瀚历史长河中的义军领袖、悲情英雄复活于华夏历史的文化长廊。小说融史实与传说于一炉,既填补了被遮蔽的重要历史人物研究的空白,又以其浓郁的传奇色彩和民间风味而别具一格。作者为发掘和弘扬监利历史文化,为还原历史真相、公正评价历史人物的文化担当、精神追求令我敬佩。

几天前,接到安频先生的电话,得知他的散文集《道味画廊》即将出版,嘱我为之作序。我自知不是恰当人选,但以我与安先生六年来的交往和对安先生的敬重,又不便回绝。安先生很快发来了电子文稿,文集由三部分组成:荆楚痕屐、食撩乡梦、飞翔精灵。散文一百余篇,近三十万字,显然经过了精心的编排。

明人董其昌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成立郛郭,随手写出,皆为山水传神。”董其昌原是论画,而作文亦同此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而后心胸得以陶冶,气韵得以养成。无论写山画水,皆“脱去尘浊”,得其精神。安频先生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践行者,眼勤心灵,腿勤笔健。其足迹遍及荆楚大地的山山水水、城市乡村、名胜古迹、寺院故居,尤其对他心仪的先贤遗迹胜景,常常一访再访。从炎帝故里寻根到诗仙踪迹探寻,从盘龙城考古到古荆州觅魂,从襄阳揽胜到恩施采风,从大洪山到武当山,从红安到洪湖,从古镇传奇到梦里水乡,更不必说遍布武汉三镇的人文胜景、自然风光,黄鹤楼、归元寺、武汉关、昙华林、长江大桥、东湖绿道、汉秀剧场、武大樱花,史料、掌故、传说、诗词,信手拈来,杂糅其间,娓娓而谈,不时有作者的感想、妙悟,启人思考,令人回味。就像他来到安陆蓝莓园,采摘并品尝那一颗颗色泽晶莹、甜中带涩的蓝莓,不禁感慨万端:“一种果香,唤醒蓝色的心情,一种颜色,引爆麻木的味蕾,一种味道,勾起我的万千思绪。”(《伍欣甸园蓝莓香》)不仅感情真挚、情思绵邈,而且语言优美,诗意盎然。

书中有许多难忘的片段,我愿意再回眸去看:山水之乐,拥有慧心者可以体悟。人处世间,犹如白驹之过隙,应该拿有限的光阴去远足一下,赏鉴祖国壮丽山河,那么趣味亦会与庸庸碌碌者不同。一个人的品位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一个人的灵魂纯净与否取决于善良的积累,一个人的视野拓展了知识的纵深。自古至今,名垂青史者浩繁如星,然而令我喜爱者寥寥无几。在这“寥寥无几”之中,醉酒狂歌的李太白最受我的青睐。(《白兆山上拜李白》)。安先生热情、率真、浪漫、潇洒,陶醉于自然山水,执著于文学梦想。其诗人气质,理想主义精神,正是李白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遗风。

我十七岁离开监利,迄今已四十余年,但青少年时代养成的饮食偏好与习惯,却根深蒂固。家乡的美食,永远铭刻在心底,回一趟老家,总能获得舌尖上的满足。但也许那已不仅仅是享受美食的滋味,还有乡情的陶醉。安频先生“食撩乡梦”中的一组散文,洋溢着浓厚的乡土气息,充满了“乡土滋味的诱惑”。不仅勾起我对家乡美食的无边遐想,也让我再次沉醉于浓浓的乡风乡情之中。安先生大概也是美食家,他对家乡食谱如数家珍,他感悟到,美食生活亦需要经营。一样的食材,倘使你不去费心研究怎么弄得好吃,那么可能你永远摸不到美食的门径。做好自己,做好美食。让好吃的草鱼,与那份袅袅不绝的情怀与乡愁永存天地之间(《监利草鱼:捕捞记忆与美食印象》)。

安频先生广闻博识,还在书中叙写了故乡的多种“飞翔精灵”。既博考文献,又证以诗文。如常在水牛身边飞来飞去的白鹇,唐代《本草拾遗》记载:“蚊虱啮牛,而白鹇食之。”可见事出有因。这种形似山鸡的鸟,既可做菜,亦具观赏价值。东晋时,王右军《黄庭》换白鹅,为文坛留下了一段令后人齿颊生香的佳话。而李青莲氏亦向人求过白鹇。其《求白鹇诗》云:“请以双白璧,求君双白鹇。白鹇白于锦,白雪耻容颜。照影玉潭里,刷羽琪树间。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间。我愿得此鸟,玩之作碧山。”李氏重鹇而轻璧,可见他对于白鹇的喜爱之深。唐人萧颖士更是把白鹇比喻成高洁出世的文人。其《白鹇赋》云:“情莽渺以耿洁,貌轩昂以安闲。无驯扰之近性,故不惬于人寰。游必海裔,栖必云间。”(《白鹇》)

我不知道安先生腹中有多少卷书,但从他笔下的文字可以看出,学有渊源,字有来历。读他的文字,好像在乡土世界里遨游,但这乡土世界虽“土”,却并不鄙俚;虽“广大”,却并不空旷。我知道,安先生是热爱生活的,不然,他的叙述不会那般温情脉脉。

我为自己有缘与安先生结识而欣慰,我为监利有安先生这样不遗余力地执著于文化建设和文学创作的文人作家而自豪!

谨以我与安频先生交往经过的告白和对安先生及其作品的点滴印象呈献给安先生和广大读者。

是为序。

2021年3月17日于武汉玉龙岛花园

2007039101183731_106.jpg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

胡德才,1962年生,湖北监利人。南京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教授、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现当代文学”省级教学团队负责人,世界华文文学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影视戏剧评论》主编。兼任中国喜剧美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长助理等。出版有《中国现代喜剧文学史》《喜剧论稿》《阅读经典》《三峡风物记》《叩戏剧之门:戏剧十六讲》等著作。在《文学评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鲁迅研究月刊》《社会科学战线》《中国比较文学》《外国文学研究》《文艺争鸣》《中国文化研究》《中国戏剧》《戏剧》《戏剧艺术》《剧本》《南京大学学报》《华中师范大学学报》《兰州大学学报》《新闻大学》《新华文学》《香港文学》《江汉论坛》《广东社会科学》等国内外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研究多项。曾获全国田汉戏剧奖论文一等奖、加拿大华裔/华文文学论文奖第二名、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和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项。

[责任编辑:邱英]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