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打破了地球生态系统平衡,人与自然深层次矛盾日益显现。近年来,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荒漠化加剧、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给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因此,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但实现双碳目标,须以碳交易碳排放人才为基石。
碳资产师是能够系统了解碳排放相关理论知识,能制定碳排放监测计划,建立监测体系,开展监测活动,编制和报送监测报告,配合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等工作,为制定科学的碳排放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政策背景
2021年02月0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全过程推行绿色规划、绿色设计、绿色投资、绿色建设、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推动我国绿色发展迈上新台阶。
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为提高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抓紧部署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同时按下碳排放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培育的“启动键”。
职业产生背景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统计(2014年),二氧化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大气浓度至少已上升到过去80万年以来前所未有的水平。自工业化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已增加了40%,这首先是由于化石燃料的排放,其次是由于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净排放。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气温上升带来的极端气候、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问题已经对地球的生态系统甚至人类社会都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势在必行。为了应对气候变化,我国积极参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1992年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后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京都议定书》把市场机制作为解决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从而形成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简称“碳排放权交易”。我国也积极推进碳排放权交易,2014年5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中也把碳排放权交易列入其中。自2013年以来中国陆续建立起多个试点碳市场,并于2017年12月19日正式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截止到2021年6月,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试点的碳市场累计配额成交量4.8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成交额约114亿元。准确跟踪测量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助于对企业进行碳排放量配额的合理分配,全面、准确的碳排放检测能够助力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顺利运行,使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因此,对于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地方政府和核查机构等碳市场的各重要参与方来讲,掌握基本工作流程和正确的量化监测方法,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是确保自身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和更有效的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保障。
项目背景
2020年9月中国向全球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也标志着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根据2021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管理相关工作的通知》工作安排,全国碳市场2021年6月30前完成发电行业碳排放量核查工作,9月30日完成配额核定,盈余或不足部分企业可通过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12月31日前需完成清缴履约工作,其他行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的核查数据报送工作应于2021年12月31日前完成。2021年7月16日早上9点30分,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首批参加全国碳市场的为2225家电力企业,覆盖碳排放量约40亿吨。截止8月9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累计成交总量642万吨,累计成交总额3.24亿元。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总体设计技术专家组负责人张希良指出,未来石油、化工、建材等八大重点能耗行业都将被纳入到碳市场,最终年覆盖二氧化碳排放量会超过70亿吨,而“十四五”期间,中国碳市场的碳价可能在每吨8美元至10美元左右;“十五五”期间,碳价可能进一步升至每吨15美元。未来碳市场潜力巨大。
碳交易市场能够正常运行的前提步骤是监管部门对覆盖范围内的企业设计合理有效的排放总量设定和配额分配方案,然后通过市场交易机制促使企业在利益驱动下进行碳减排。准确跟踪测量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有助于对企业进行碳排放量配额的合理分配,全面、准确的碳排放监测能够助力碳交易市场顺利运行,使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机制更加有效的发挥作用,这为碳监测行业带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碳资产师培训使从业者具有系统的碳排放相关理论知识,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和交易等技术,能为碳排放管理提供咨询,能制定科学的碳排放管理策略。对于控排企业、新能源企业、地方政府和第三方核查机构等碳市场的各重要参与方来讲,掌握温室气体正确的量化监测方法,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了解碳排放核查基本工作流程和规范,能制定完善的碳排放管理策略,是确保企业自身碳排放数据准确性和更有效的参与全国碳市场的重要保障。
主要职能
(1)了解碳排放相关理论知识;
(2)掌握温室气体排放监测、量化、报告及核查相关方法;
(3)了解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相关政策法规,交易流程及现状;
(4)能初步制定碳管理策略,为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咨询服务。
培养对象
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能源管理人员;从事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核查的咨询服务机构、第三方审核机构、节能服务公司相关人员;国家低碳试点省市、园区、社区及政府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管理人员;其他关注中国碳市场发展、有志参与碳交易的人士
等级划分
碳资产师专业技能岗位证书考核共划分为3个级别:初级碳资产师、中级碳资产师、高级碳资产师。各级别的技能要求依次递进,对高级别的要求涵盖了对低级别的要求。
申报条件
一、碳资产师(高级):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碳资产师(高级)考核:
(1)、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2年及以上;
(2)、取得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工作年限和从事相关领域技术工作年限均相应增加1年;
(3)、取得碳资产师(中级)证书,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一年。
二、碳资产师(中级):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碳资产师(中级)考核:
(1)、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及以上学历,连续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1年及以上;
(2)、取得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工作年限和从事相关领域技术工作年限均相应增加1年;
(3)、取得碳资产师(初级)证书,从事相关领域工作满一年。
三、碳资产师(初级):
凡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参加碳资产师(初级)考核:
(1)、具有环境工程与科学、能源等相关专业大专学历及以上学历。
(2)、取得其他专业相应学历或者学位的人员,其工作年限和从事相关领域技术工作年限满1年。
注:上述报名条件中有关学历或学位的要求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承认的正规学历或学位,工作年限是指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该项工作的时间总和,其计算截止日期为2011年12月31日。
考核大纲
一、碳资产师(初级):考核大纲以碳排放基础概念为考核方向。
二、碳资产师(中级):考核大纲以碳排放监测、量化和报告基础知识作为考核方向。
三、碳资产师(高级):考核大纲以碳排放监测、量化和报告编写为考核方向。
考核分数比重
一、碳资产师(初级)
二、碳资产师(中级)
三、碳资产师(高级)
考试时间
碳资产师考试时间为每年1月、3月、5月、7月、9月、11月第三周周末:碳资产师(初级、中级)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知识考试,均采取机考(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上午9:00至11:00;碳资产师(高级)为应用技术知识和论述题考试,均采取机考(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上午9:00至11:00。
合格标准
1、碳资产师(初级、中级)为基础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知识考试,均采取机考(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合计总成绩达到 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2、碳资产师(高级)为应用技术知识和论述题考试,均采取机考(计算机在线考试系统),合计总成绩达到 60 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教材和教辅材料说明
职业前景
依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20年度报告》,截至2019年底,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GDP)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47.9%,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达15.3%,提前完成我国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做出承诺。2020年9月,中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我国政府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2020年12月25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已由生态环境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2021年5月17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碳排放权登记管理规则(试行)》、《碳排放权交易管理规则(试行)》和《碳排放权结算管理规则(试行)》公告,自该公告发布之日起施行。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首批被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2200多家均为发电行业企业。根据测算,上述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超过40亿吨/年,这也意味着中国的碳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除电力行业外,“十四五”期间,将逐步纳入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和民航等其他数个高耗能行业。如此庞大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碳资产师数量的需求也必然是十分巨大的。
颁证单位
中国节能协会China Energy Conservation Association(英文缩写:CECA)成立于1989年,是经民政部注册的节能领域的国家一级社团组织。在业务上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等相关部门的指导。业务范围涉及工业节能、交通节能、建筑节能、公共机构节能、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和社会节能等领域。协会主要从事节能政策研究、标准制定、节能监测、节能技术评估推广及节能领域的相关培训与咨询等方面工作。
中国节能协会多次被国家部委评为全国节能先进单位。2011年,我国政府发布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中,充分肯定了中国节能协会等民间组织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发挥的重要作用。2012年,中国节能协会秘书处被人社部、国家发改委、环保部、财政部联合评为“十一五”全国节能先进集体,协会秘书长宋忠奎被评为“十一五”全国节能先进个人。2014年5月,中国节能协会被民政部评为AAAA级社团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