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为一座山撰一部志:俞建文新作《四明.大俞山志》

2022-03-31 20:55:0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一般认为,横亘于宁绍大地的山脉“四明山”之名,源自唐代刘长卿(709-789)“游四窗岩”诗中“玲珑开户牖,落落明四目”的诗句。而新近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的俞建文的新作《四明·大俞山志》,则以翔实的文献资料考察和实地踏勘,首次提出了“四明”及“四明山”之名,最早源自公元前后的梅福(前57-33)的新见解。

俞建文新作《四明·大俞山志》

从宁波市社会科学院任上退休的俞建文研究员,现为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俞建文是土生土长的大俞山人。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后,俞建文进入浙江师范学院(浙江师大)深造,毕业后曾先后在中学和大学任教,长期从事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于1998年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中学特级教师”称号,有多项研究成果分获省、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奖。本世纪初调入宁波市社会科学院工作后,长期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公开出版了多部研究专著。而于2021年10月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新作《四明·大俞山志》,则是俞建文浴十余年心血,献给其家乡大俞山的一份沉甸甸的爱。

《四明·大俞山志》作者在大俞山顶

大俞山之巅华盖山

大俞山之白玉坪

《四明·大俞山志》是“宁波市文化研究工程”2020年立项项目研究成果,全书35万余字。作者系统收集整理了自汉代以来的各类文献资料,借鉴“山志”或“村志”的体例成帙,力求还原历史名山之本来面目。全书由四明缘起、诗路撷英、九题唱和、洞天寻幽、刘阮仙话、中正行迹、剡东分脉、古村往事、大俞恋歌、红色足迹、韩采古今等十一个部分及其附录构成其总体框架,全方位展示了大俞山及周边区域的古今地理及人文渊薮。

大俞山之罗汉谷

大俞山之四窗岩

大俞山之包裹岩

读罢俞建文的新作《四明·大俞山志》,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推荐:

第一,首次提出了“四明”及“四明山”之名最早源自梅福的观点。在有“大俞山”之名前,撰于战国中后期的《山海经》尚称今四明山脉为“句(音gou)余山”。西汉的梅福(前57-33)登上今大俞山之巅(今华盖山),著《四明山记》,有“东为惊浪之山,西拒奔牛之垄,南则驱羊之势,北起走蛇之峭”之经典描述,所称“四明山”即为今之“大俞山”。此后,仙道人物纷纷探源“四明山”、道藏典籍也常以“四明”为话题源头,终因发现了其山南有一胜迹 “石窗”,相传通天地日月之光,称“四明”“四明洞天”“四明之窗”“丹山”“丹山赤水”。魏晋南北朝时期,仙道隐士以步履丈量了四明山,完成了“以洞名山”。入唐以后,大量诗人骚客争相唱和,到了开元二十六年(738),因其境内有“四明山”,而置州曰“明州”,实现了“以山氏州”。而大俞山之名,最早见诸明代鄞人沈明臣(1518-1596)于明万历二年(1574)二月游历了四明山后所撰的《四明山游记》中。这是因为,大约在明朝天顺年间的1460年前后,江南“五峰俞氏”后人俞广东、俞广禄兄弟自剡东乌坑迁居“四明山”山脚下,不久繁衍成族,方才有了今天的大俞村、大俞山。

第二,首次提出并证实了“四明诗路”的客观存在。早在20世纪90年代,痴心于唐代文学的新昌籍学者竺岳兵提出了在浙东地区的会稽山、天台山和四明山存在一条“唐诗之路”的概念,并迅速在全国学界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响应。2020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发了《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的通知(浙政发〔2019〕22号)》,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诗路文化带的决策部署。与绍兴市和台州市对“唐诗之路”的研究和开发相比较,宁波市则相对滞后。俞建文的新作《四明·大俞山志》,则对作为“唐诗之路”重要节点的“四明诗路”,做了大量深入、系统的研究,收集整理了以大俞山(四窗岩)为中心、包括杖锡山、梨州山、大岚山、雪窦山周边的上千首历代诗作,并得出了“四明诗路”的从梁弄入、从鄞江入、从溪口入的“Y”型走向,这就为今后将浙东四明山规划、打造成生态名山、人文名山,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依据。

第三,首次还原了大俞古村作为“红色堡垒村”的亮丽底色。在中国革命史上,浙东四明山是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19个革命根据地之一,也是解放战争时期南方七大游击区之一。自1938年中共党组织在大俞村建立以后,大俞村的革命活动始终未曾中断。在抗战初期,仅50余户人家、200余人口的大俞村,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先后有18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30多人参加了革命队伍,其中抗战期间入党的有11人,有3位烈士血洒人民解放战争战场,还有更多的村民同情革命,默默地支持革命。特别是“三五支队”北撤后,游击队员在大俞山上就地取材,用树枝和茅草搭起“公馆”,坚持革命斗争。许多革命前辈如刘清扬、陈布衣、朱之光、薛驹、黄连等,都曾经战斗和生活在大俞山上的“公馆”中。在周围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大俞村是四明山上仅有的几个游击根据地之一。至今,在大俞村还流传着许多脍炙人口的革命故事,保存着诸如“青年救亡室”“大俞反击战”“嵊新奉县联络站”“大俞山公馆”等革命遗迹。

第四,首次汇辑并考据了作为四明山第一名胜的四窗岩的传说故事。大俞山不仅有“以洞名山”“以山氏州”的地表意义,俞建文的新作《四明·大俞山志》,还收集并详尽地考证了发生在四窗岩的诸如刘阮遇仙、中正行迹等文献资料,为今后的开发和建设提供了可贵的诠释。

总之,俞建文以他的谨严和挚爱,给我们奉献了他的新作《四明·大俞山志》,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大俞山不仅是一座风景名山,更是一座人文名山、一座英雄的山!

我们由衷的祈愿未来四明山会更美、大俞山会更美,四明山人会更好、大俞村人会更好!

本文作者(左三)和《四明·大俞山志》作者(左四)在大俞古村

自右至左:俞强、马华林、胡子路、俞立奇、俞正多、俞建文

2018年5月1日在四窗岩洞前合影

(记者  洪斌)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