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岛市教育局对外发布2018年度青岛市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及分析建议,这是青岛市第5次发布相关数据。自2014年开始,青岛市教育局委托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教育评估与质量监测中心,组织开展青岛市中小学、幼儿园教育质量监测工作。该市根据监测报告,着力推动内部整改,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工作,督促学校整改,细化制度举措,持续综合整治。
2018年度监测以幼儿园中班幼儿,四年级、八年级、普通高中二年级、中职二年级学生为监测对象,共抽取52300余名中班幼儿、17382名四年级学生、11346名八年级学生、5094名高二年级学生和3575名中职二年级学生,幼儿园园所抽样覆盖率为65%,小学学校抽样覆盖率接近65%,初中、高中、中职学校抽样覆盖率为100%。
结论一:幼儿教育要拒绝“小学化”
对幼儿综合发育状况的监测数据显示,青岛全市中班幼儿发育均分51.71分(满分60分),其中社会领域中的个人—社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分较高,语言领域中的沟通能力、健康领域中的粗大动作发展和精细动作发展得分略低。
报告提醒,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机能发展的重要时期,陪伴式游戏可以有效促进幼儿肢体动作的发展。但是,“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教育理念,使部分家长和教师过早引导幼儿掌握理论知识,对孩子实行“揠苗助长”式教育。科学研究表明,过分追求理论知识培养,会限制幼儿想象力、创造力、求知欲等方面的发展。
报告建议,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家长和学校要以“游戏”为主要教学方式,充分利用各类亲子游戏、户外活动,适度加大运动量和运动复杂程度,不断促进幼儿动作准确度和力量发展。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主动拒绝“小学化”的教育方式,科学幼小衔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结论二:压力与学习呈倒U形曲线关系
监测发现,与身心健康、品德发展、兴趣爱好相比,有24.0%、22.6%的四、八年级学生家长更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对孩子的学习压力、心理健康等均有影响。
对数学成绩与学习时间的分析发现,每日完成数学家庭作业用时在30分钟以内的四、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最高,其次是完成作业用时在30至60分钟以内的四、八年级学生,而没有数学作业和完成作业用时超过90分钟的四、八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相对较低。
研究证明,压力水平与学习效果呈倒U形曲线关系——适度的压力水平有助于提升学习效果;当压力水平过低时,个体缺乏学习积极性,而当压力水平过高时,个体因过度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进而降低学习效率。
报告建议,家长要转变“学习成绩代表一切”的理念,在关注孩子学业发展进步的同时,更加注重对孩子品德、身心健康、兴趣爱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同时,家长应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心理健康和学习状况,避免给孩子布置过多的额外作业,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高效完成作业。
结论三:高中生睡眠和运动时间有所改善
相较往年,2018年度高中、中职学段的监测结果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高二年级学生睡眠时间达标率相较2017年度有所提升,周一至周五的平均睡眠时间在8小时以上的比例为21.2%,相较2017年度提升3.7个百分点;高二年级学生运动时间达标率相较2017年度有所提升,37.2%的学生表示每日运动时间在1小时以上,运动时间达标率相较2017年度提升14.7个百分点。
高二年级学生的平均心理健康水平均处于健康状态,但8.5%的学生焦虑体验方面表现为亚健康状态,其中34.4%的学生对就业和升学感到非常焦虑;中职二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处于健康状态的比例在90%以上,但在思维语言维度,有三成学生表现为亚健康状态。
报告建议,家长应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鼓励孩子锻炼身体的同时,给予孩子更多情感关爱,多从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建立良好亲子关系,为孩子的身心健康保驾护航。(记者 孙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