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编好三科教材培育时代新人

2019-08-28 16:05:50    来源:光明日报    访问:    

教材建设是国家事权,体现国家意志。2017年国家教材委员会成立,统筹指导管理教材工作,强调要按照中央决策部署抓紧编好中小学三科教材,实行国家统编、统审、统用。

思想政治、语文、历史三科教材意识形态属性强,是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具有特殊重要的育人作用。在义务教育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统编高中三科教材,有利于把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整个基础教育阶段贯通起来,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

新学期,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教材将在部分省市普通高中起始年级开始投入使用,其他省份也将陆续全面推开。日前,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问:三科教材如何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材系统讲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起源、特点和当代价值等,重点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代表人物、核心观点、重要思想。

语文教材精选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名篇,注重题材的多样性和体裁的覆盖面,从古风、民歌、绝句、律诗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魏晋辞赋到唐宋明清古文,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均有呈现。共选入古代诗文67篇(首),占全部课文数(136篇/首)的49.3%。其中古诗词33首,古文34篇。

历史教材呈现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内容涵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核心思想理念、传统美德和人文精神,共涉及历史文化名人100余位,思想、科技、文学、法律等著作80余部,四大发明、天文历法、医学、数学、农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等重大发明创造50余项,书画、音乐舞蹈、雕塑、器物等艺术作品40余件,引导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

问:三科教材如何强化革命传统教育?

答:思想政治教材采取“春风化雨”的方式,讲述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李大钊等革命先烈,董存瑞等革命英雄,集中阐述革命文化,讲述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创造的“红船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革命精神,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同时,教材以“国家安全与核心利益”为议题,设计综合探究,阐释“国家安全,人人有责”,讲述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和意义,培养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意识。

语文教材选取反映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的作品,讴歌革命领袖的丰功伟绩,赞颂革命英雄人物事迹,凸显革命理论文章的指导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情感。其中包括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改造我们的学习》等5篇(首)文章,鲁迅《拿来主义》《记念刘和珍君》等5篇文章。此外,教材注重选取反映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作品。这些课文,有的反映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展现祖国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如《哦,香雪》;有的讴歌时代楷模,赞颂自力更生、执着探索、忘我奉献的宝贵精神,如《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青蒿素:人类征服疾病的一小步》;有的反映党在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历史教材呈现中国人民170多年斗争史和中国共产党90多年奋斗史。必修上册介绍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反抗侵略、谋求民族独立的历史,展现了近代中国不同阶层救亡图存的努力和斗争,讲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史实,重点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过程中提出的重要战略方针、召开的重要会议、发生的重大事件、取得的重大胜利和涌现的英雄人物等,突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引导学生认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问:三科教材如何体现劳动教育要求?

答:思想政治教材讲述“工匠精神”“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劳动创造价值”“在劳动中实现人生价值”等内容,阐述“劳动精神”的内涵、意义,引导学生崇尚劳动、热爱劳动、尊重劳动人民。

语文教材在必修上册以“劳动光荣”为主题专设一个单元,选取讴歌劳动人民、劳动模范、劳动精神的课文,引导学生了解和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的优良传统,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崇高、劳动美丽的观念。

历史教材在《中外历史纲要》上册教材中介绍了隋朝工匠李春、“铁人”王进喜等人物,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在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编入反映“社会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劳动在社会生产中的作用”“人类劳动工具与主要劳作方式的变化”等内容,让学生理解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是一切成功的必经之路,劳动人民推动了历史的进步,以及生产方式的变革给人类社会带来的革命性意义。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备案号:京ICP备16016777号-3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