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坤叔牵线搭桥助学 从未接受社会捐款

2018-07-13 15:49:29    来源:南方日报    访问:    

原标题:张坤:一头青丝熬成雪 牵线助学三十载

■东莞人

张坤:一头青丝熬成雪 牵线助学三十载

点击进入下一页

对于张坤来说,助学是一份终身事业。麦炜源 摄

“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没有人穷得帮助不了别人。”秉承这样的理念,张坤不仅自己助学,还创建了“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倡导“一对一助学,一帮到底”,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坤叔”。

7月初,陆陆续续有受助学生离开家乡来到东莞打暑期工。每次,坤叔都会拿着亲自准备的日用品,在火车站等孩子们的到来。“我不累,先把孩子安顿好。”在坤叔心里,受助学生总是排在第一位。这位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足迹踏遍了18个县市,为孩子们带去了求学的希望,在行走中怡然自得。

●文:麦炜源

●牵线搭桥助学,从未接受社会捐款

走进天海大厦二楼,“没有人富得不需要别人帮助,也没有人穷得帮助不了别人。”这句话赫然出现在眼前,沿着走廊直行,数百张图片按照不同主题分列在两旁,靠近细看,皆是孩子们的笑脸。这里是张坤助学团队的大本营,门口挂有“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的牌子。

虽然已不再担任具体职务,但坤叔还是时常会到服务中心处理事务。对于他来说,助学是一份终身事业。

1988年,11岁的女儿夺得广东省业余歌手大赛冠军,很多中小学生歌迷开始给女儿写信,而处理信件的任务就落在了坤叔身上。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坤叔了解到不少孩子因为交不起学费而想辍学,他顿生恻隐之心。这便是坤叔助学的缘起,而信件交流也成了坤叔保留至今的习惯。

截至目前,坤叔的助学团队已经累计资助了6900多名贫困学子。每天晚上,坤叔都会抽时间专门给孩子写信。给他写信的孩子很多,有自己资助的,也有团队内其他人资助的,也有不是资助对象的,他总是耐心地回信。

让人意外的是,20多年来,助学团队从未接受过任何社会捐款,就连服务中心的管理费用,也是坤叔和理事们自掏腰包解决的。坤叔强调,助学团队主要承担起桥梁的角色,让资助者与受助人直接对接,资助者自己花自己的钱。“我们只为热心人和有困难的人提供牵线搭桥的服务,因而,我们能一直得到社会的认同和响应,从而发展到今天。”

坤叔认为,目前,慈善行业大多采取“资助者—受托机构—受助者”模式,即资助者通过捐助,将财物捐给慈善组织,再由慈善组织统一分配物资。这种模式的缺点在于,中间受托环节运作成本大,资金很难得到有效监管,公信力容易遭到质疑。

缘何给团队取名为“千分一”?坤叔解释道:“假如每个人都能把收入的千分之一捐出来做好事,那么世界上每个需要帮助的人都会得到帮助。”2011年12月1日,“东莞市千分一公益服务中心”正式挂牌成立。在坤叔办公室的显著位置,至今仍挂着那张照片。

●坚守三个原则,心中有“账本”

在坤叔的办公桌旁,堆砌着一摞名为“助学热心人及结队资助的学生名单”的小册子,上面用不同的颜色标注了帮扶者、受助者的姓名、电话等信息。坤叔介绍,小册子上的信息每天都会更新,而且还会上传到“千分一公益”网站上,“2005年我们便设立网站,将审核过的信息放到网上”。那时,网站的建设也是坤叔通过自学而制作的。

据坤叔介绍,“千分一”有三个原则必须坚持:第一是帮扶者和受助者随缘结对;第二是所有捐款都由帮扶者与受助者直接联系,没有其他环节;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帮扶者要对受助者一帮到底,坚持资助直到受助者完成学业。

在坤叔看来,这三个原则是他们团队助学的核心法宝。为了确保学生的资助能到位,坤叔每个学期还要和团队一同走访学校。“我们和学生的交往就像是亲人一样。”坤说回忆道,助学团队去走访,都会和受助学生当面聊天,了解他们的近况,“一见面就会问他们,收到钱了吗?有没有写信去感谢别人?很多学生上学第一天就认识我们,助学团队陪伴了他们整个求学时期。”如今,长大了的孩子们经常在微信群里和坤叔聊家常,和助学团队保持联系。

6000多个孩子的地址、家境、个性、容貌、需求等,在坤叔心里几乎都有一本明白的“账”。每次走访之后,他都要把最新的“账本”向资助者汇报。要问坤叔,在助学过程中有没有难忘的故事,他总会笑着说,每一次都很难忘。

“助学了20多年,单单是湖南省凤凰县这一个地方,资助的学生就接近3000名,但这只是需要帮助的学生群体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多学生可能已经坚持不下去而辍学了。”坤叔坦言,过去自己总是很焦虑,一直担心那些未能受到帮助的学生。

随着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各个地方对教育扶贫的投入越来越大,坤叔见证了这些可喜的变化:“这么多年来,到处的变化都很大,我们以前去凤凰县走的都是泥路,现在已经变成了水泥路,学校也都建好了,需要帮助的孩子也会越来越少。”


[责任编辑:王亚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