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育好人才“森林” 防治乡村发展“沙漠化”

2023-03-07 12:16:0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乡村是一片“森林”,人才便是“树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乡土人才日益流失,导致乡村发展“沙漠化”现象严重。正所谓,无木不成林,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如何破解乡村人才之“渴”,育好人才“森林”,既要修炼内功,也要借好外力。

筑好“草方格”,建强“两委”班子队伍。草方格是防治沙漠化的有效手段,通过将麦草扎入沙中,形成一个个方格,固水保湿、遏制沙漠扩张。村干部如“草方格”,扎根乡村一线,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为此,我们要善于打造一支懂政策、有能力、爱群众的村两委班子队伍,为乡村振兴涵养发展“水土”。一是强化待遇保障。持续完善以财政投入为主、村级集体经济收益为补充的村干部补贴机制,优化实施村干部奖励与村集体经济经营收益挂钩机制,让村干部干得顺心、做得舒心。二是树牢结果导向。将村干部纳入年度考核对象,根据履职情况评定等次,对表现优秀的给予绩效奖励,在学历提升、教育培训、上升通道等方面予以重点倾斜,让村干部干有劲头、做有奔头。三是提升素质能力。通过干部致富能手培养计划、干部学历提升计划等,村干部带头提升自身素质能力,更好为群众、人才服务,夯实乡村振兴人才基础。

配好“营养液”,建全人才培育体系。打铁还需自身硬,要重点培育好乡土人才,推动乡土人才破“土”而出,实现农村人才“自我造血”。一是建设乡村振兴学院,健全“三级”培训体系。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和乡贤馆等现有场所,整合活动中心、村史馆等,打造县、乡、村三级教学网点全覆盖教育体系。采用“外聘+签约+推荐”方式,组建一支“类别丰富、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为乡土人才赋能充电。二是突出形式创新,增强教育实效。全面推广人才“点单”,政府“上菜”机制,通过采取“课堂+现场”“理论+实践”“案例+推广”的模式,结合课堂讲学、现场教学和外出研学等形式,定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的各类技能、技术培训,让更多的培养对象成为“土专家”、“田秀才”、“农博士”。

用好“优政策”,构建和谐人才生态。优惠实在的人才政策能够促进外来人才和乡土人才形成合理搭配、相向而行、协同共进,形成相融互促的和谐人才生态。在推动这一实践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到精准引才。树牢正确引才观念,切忌“叶公好龙”、“好高骛远”式引才。既要紧盯“金凤凰”,也要着眼于“小麻雀”。要以本地产业发展人才需要为前提,建立人才需求数据库,未雨绸缪制定引才计划,实现人与产业、人才与岗位的合理结合。精选“耐旱、抗寒”人才,避免引入的人才“水土不服”,留不住。另一方面力促本土人才回流。在注重引进“他乡凤凰”的同时,也要促“本乡麻雀”回归。要注重发挥在外乡贤作用,积极动员乡贤返乡创业,做好政策宣传和人才的思想动员工作,形成“归雁潮”。(江西省峡江县委组织部 帅轲、毛武汉)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