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终生难忘恩师意 魂牵梦萦战友情

2022-04-19 14:21:50    来源:原创    访问:    


今年2月底,接到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组织举办的《新形势下教育新闻传播高峰论坛的通知》后,尽管已年逾不惑,一时间竟然高兴得像个孩子般的手足无措,高兴的原因不是能够参加教育行业高规格的论坛,而是能够借工作之便,等来了去泉城拜见多年来魂牵梦绕的恩师战友的机会。


14382683219355642_124.jpg

于是第一个电话就打给了在山东省纪委工作的李鹏战友,怕他外出不在济南。接着又电话联系在部队期间手把手教我新闻写作的恩师、工作中指点迷津的贵人、生活上关心备至的战友——原沂水县委常委、人武部政委田兆广,原济南军区前卫报社社长王宏林。

 我是1990年12月入伍到马站镇炮兵团反坦克导弹四营导弹一连的,算是1991年的兵,从1991年冬天开始辗转流浪在潍坊、莱阳、济南三地近两年时间学习新闻报道,1993年12月回到原服役部队54695部队153分队退伍,回到老家河南省虞城县大杨集乡刘庄村。26年来,在部队生活的日日夜夜,无一不都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细心捆扎包裹好,一直安放在心灵的最高处。军营生活的三年虽然短暂,但这三年奠基了我的一生、改变了我的一生、领航了我的一生、温暖了我的一生。

在军营的三年里,我的工作和生活又分为几个段落: 一是新入伍在马站炮团的第一年。这一年所有的生活都是全新的,从地方到军营,对于从出生到高中连县城都没有去过的我来讲,一切都是那么的新鲜。我和大多数新入伍的战友们一样,经过紧张有序的三个月新兵集训,被分配到54695部队153分队反坦克导弹四营导弹一连。记得连长徐国能是江苏无锡人,膀大腰圆、黑脸魁梧,有个可爱的儿子却是瘦瘦的;指导员耿彦凯好像是山东禹城县人,也高大魁梧、只是白净清瘦,当时女儿的眼疾一直在医治;副连长是个白白、矮矮的书生样,漂亮的媳妇和可爱的儿子经常来部队,一来部队就住在连队一排和二排宿舍之间、大约半间房子大小的小耳房里;一排长张为高,一口浓重的胶东口音,多半听不明白;胖胖憨厚的连队文书高东远,还是我的入党介绍人,字写得很漂亮,那时候我很崇拜他。我的班长陈劲松是济宁人,副班长王小波是南阳镇平人,在新兵连时他俩就是我的班长和副班长,当时对我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反感,那时候我就有点小个性,训练、工作、学习都没得说,就是不愿意帮厨、不愿意出公差干杂活、不愿意起早贪黑地抢扫帚打扫卫生等等,可能他们认为我比较懒吧,感觉他们就讨厌我这一点。我能给他们争光的一面呢,就是训练成绩不错,是班里的排头兵,在高中毕业生不多的战友群里,我又能给广播室里投投稿、帮连里出版报,偶尔也能让连队在团里露露脸。

二是在济南军区报社抽调学习的第二年上半年。正是基于经常给团广播室投个稿子,时任团宣传股股长姜玉琢、组织股股长葛振,不但没嫌弃我文笔差劲,还经常鼓励我给济南军区报社投稿,他们热情指导帮助我,给军区的《基层建设通讯》《前卫影苑》《军人与法》投稿,葛振股长不但经常给我指导意见,还帮我修改盖章,不时奖励给我几本稿纸。 1991年秋天,138师政治部宣传科举办基层报道员培训班,我作为炮兵团的报道员,赴潍坊参加了培训,在潍坊培训期间认识了时任师宣传科新闻干事田兆广,并经田兆广推介引荐给了集团军宣传处新闻干事王宏林和集团军宣传处长李广哲,王宏林干事又把我推荐到济南军区前卫报社跟班学习三个月。在前卫报社学习期间,先是在文体版编辑张冬妹处学习,之后交流到王林编辑的总编室学习。 记得跟当时跟班学习的还有济空的志愿兵孙世峰、师从刘灿校,李勇师从肖贵川,还有徐继昌等人。记不清咋认识的高高瘦瘦的杨甲兵了,只记得当时我俩很合得来。在前卫报社学习期间,我对彻底否定了一句古语的经历记忆犹新,三个月里我多次用开水瓶煮饺子吃,彻底否定了“水壶里煮饺子——有口倒不出”的说法。当时我跟着张冬妹编辑跟班学习,报社的福利经常是周末发放饺子、汤圆、蔬菜之类的领取票据,好几次周末帮助张编辑领取实物后,打电话给她送去,她说外出不在家不要了,自己处理吧,报社宿舍里没有锅碗瓢盆,只有水壶和热得快,当时在济南举目无亲,领来冷冻的汤圆、饺子扔了很可惜,于是我就往水壶里煮半壶水,把速冻水饺放进去,然后用简易热得快放入水壶,通电加热直至煮熟,再用筷子堵住壶口把水倒掉,然后把饺子倒出,虽然大多数饺子煮的烂呼呼的、完整无几,但仍然感觉味美无比。

三是努力写作的第二年下半年。在抽调学习、在前卫报社跟班学习期间,跟编辑学习只靠悟性,在点滴之间,编辑老师忙的很,根本无暇坐下来教我怎么写作,却是像田兆广、葛振等一些工作在基层部队的老首长、老领导、老战友,指导我很多、帮助我很大,是他们教会我怎样练就一双新闻眼、怎么捕捉一个新闻点、怎么提炼标题、怎么抓问题、怎么瞄准栏目投稿、怎么提高投稿命中率等等,真刀真枪、解渴过瘾、实用管用、效果很好、收获颇丰。比如田兆广股长带我采写的《为军营再添一份秀色,300多名家属随军落户沂蒙山》,葛振教导员带我采写的《为啥越关心越消沉》等稿件先后被《大众日报》《齐鲁晚报》《前卫报》等媒体头版头条、重要版面、重要位置刊发。那段时间,我个人创作写作的诗歌、小说、新闻稿件近百篇,先后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海峡之声广播电台、《昆仑》《解放军报》《前卫报》《前卫文学》《齐鲁晚报》等军内外知名媒体广为刊用,年底我所在的团被评为新闻报道先进单位。由于在扭转我团新闻报道工作落后局面的过程中,我付出了心血和汗水,再加上王宏林、李国华、吴同斌、田兆广、刘汉杰、尚作为等师、团领导同志的沟通协调、倾力帮助,部队为我记了二等功。

四是在山东莱阳集团军宣传处帮助工作的第3年。1992年在前卫报社学习结束之后,就留在了54685部队政治部宣传处报道组借调学习、帮助工作,记得当时报道组组长是张传禄,前期新闻干事是王宏林、后期是曹晓明。现在还记得名字的宣传处的几位干事还有洪晓东、王海滨、王青云、马官民、杨德山等人。当时在报道组工作学习期间,除了打扫卫生、烧茶倒水、搬东西、跑腿之外,大多还是靠自学,只是比较清静,没有更多干扰而已。当时和我一起在报道组工作的,还有集团军政委刘书田的儿子刘霄汉,只是他呆了不长时日就离开了。几位干事各忙各的,除了正常交流,倒也没有更多的记忆,直到1993年冬天退伍季,我又回到了原点——54695部队153分队一排一班,在时任团政治处主任邓绍德的关心帮助下,和团里另一位报道员王备战一起顺利退伍返乡。 一想起26年前的军营生活,真的就像过电影一样历历在目。

思绪再拉回本文的开头。

3月22日,我刚一踏上开往济南的高铁,心就捷足先登——一下飞到了田兆广、王宏林、李鹏老战友的身边…….一上车就忍不住打电话,传话器里,却传来老首长、老战友略显疲惫的声音:“息肉手术后身体不适正在挂水。”顿时我的心就悬了起来,老首长的身体怎么啦?厉不厉害?26年未曾谋面的他现在怎么样?七上八下的心随着飞驰的高铁一进入济南,我就急急的呼了滴滴打车,让车子早早地在出站口候着,一出站就随着导航直奔戎秀苑,赶在5号楼下,与急急忙忙赶出门接我的田兆广紧紧相拥,喜极而泣的泪水在眼眶里打了几转,怕兄长伤感,始终没让它落下。没有客套,没有寒暄,一切皆如所料,除了岁月的刻刀让恩师增添了皱纹,无情的时光让恩师增添了白发之外,一切如故、如同昨天。十几分钟的相见虽然短暂,却能让我心安,恩师虽然略显苍老,但精神饱满、依然康健,我说今若不见,今夜无眠…… 次日,我们又如约在戎秀苑附近酒店小聚。席间向尊敬的恩师和战友王宏林、田兆广、李鹏敬献了分别由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以行书、草书和魏碑三种字体书写的、积攒了我26年心思的心灵祝语,让它们带着我的托付常伴在您的身边...... (刘福奎)


 作者简介:刘福奎,男,汉族,河南虞城县人。1974年4月出生,1990年12月入伍,1993年12月退伍,原系54695部队炮兵团反坦克导弹四营导弹一连战士。退伍后先后在虞城县大杨集乡政府、虞城县委宣传部、虞城县委组织部、商丘市委组织部工作,现任永城职业学院党委委员、组宣部部长。 近年来先后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散文集《坚守淡泊》、杂文集《牢记咱是党的人》,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组织工作调查报告集《学着研究和思考问题》,由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散文随笔集《回望乡村》、诗集《且行且吟 别样心情》五本文集,并参与编写了《商丘市组织史资料(第二卷)》、主持编写(副主编)《商丘市组织史资料(第三卷)》。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商丘市散文学会副会长,商丘市杂文学会副会长,商丘市慈善总会帮扶助残联合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李双军]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