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十九大作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新战略。全面实现乡村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重要的载体。近年来,山东潍坊市积极做好乡村文化事业,用文化软实力激发人们干事创业创新,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一个地方最能够打动人心、嵌入记忆的符号。乡村的文化振兴,要保护、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弘扬千百年来的优秀乡村文化传统。在山东省青州市王坟镇侯王村,他们开展的“以孝治村”已经成为了乡村治理有效、邻里团结和睦的典范。据该村党支部书记冯先家介绍,他自2006年上任侯王村党支部书记伊始,就先从孝开始抓,用我们的传统文化促进了现代文明,从而使该村发展为全国文明村。实现了由乱到安,由贫穷到富裕的蝶变。
乡村文化的发展应当在乡村规划建设中正确处理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应当把保留传统乡村文化风貌融入村庄规划建设的全过程,充分发掘乡土文化资源。走进山东省诸城市林家村镇下屋子村,一排排灰瓦白墙、布局统一的民房,民房外墙上绘着红色卷云图案,每户门前挂着两只大红灯笼,给人一种独特的古典韵味;整洁、平坦的水泥路从山脚下一直延伸到胡同小巷……村里新建的东坡广场占地500平方米,广场内46米的农耕文化长廊,以二十四节气为内容,展示了我国的农耕文化。下屋子村党支部书记逄淑廷介绍说,我们镇在规划之初就突出地域特色,意在保留村庄的历史文化元素,不单是要‘宜居’,更要‘宜业’‘宜游’全方位发展。”而在该市南湖区蔡家沟村,扑面而来的是被艺术气息所包围:麦收场景、“3D南瓜”破墙而出……一幅幅的绘画和墙体艺术跳跃到原本光秃秃的水泥墙上,让人流连忘返,这里成为高校艺术家们的艺术试验场。而对于常年生活在这里的住户,此举不仅可以美化乡村,还可调动当地村民的兴趣及热情,引导其参与乡村公共空间营造行动,将艺术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蔡家沟村人文环境与艺术基础设施的改造
对当地传统乡贤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广泛开展“寻找新乡贤、学习新乡贤”活动,充分发挥优秀基层干部、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新乡贤的示范引领作用,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自觉摒弃陈规陋习,使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深入人心、家喻户晓。在山东省临朐县柳山镇,他们借助于流苏文化节,连续多次举办了乡贤助力乡村振兴的座谈会,制定优惠政策邀请乡贤返乡干事创业,临朐国鹏家庭农场总经理尹国鹏就是乡贤代表之一、他怀揣回乡创业的梦想,毅然决然辞掉阿里巴巴几十万年薪的工作,回到自己的家乡柳山镇自主创业。流转1500亩土地,引进黄金蟠桃、猕猴桃、榛子、樱桃等高端品种果树,从育苗种植到冷藏储运、线上销售、农产品深加工等全方位经营,努力做大做强全产业链的现代高效农业。带领周围父老乡亲抱团发展,实现资源共享,5个乡镇500多户农民脱贫致富,老百姓增收600多万元。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临朐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起到了很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积极谋划农村现实题材文化艺术创作,为推动重塑乡村文明注入强大正能,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发动农民研究制定乡规民约,弘扬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和家睦邻、勤劳致富、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倡导亲帮亲、邻帮邻,互帮互爱、守望相助的社会风尚。山东中叶文化有限公司的冯中叶,是地地道道的青州本土人,他和几个年青的演艺爱好者,借助于工作之余,自费拍摄《青州微笑话》,现已拍摄了近百集。题材来自基层,人物都是当地的文艺爱好者,真人真事。为人们送上了丰盛的精神食粮,促进了乡村文明。
记者了解到,去年,潍坊市对14个市级文化产业项目进行扶持发展,做大做强乡村文化,让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实现乡村产业发展、村美民富;以文化铸魂,培育文明乡风,使农村环境美起来,村民生活富起来、精神足起来。(许月丽 通讯员 粱竣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