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南阳市淅川县的一名二年级男生李士博,将学校的免费午餐省下来给有智力障碍的母亲吃,自己却在食堂吃剩饭。这一行为被老师记录并发布到网上后,迅速引发了网友的广泛关注与热议。许多网友被这份孝心所感动,甚至有人提议将此举列为“第二十五孝”。
李士博的家庭遭遇确实令人同情:父亲因车祸去世,母亲因伤心过度病情加重,自己也存在智力残疾。在这样的困境下,他依然能够保持对母亲的关爱与照顾,实属不易。然而,在这份孝心背后,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如何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社会救助制度,最大限度兜牢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网。
社会救助事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衣食冷暖,是保障基本民生兜底性、基础性制度安排。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分层分类、城乡统筹的中国特色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网越织越牢,保障政策也日益精细化、精准化。该事件中,当地民政局人员介绍称已经为李士博办理了低保,其母亲也是五保户。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政府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努力,但为何还会出现李士博需要将自己的饭省下来给母亲吃的场景?
其实,这反映了社会救助制度在落实层面偏重物质轻视服务的问题。李士博及其母亲享受了低保、五保的物质资助,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资助。二年级的李士博因年幼加智力残疾,并不完全具备照顾母亲的能力,即便在经济上有了最基本的保障,母子俩在生活上很难达到正常人的质量标准。可以理解的是,涉及服务层面的帮扶就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财力支持,光靠基层民政部门实有难度。当前社会救助体系存在的短板和不足,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为困难家庭提供更加全面、长期的关爱和帮扶。只有这样,才能避免类似李士博家庭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
不久前,民政部、财政部联合印发《全国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工作方案》,部署在全国开展服务类社会救助试点,推动社会救助由单一物质救助向“物质+服务”综合救助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加社会救助财政资金投入,引导社会捐赠资金、慈善资源、服务资源等进入政府社会救助系统;基层工作人员应常态化开展救助需求摸底排查,根据救助对象的特殊困难和个性需求,精准对接各类政策和资源,给予生活照护、医疗康复、社会支持等帮扶服务。而这也正是对李士博这类特殊困境家庭提供有效支持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李士博的故事虽然触动人心,但也揭示了社会救助工作中尚存的盲点与挑战。面对此类情况,不仅需要政府加大改革力度,优化社会救助资源配置,更需要社会各界携手合作,共同构建一个既有温度又有效率的社会救助网络。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输血式”的临时救助向“造血式”的长效帮扶转变,确保每一个身处困境中的个体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力量,享受到应有的尊严与幸福。(华中科技大学 王丽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