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张财财 刘小瑕 邱英)谁是离“新冠肺炎”最近的人?除了确诊病人的家属,就是一线的医护人员。而在医护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不直接接触患者,但是离“病毒”最近的人,他们在属于自己的那片战场上,用一串串数据和一个个报告为临床医生当好了一双双“眼睛”,他们就是抗“疫”战线上的检验“侦察兵”。
我要尽最大的力量保证科室同志不被感染。
钟方财,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内江市临床检验中心主任。今年是钟方财主任在医学检验岗位上工作的第35年,逢年过节在岗位上度过,对他来说是家常便饭。今年春节前,从我市第一例发热患者会诊开始,作为市专家组成员的他就再次选择了留守!从1月28日起,他干脆把“家”搬到了值班室,每天工作超过12小时,开始了他的“没有上下班概念”的生活。
大年初一,全市启动一级应急预案。钟方财每天的工作繁杂而忙碌:参加全市会诊、调整科室排班、制订工作流程、签发重要检验报告、协调样品保存管、新建实验室……疫情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
在抗击“新冠病毒”的这段时间,钟方财要求检验科同志时刻“多看一眼”“再做一次”。他说“多看一眼”“再做一次”就可能避免漏诊病人,就可能杜绝一次灾难性不良事件发生。从2月9日起,我市被列入为全市新冠核酸检测定点医院,所有的核酸检测报告都由钟方财签发。当我们问他对此有无压力时,他说科室综合实力完成这个检测并不困难,他最大的压力其实来源于科室成员被感染的风险。“我要尽最大的力量保证科室同志不能被感染!”
我作为组长,我本来就应该先上。
黄波,检验科副主任,“新冠核酸检测组”的负责人。
冠状病毒核酸检测几乎是与病毒零距离接触,但这个工作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最快最有效的手段,对早发现早诊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抗击疫情的一线战场不可或缺的“利剑”。2月7日,黄波接到了筹建“新冠核酸检测组”并担任组长的任务。从收到通知到规定完成时间不超到48小时,向疾控和兄弟医院协调措用正压头套、制定生物安全防护规范、购买和调配试剂……接下任务的黄波让本就因疫情而变得繁忙的工作进入更加繁忙的阶段。
当首例患者要进行实验室检查的时候,为了确保检验流程正确可操作,获得第一手资料,黄波把未知的风险留给了自己。“没有想太多,我作为工作组的组长我应该先上。”他全程参与处理病区送来的样本,在实验室从早上一直忙到下午5点,等所有样本处理完,脱下防护服的他才看到手机上有爱人打来的6个未接电话和儿子发来的若干条语音微信。“儿子正在读初三,本来约定春节一起陪他梳理复习计划的,我又失言了……”黄波有点哽咽。
当问起科室主任为什么选黄波进检测组时,钟方财告诉我们
“作为科室副主任,黄波本可以不用辛苦地在一线,但这个检测组的技术和质量需要人来把关!有他在,我就放心!”
我不能让实验室在我眼皮底下被污染。
新冠核酸检测组是以PCR实验室为班底组建的。在考虑小组成员时,科室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三位主任不约而同的点出了万小涛,不仅仅因为他是PCR实验室的负责人,更因为他的业务能力、工作态度大家都有目共睹。
“从现在的工作来看,当时真的没选错人,万小涛的工作做得非常好!”钟方才对万小涛工作表现的肯定溢于言表。
除了业务能力强,万小涛近乎“呆板”的做事风格,也让大家非常的放心,在同事看来,万小涛就是实验室的“守关人”。一次,县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送来标本检测,工作人员将标本箱外部消毒后,准备提着箱子进入实验室,这时万小涛制止了他,工作人员很纳闷问怎么了,万小涛将箱子提起来并完成底部消毒后,才给与了“放行”。
此外,每天下班后,他都会留到最后用紫外线对实验室进行全面消毒。“如果实验室被污染的话,标本也会被感染,检测结果就会出现偏差,而且整个实验室也会报废,所以必须要把好“消毒”关,我不能让实验室在我眼皮底下被污染”,万小涛是这么想的,也一直是这么做的。
我给自己留下了小纸条:小心再小心!
防护服、护目镜、手握“瓶瓶罐罐”、生物安全柜前独凳坐,这便是我走进检验科看到陈露苗的第一眼。她是检验科此次为了应对“新冠肺炎”临床标本检验而新设的“新冠岗”的“四大天王”之一。
陈露苗所坐的生物安全柜和其他生物安全柜有些不同,左上角看着并不像是机器“原配”的两张“一大一小”的纸条映入了眼帘。纸条上的字是手工书写的,工工整整。陈露苗说,纸条是她特意写来提醒自己的,上面详细地标注着“新冠肺炎”病例标本的检验步骤。
“哪怕是做同一类别的检测,比如血常规、大小便、痰培养等,‘新冠肺炎’病例标本的检验和一般的检验步骤不太一样,要更复杂和特殊的处理。”陈露苗之前也未接触过这个病毒,这个病毒的传染性太强了,检测时需要特别细致,不能有任何一个步骤和任何一个环节出错,于是检验的具体步骤、具体步骤下的每个小步骤,她都一一写了出来。
我可以忍住,我要节约一套防护服。
身着白大褂,从17点30分工作到次日8点,这是检验科平常的夜班工作状态。身着防护服,从17点30分工作到次日8点,这是检验科“新冠”期间的夜班工作状态。
没穿过防护服的人,可能和我一样,不知道防护服的“霸道”,更不知道穿防护服的人如此“难忍”。知道自己今晚要值夜班,蒋春萍便从午饭后开始控制自己的饮水量,甚至直接给自己“断水”。14个半小时,不喝水已经很困难了;但14个半小时还要做到不上厕所,那可就更难了。“没有办法,上一次厕所我们就得换掉一套防护服”在物资紧缺的当下,他们“舍不得”也“换不起”。就这样,蒋春萍渡过了一个不吃、不喝、不睡、不上厕所的“新冠肺炎”检验人的14个半小时。
接收标本、按照流程检验标本、出检验结果……忙活的上半夜让身着防护服的蒋春萍浑身是汗,让她热得不行;可是到了下半夜,标本送至的逐渐减少,没干透的汗水又让她冷的发抖。“每个夜班都是冰火两重天,我们都习惯了。”蒋春萍和同事们打趣说道。
我对孩子的亏欠,可以后面去弥补。
怀中有6个月大的孩子,肩上共同担着甜城420余万人民的健康,都说为母则刚,而这个“刚”李运鸾则把自己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大家”。在接到科室要组建“新冠核酸检测组”的通知时,作为检验科教学秘书的她就主动放弃了每天的喂奶假,申请进组。
李运鸾的丈夫邓超也是我院发热门诊的医生,一个在“最显眼”的门诊一线,一个在“最隐蔽”的检验一线。夫妻俩双双冲锋陷阵,6个月的孩子就这样暂时被“留守”在了家中,由外婆带着。
李运鸾的孩子一直是母乳喂养的,几个月大小的孩子正是需要母亲的时候,又怎能离开母亲呢,这岂不是给孩子“断粮”吗?为此,奶妈李运鸾为此想了一个办法——每天上班前把母乳挤好放在冰箱。
“对孩子的职责,我可以后面去弥补,可是国难面前,我和我的丈夫不能有任何的犹豫,这让我们以后面对孩子的时候才会‘有话可说’。”其实,“小家”和“大家”的选择对于一个医生奶妈来说是残忍的,一方是嗷嗷待哺的、襁褓中的婴儿,另一方面是亟待拯救的、严峻的疫情,但李运鸾没有任何犹豫。
“在与新冠肺炎抗争的战场上,“检验人”是我们最不容易看见的一群人,也是必不可少的病毒“侦察兵”。钟方财说,“在疫情面前,科里每个同志都要求自己上,这件事让我很感动也很自豪。”本应春节回内蒙老家,在收到通知后毅然走进“核酸检测组”的张有辉;为了不耽误工作进度,让盒饭冷了又热、热了又冷的黄友丹;挺着大孕肚穿防护服还笑称自己是北极熊的陈慧玲;一天下来浑身湿透的“新冠岗”成员张栖玮……让我们记住这些名字,他们无畏疫情和风险,无愧身上这身白衣,无愧甜城百姓的重托!
我们,走过了一个特别的冬天;我们,正经历一场不能输的战“疫”。这段万众一心的日子,我们看到了一个个为守住生命而逆向而行的“白衣人”!我们逾越了寒冬,春暖花开的春天就不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