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打造“融合智慧群”促“一流”

2019-05-16 15:40:21    来源:中国网    访问:    

5月15日至16日,2019中新(苏州)金融科持应用博览会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盛大举行。本届大会以中新苏州工业园区建设25周年为契机,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抢抓全球金融科技加速发展的重要机遇,建设长三角金融科技服务基地,着力打造苏州金融科技品牌。

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工作人员合影图(来源:苏州分行摄影:陈伟雄)

大会共有近百家金融科技企业参展。在国内外大型金融机构展区,中国银行展位备受关注。说起中国银行,“百年中行”常常会成为大众脑海中的关键词。不过通过记者的现场了解,这家历史悠久的银行在金融科技发展上,步子却迈得轻快又坚决。

近年来,在“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转型求实、变革图强,建设新时代全球一流银行”的战略指引下,中国银行在金融科技领域屡屡实现突围。而作为其助力苏州经济的关键力量,中国银行苏州分行则在金融科技领域构建出一系列全面、高效、开放、有针对性的融合智慧群,为经济社会发展、老百姓的美好生活贡献“百年金融力量”。

现场用户体验图(来源:苏州分行摄影:陈伟雄)

技术赋能融合是关键

从今天来看,金融科技已经不是一个新鲜词了,不过其展现的动态变化以及在众多领域的延伸并产生质变则让其本身显得有些碎片化,让人难以理出个核心脉络出来。

而就中国银行而言,其对金融科技有着自己清晰的认识。中国银行相关负责人表示,金融科技是以技术赋能为主,但最为显著的特征在于融合,技术与金融融合,金融和其他商业生态的融合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融合”,促进前沿新兴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创新和深度应用。

而在融合的同时,金融本质未变。金融机构经营信用、定价风险和管理财富等核心地位并未改变,支付、中介、资产配置、风控等功能也没有发生变化。

构建“智慧”群融合促发展

在金融科技领域,苏州分行不管是从自身转型,还是助推苏州经济社会发展,都以“融合”为关键抓手,充分实践,大步向前。

很多去过中国银行在苏州各网点的市民都会发现,“智能柜台”已经实现了全覆盖。据介绍,中国银行这种极具科技感,智能化的“智能柜台”,通过对业务流程的整合、客户信息的实时处理,彻底改变了银行柜面服务填单多、签名多、密码输入多、流程长的现状,全程只需1次签名,在实现“0传票”“0复印”“0盖章”“0回单”,更开创了“开放互动”为重点的金融服务。

其实,智能柜台正是中国银行借助金融科技与自身业务“融合”的典型案例,以智能柜台促网点智能化,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苏州中行智能柜台业务迁移率已达97%,列全国第1,“以智能柜台为主,人工柜台为辅”的网点服务格局基本形成;全行30套移动柜台拓展近千名新客户、实现交易量1.3万笔,为一线拓客提供了智能新渠道,带来了金融服务质效的革命性飞跃。

融合促发展,截至目前,除了智能柜台,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正努力构筑一个集智慧政务、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旅游、智慧商圈、智慧物流等在内的融合“智慧”群,借力金融科技,实现与政务、社会公共事业、企业发展、老百姓生活充分融合,在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助推创业创新等方面不断展现中行的“智慧”。

“智慧”不停步融合不止眼前

一直以来,中国银行的融合智慧群都是不断变化、升级的,而这种变化以新科技的加入为基础,从而实现新的融合,带来新的“智慧”。

2018年,中国银行苏州分行总行个人客户服务体系创新月活动中,大胆创意提出了“VR厅堂服务”项目。历经为期四个月的封闭式创意孵化,2018年 11月“VR厅堂服务”创意构想进一步完善并升级为“中银 VR+”独立品牌。2019年一季度苏州分行“中银 VR+”推进到实质性投产服务环节,将创新创意转化为生产力,为个人金融服务助力。

目前,随着“VR+看房”的实践,“中银 VR+”已经在苏州展现其“智慧”。“VR+看房”采用了3D扫码相机拍摄技术,由专人在房屋中预设点位,360度拍摄,形成球形全景照片,后期利用图像技术处理各点位的照片融合,画面能达到精细度极高的4K画质。

当然,“中银VR+”并不只是涉及看房一项,在VR这项新技术的支持下,其可多维度发展,可塑性十分强,后期将扩展至更多的领域,如购车、餐饮、民宿、旅游、出国金融等。

对于中国银行来说,“智慧”不会停步,融合也不止眼前。在金融科技塑造的大世界里,技术会不断提升量级、能级,融合也将不断扩展,形成质变,而中国银行也在以全新的姿态中展现其百年金融力量和智慧。(苏银宣)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