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作风跟穿衣有关不理性

2018-07-25 16:09:09    来源:北京日报    访问:    

原标题:“以穿衣辨作风”逻辑不通

近日,一位穿泳裤执法的警察和一位穿吊带裙办事的海关人员,成了公职人员“作风不正”的代表,被网友好一顿群嘲。但随后剧情陡然反转,原来警察当日穿泳裤是为伪装成群众查非法捕鱼案,而海关人员身着吊带裙是因为非其工作时间,急人所需帮忙来不及换上制服。一场不大不小的舆论风波就此平息,但两位公职人员内心所遭受的伤害怕是没那么容易修复。

公职人员固然有自己的着装规范和要求,但不辨事由地将着装与作风简单挂钩,显然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当前,在技术手段和传播渠道加持下,拍照片、录视频轻松便捷,越来越多的社会事件经此传播成了热点,但别忘了,视频可剪辑、图片能修改,漠视前因后果的单一呈现,很容易成为一些人偏执与成见的放大器。就拿这两起事件来说,不规范的着装契合着不少人对公职人员工作作风的“刻板印象”,再配以预设立场的文字,引来“吃瓜群众”恶语相向简直就是一定的。随意偷拍、大肆传播本就涉嫌违法,更重要的是,当公职人员的尽职尽责被舆论误解,“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思维难免滋生,由此产生的“寒蝉效应”危害巨大。

今日舆论场上,公职人员某种程度似乎成了“弱势者”,被人们更多地审视。看见警民冲突,那多半是“警察打人”;发生医患纠纷,那多半是医生太贪。城管是“凶”的,教授是“色”的,专家是“蠢”的……以一个标签,或是近期发生的几件事,就妖魔化一个群体,不说是别有用心,起码也是思维懒惰。正如有网友所追问的:为什么对犯罪分子我们总是愿意分析缘由,而对奉献的人总是那么严苛,甚至鸡蛋里挑骨头?原因恐怕就在于,众声喧哗之下,太多人喜欢以“第一反应”宣泄情绪,以“语出惊人”颠倒是非。任由这股不理性的舆论野蛮生长,只会造成对立、撕裂社会。


在理性缺失的舆论氛围下,每个人都是潜在的受害者。在社交网络时代,转发很容易,恶评也是分分钟的事,但我们的判断力在哪里?今天的中国已进入深刻转型期,有难题、有矛盾,价值在嬗变、群体在分化,看待问题的角度多有不同。但多元思潮离不开道德底线,表达诉求要不得头脑一热,解决问题靠不了口舌之快。正所谓一事当前、先问真假,面对热点事件,摒弃不负责任的情绪煽动,杜绝出于某种目的的信息剪裁,才是应有的传播伦理。否则,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在看似充满责任感的追问中,被“毫不负责”地中伤。

互联网带来快时代,思考更要慢下来。少一些“以穿衣辨作风”的非理性逻辑,多一些审慎负责、兼听则明的理性思考,对于转型中的中国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陈梦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