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姚海根:一粒水稻种,心血四十年

2019-06-12 14:29:20    来源:钱江晚报    访问:    

他投身水稻育种四十多年,培育优良品种105个,推广种植4亿余亩 “阡陌四季风,幽香小黄花,飞流大米雪,蛙声伴明月”这是他的浪漫

姚海根:一粒水稻种,心血四十年

点击进入下一页

为农而学,学而为农。

5月初,海南陵水南繁育种基地,75岁的姚海根目送种子运输车离琼返浙,来不及多作停留,他随后回到嘉兴,赶在一周内制订出全年的试验计划。

5月25日,钱江晚报记者来到嘉兴农科院时,几十亩试验田里,秧苗已在微风下摇曳。“南繁北育,冬至春归,踏碎晨露,迎送晚霞。”说起水稻育种科研,姚海根颇为写意。

田园诗般的语句背后,是他45年如一日的坚持:每一年安排嘉兴-海南两个试验周期,每天要按照水稻不同生育阶段进行观测、考察、记录、科研,晚上和节假日加班是常态。

这个从嘉善西塘走出的农家子弟,从未忘记“为农而学,学而为农”。

我是农民的孩子

周六,姚海根还在农科院里忙碌。

1993年担任院长后,他行政与科研双肩挑,工作更加繁忙,因此他以农科院为家,住在办公室的楼上,直到现在。对他而言,半个世纪的水稻育种事业,生活与工作几乎融合在一起了。

约好采访这天,上午9点,姚海根早早在路口等着我们。他个子不高,一头花白短发,皮肤因长期户外工作晒得黝黑。两只小狗跟在他身后,“过去晚上派人值班,小狗也跟着巡逻,是单位里看家的。”他解释。

“这几天很忙,办公室比较乱,堆着试验资料。”从海南回来后,姚海根一直忙着编写新一轮播种计划,经常要忙到深夜。

“我是农民的孩子,三农事业就是我的终生事业。”每当别人问起为何做这行,姚海根总是这样回答。

1961年,高中毕业的姚海根进入浙江农业大学学习。回忆往昔,他依然动情,“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志愿,大家都怀着一腔热血,立志报效国家。”大一院系调整,姚海根毅然从工科投身农学,从此与农业结缘。

毕业后,他被遴选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工作,在那里正式接触水稻育种科研。

在中国农科院的8年,鲍文奎先生的教诲对姚海根产生了深远影响。“鲍先生是加州理工学院生物系博士,1950年为了建设新中国,他放弃了美国的优厚待遇,立志回国。”

姚海根说:“鲍先生的爱国情怀让当时年纪轻轻的我深受感动,我决心向鲍先生等前辈学习,把育种工作当成终身使命,努力成为他们合格的学生,为国家做出一点贡献。”

1973年,姚海根回到故乡,进入嘉兴市农科院工作。时至今日,他始终践行着自己的承诺。

田地是我最重要的实验室

在嘉兴的第一年,姚海根跟随老同志跑遍全市的10个县,了解各农区生产现状,总结农民丰产经验。他发现,“老三代”水稻品种抗病性差、产量低,一旦稻瘟病爆发往往颗粒无收。为了尽快培育出新品种,第二年9月,姚海根主动加入水稻育种组,从此,就踏上了南繁之路。

所谓南繁,就是利用海南冬季的光温条件,加种一季水稻,一年完成两个育种世代,加快新品种选育进程。

上世纪70年代,海南南繁人员的生活、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交通是头号难题。”当时,从浙江嘉兴到海南陵水,需要坐火车到广州,再转轮渡和汽车。一趟行程最快也要7天,慢的时候则要10多天。

南繁期间,育种人员从田间操作到生活方面,“一切都要自理。”租住在当地农户家,自己种菜、打柴,做饭。农忙的时候,干脆在田间自搭草棚,晚上就睡在地里。一次南繁就是半年时间,只能待在海南,即便春节也没法回家和亲人团聚。

在海南,姚海根习惯了光脚下田。“老姚真不像科学家,更像农民。”跟着姚海根做了37年的科辅工何淑琴这样评价他。

“我白天是农民,晚上写报告和写论文的时候才是科研人员。”姚海根倒觉得,田地才是农业科技工作者最重要的实验室。

1979年,姚海根的处女作品种“秀水48”面世。新品种利用日本抗稻瘟病种质与嘉兴丰产品种成功配组,打破了当时育种界“丰产不抗病,抗病不丰产”的定论。

很快,秀水48得到大面积推广,在重病区增产达20%以上,获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上世纪90年代,姚海根曾立下誓言,要育出20个优良品种,如今,45年南繁北育,他已培育出晚粳“秀水”、晚糯“祥湖”、早籼“嘉早”等水稻品种(组合)105个,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稻区累计推广种植4亿余亩。他主持的课题“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这是嘉兴农业领域历年来的最高奖。

在海南陵水南繁育种基地门厅有一副姚海根撰写的对联:“冬至春归育良种,稻花香里喜听农民欢笑;汗水智慧凝成果,千重浪时同庆大地丰收”,横批“心系三农”,这表达的是全体南繁人员的共同心愿、责任和担当。

把余生继续奉献给田野和稻米

在嘉兴市农科院工作的几十年里,姚海根每年几乎把所有节假日都花在工作上。

他从不觉得工作枯燥、繁重。相反,在他看来,贴近大地,贴近研究对象,才是育种人的浪漫。“阡陌四季风,幽香小黄花,飞流大米雪,蛙声伴明月。”这是属于育种人的风花雪月。

2017年,姚海根退休,拿到退休证后姚海根写下了几句小诗——《心愿》:“耄耋躯倦双鬓秋,夙愿犹存心依旧,聊学雁蜂并蚕儿,惟愿‘祥湖’续呈祥,‘秀水’再添秀!”

每每想到研究的水稻,他自感仍有未尽的使命。他退而不休,要把余生继续奉献给田野和稻米。

这两年,他将研究重点投向粳稻的氮素高效利用上,希望在减少氮肥的基础上,还能获得较好收成,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另外,他关注稻米的消费侧需求,新育成的秀水香1号被评为2018年度浙江最好吃的大米。今年,他育成的三个杂交粳稻组合获得绿色超级稻证书。

姚海根,男,1944年7月生,1965年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研究员、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毕生从事水稻遗传与育种研究,亲手育成晚粳“秀水”、晚糯“祥湖”、早籼“嘉早”等系列水稻品种共105个,在长江中下游和黄淮稻区累计推广4亿余亩;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项共13项,其中“晚粳稻核心种质测21的创制与新品种定向培育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第一次给姚海根打电话时,他正在海南陵水稻田。

前后几次联系,无论早晚,75岁的老人依旧在操劳、忙碌。

在嘉兴农科院,不经意间就会感受到他以农科院为家的痕迹:路旁的桂花树是他亲手栽下,亲手修剪;院内的专家楼、实验楼是他为了吸引专家、提高全所科研水平而组织建设;与浙江大学合作培养的硕士、博士已成为如今的科研骨干……

采访结束,姚海根领着我们去看试验田,望着阳光下的稻苗,他说起农科院这些年来的成就,颇多感慨——“农科院既是新品种的摇篮,也是优秀人才的摇篮”。

[责任编辑:王亚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