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三代传承,非遗鱼灯映新辉

2024-08-23 15:08:2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7月23日下午,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滴水行动之遇见小分队一行,带着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敬意与探索热情,踏入了象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体验活动——“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2024年象山大学生非遗体验活动。在体验后,遇见小分队还将这份鱼灯非遗文化带到象山高塘学校,与学生共同感受非遗之火。此次活动与课程不仅是对“八八战略”精神与国家保护并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号召的深入贯彻,同时也是在“双减”政策背景下探索课程创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升核心素养的具体行动。

非遗之光:鱼灯文化的深度探索与体验

体验活动伊始,鱼灯非遗传承人以其渊博的知识和深厚的情感,为成员们详细讲述了鱼灯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她指出:“鱼灯,作为象山海洋文化的瑰宝,不仅是渔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祝福的象征。”随着她的讲述,一盏盏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鱼灯逐一展现在众人眼前,每一盏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对传统文化的坚守。

图为非遗传承人讲解鱼灯制作。应奕珊 供图

随后,成员们正式进入沉浸式体验环节。从画模、开竹扎架到涂纱、扪纱、描鳞着色、嵌眼装灯,每一步都充满了挑战与乐趣。考虑到实际操作的难度,传承人细心分发已扎好的架子,以优雅而专业的姿态进行了演示,强调涂胶与扪纱的细致步骤:从最外圈轻轻涂抹特制胶水,再大胆而细心地将纱布扯平于竹架之上,先稳上下,再平左右,确保每一丝布料都能与竹架完美贴合。

图为非遗传承人讲解扪纱技巧。应奕珊 供图

老师还传授了扪纱的技巧:“扪纱关键在于纱面的平整无瑕,不容褶皱与凹陷的丝毫存在,唯有如此,方能赋予鱼灯以饱满生动、赏心悦目的外形。”虽然在扪纱过程中,成员们遭遇了不小的挑战:纱布时而上下平整而左右却显褶皱,需不断地调整、再调整,耐心与毅力在这一刻显得尤为重要。但在敬畏与执着中,小分队成员余知涵同学深有感触:“这看似简单的工序,实则暗藏玄机,亲自动手后方知非遗技艺之深邃与不易。传承人们的坚持与毅力,实乃我们今日得以领略这份文化瑰宝的关键所在。”

薪火相传:非遗鱼灯走进校园,点亮学生梦想

经过此番历练,非遗鱼灯从传承人的手中延续到了遇见小分队的手中。次日,这份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之火又被小分队成员带到了象山高塘学校的暑期假日课程中。

小分队成员们通过PPT展示和生动讲解,向学生们介绍了鱼灯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以及制作步骤。学生们被这份独特的文化魅力深深吸引,纷纷表示要亲手制作一盏属于自己的鱼灯。

图为余老师介绍鱼灯制作过程。应奕珊 供图

在动手实践环节中,学生们分组合作,认真投入到鱼灯的制作中。他们细心规划、热烈讨论,将原本平淡无奇的材料赋予了新的生命。经过一番努力,一盏盏精美的鱼灯在他们手中诞生。当这些鱼灯被点亮时,整个教室仿佛被点亮了梦想之光。学生们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与喜悦之情,他们知道,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手工制作体验,更是一次深刻的文化传承之旅。

图为学生们制作鱼灯。应奕珊 供图

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亲手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非遗鱼灯,更深刻体会到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价值所在,激发了他们对文化传承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冯佳栋激动地说:“以前我总觉得非遗技艺离我们很遥远,没想到今天的鱼灯制作课程让我亲身体验到了鱼灯的制作过程。虽然是简化了的,但我依旧能从中感受到非遗技艺的魅力。我要将这份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精神继续发扬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非遗文化的美丽与深邃。这场非遗鱼灯体验活动,在我心中留下难以忘怀的美好记忆。”

文化桥梁:非遗传承在新时代的绽放

“在鱼灯非遗传承人的智慧引领下,我们亲身体验了非遗文化的深邃与魅力,紧接着,我们又把自己心中的这份非遗,以课堂的形式传递给了象山高塘学校的学生们,在心灵深处种下了文化传承的种子。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些种子将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的浪潮中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团队负责人说。(通讯员 沈欣)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