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湘”思缕江畔,非遗香包将湖湘文化在指尖绽放出光彩

2024-08-14 13:45:5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以践行“两个结合”的时代要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意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华彩同心”实践队的成员们,于7月下旬,前往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展开了“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宣传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徐州香包,并学习当地苗族的相关文化。

十八洞村位于湖南湘西武陵山区的花垣县双龙镇,是一个传统的苗族聚居村落。在2013年之前,这里曾是一个偏僻贫困的山村。在“精准扶贫”的指导下,十八洞村经历了巨大变革,从而展现出了新的面貌和活力。实践队成员们秉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汉韵共融、民族团结”的理念,以“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方式,踏入了这片土地。而十八洞村不仅是一个苗族聚居地,更是一个多民族和谐共处的典范。在实践队的推动下,村内积极倡导汉韵共融,即在不失民族特色的前提下,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互鉴与融合。通过举办民族文化交流节、双语教育等活动,增强了村民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进一步巩固了民族团结的基石。

在精准扶贫主题陈列馆,成员们从“春到苗寨”、“春暖三湘”、“小康梦园”三个篇章详细了解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十八洞村脱贫攻坚的历程。透过展示的照片、视频和数据,大家深刻体会到十八洞村曾经的困境以及近年来的巨变。

在前往梨子寨的路途中,实践队成员们遇到了两位勤工俭学的小姑娘。顶着炎炎烈日,小姑娘们热情地询问:“哥哥姐姐们,要吃冰棒吗?”在购买冰棒之余,成员们向她们赠送了徐州香包,并解释了其功效和花纹的含义。小姑娘们也给成员们介绍了苗绣,并表示寨子的绣娘们也制作了类似的安神枕头,展示苗族文化的魅力。

成员们在小姑娘们的指引下,参观了非遗文化体验馆。体验馆的绣娘们热情地介绍着苗绣的历史和技艺,“以前,我们苗绣自己穿、自己用。如今,苗绣已搭上中国高铁,走出大山,还能沿着‘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在这里,成员们不仅欣赏到了各种苗绣制品,如挂坠、耳环、扇子和簪子,还了解到了安神枕头和养生锤的制作过程。在这窄窄几十平的地方,成员们通过向绣娘赠送徐州香包,促进了汉族与苗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图为实践队队员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交流介绍徐州香包 汤潇潇供图

最后,成员们来到了精准扶贫广场,亲身感受到了十八洞村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见证这个村庄如何成为新时代的“红色地标”,书写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光辉篇章。在此实践队成员们在精准扶贫广场上进行合影留念。

图为实践队在精准扶贫广场上合影 汤潇潇供图

结束了这次的参观与交流,成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不仅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乡村振兴中的引领作用,也加深了大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传承意识。他们通过与十八洞村的交流与互动,感受到了不同文化间的融合与共生。这次调研过后,实践队员们也将用自己的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化文化自信与历史传承意识。

通讯员:石翌扬 孙孜扬 汤潇潇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