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广西师大学子三下乡——鼓韵声声扬八桂,民族团结续新篇

2024-07-31 11:34:1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响应党中央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7月9日至7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铜鼓“同”心调研团扎根广西丰富的铜鼓文化土壤,前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河池市进行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走进铜鼓陈列展馆 探索铜鼓文脉承袭

7月9日至7月13日,团队成员前往南宁市进行实地调研,此次调研团队成员首先来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省级艺术类、历史类综合性博物馆,馆内收藏铜鼓文物众多,开设专展 “广西古代铜鼓文化数字化陈列展览”展陈和介绍铜鼓,馆内收藏有目前所见考古出土文物中最为精美、最为完整的铜鼓——西汉翔鹭纹铜鼓,是团队进行实地考察的重要阵地,在博物馆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充分利用图像采集和馆内已有数字化条件了解铜鼓信息和铜鼓多民族共创并不断发展的历史源流,通过与当地市民、工作人员和游客的沟通交流,团队成员也更多的了解到了铜鼓文化的发展现状。

团队成员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留影

团队成员体验铜鼓数字化

在南宁市调研的第二站,铜鼓同心调研团队来到了目前世界上收藏铜鼓数量最多的广西民族博物馆,现收藏古代铜鼓345面,并开设“穿越千年的鼓声——铜鼓文化展”固定陈列介绍铜鼓的历史演变、类型特点、制造工艺及图样纹饰、使用习俗,在本馆的调研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更多的铜鼓的历史文化脉络。在与游客和当地市民工作人员的沟通访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铜鼓文化元素在南宁市普及程度是比较高的,已经广泛融入建筑、文创、旅居等诸多方面。

团队成员在参观铜鼓文创

团队成员采访工作人员

在南宁的调研中,团队成员广泛走访了民族广场、南宁市青秀山等包含有铜鼓元素的诸多地区,广泛收集铜鼓文化的延伸元素,了解铜鼓文化的普及和大众了解程度。

了解铜鼓文化传播形式 增强民族文化凝聚力

7月14日至7月15日,团队成员前往河池市进行实地考察,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是广西唯一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河池地区内县市铜鼓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其中,东兰县是铜鼓文化(河池)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

此行,团队成员前往了大化县、金城江区、东兰县进行了实地调查。通过走访和参观大化县民族博物馆、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了解到地区内铜鼓文化元素多以以宣传栏图画、建筑图样、创意文创产品等形式进行呈现和传播,这也使团队成员认识到:讲好铜鼓文化故事,将铜鼓文化传播到更广泛的地区,主动向大众传播铜鼓文化的重要性;带动更多人了解铜鼓、认识铜鼓丰富的民族文化。

团队成员在东兰民间铜鼓收藏馆留影

从群众中汲取力量 探寻铜鼓文化潜力

在为期一周的实践中,团队成员密切联系多方群体,通过采访不同的群体,了解大家对铜鼓的认知程度,以期采取更加有效和切合实际的方法使铜鼓文化获得更多的了解和关注。

当下铜鼓文化的传播更多的是参观文物、购买文创(便利贴、铜鼓纹理印章)、融入生活建筑元素(广西民族博物馆外观、青秀山铜鼓音乐台、石凳凳面)。为有效推广铜鼓文化,团队成员利用此次实践见闻和所收获的知识,在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向在校学生进行铜鼓文化和知识的介绍,此次铜鼓文化进校园宣传活动也获得了较高的反响,许多同学表示希望能获得更多的机会了解广西铜鼓文化,这也为本团队接续推动下一步的铜鼓文化活动提供了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团队成员在云南省泸西县第一中学进行铜鼓文化实践宣传

(文:李余琼 牙佳佳 唐涛)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