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非遗苗绣,绣出小康—厦门大学嘉庚学院“秦绣风华,染离贫困”团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2023-08-08 09:05:1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7月13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小分队“秦绣风华,染离贫困”实践队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市化屋村和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普安镇高硐村进行为期四天的实践学习,进行化屋村及高硐村脱贫致富经验的探索,研究如何结合当下形式助力乡村振兴。

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一个支流,化屋村在乌江的上游段,江水清澄,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弘,且多瀑布山泉跌落湖中,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有“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的美誉。当地也十分重视乌江水环境保护,认真贯彻落实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加强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在控制污染的基础上倾力打造“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线路。

图为乌江美景

据负责人介绍,这里的女人们从小就要学习苗族刺绣,跟随母亲学习织布、蜡染,这是她们人人都必须精通的生活技能。化屋村女人服装上刺绣的内容极为丰富。这些服饰以线条为主,手臂处有两根彩条,象征长江黄河,表明了化屋苗家人的发祥地。前胸后背绣花鸟图案,展示歪梳苗妇女不同的爱好与个性。一套服装,蕴含了化屋基苗族同胞对历史的记载,对故乡的热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图为负责人介绍蜡染

虽然往日的化屋条件艰苦,但如今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鼎力帮扶下,依山就势的新村逐一建立起来,坑坑洼洼的泥路被平坦的水泥路取代,不断补齐水、电、路等基础设施短板,扶贫产业不断壮大,逐渐走出了一条特色种植、养殖与生态旅游相结合的富民路,服务旅游业成了这里人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对山歌、吹芦笙、篝火舞……淳朴的民俗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这里传承千年的苗族刺绣、蜡染、手工美食等名族特色也是吸引外客的重要物件,旅游者的消费让这里的人们逐渐有了客观收入,日子愈发美满起来。

图为化屋的步行街

通讯员:何广宁、向素英、蒙思妍、左子彦、黄君涛、郭军毅

指导老师:赵新根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