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同心振乡队——扬“红色”之帆,启振兴之航

2023-08-07 12:25:0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青衿之志,履践致远。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为了更好地了解乡村产业发展情况,感受乡村振兴步伐,深入观察农民生活现状、乡村的生态环境,2023年7月3日至4日,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同心振乡队”赴福建省漳州市诏安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7月3日早上,在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国际商学院周闻老师的带领下,同心振乡队从福州外语外贸学院集合出发,开始了为期2天的诏安“三下乡”之旅。

下午,同心振乡队来到了诏安县政府,与当地团县委施洁亭进行了座谈,同时进行了三下乡实践内容的对接。在座谈会中,施洁亭详细介绍了诏安近年来的发展情况,以及诏安的特色——八仙茶以及青梅酒,并对同心振乡队的实践安排进行了一个梳理。

在完成对接工作之后,施洁亭带领同心振乡队来到了诏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馆内的讲解员用他百分百的热情,依次详细地讲解庐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苏维埃运动的兴起、“七一六”月港事件等一系列的历史事件,最后又给同心振乡队讲解了纪念馆旁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的长度和高度的由来。每一帧的历史虽然定格在了当时,却随着时间影响着现在的时时刻刻,同心振乡队通过本次革命历史博物馆的参观游览,深入了解了诏安地方革命文化和历史人物,丰盈和充实了党史的学习,对于百年党史有了更为深刻的感受和觉悟,能更好地弘扬革命传统和革命文化,继承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更好地完成先辈开创的事业,激发爱国热情,振奋爱国情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认识到作为时代的新青年应勇担大任,继承革命传统,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永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始终把个人的理想与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联系在一起,不断为祖国作出应有的贡献,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离开了诏安县革命历史纪念馆,为了了解当地的志愿实践发展情况,同心振乡队又马不停蹄地来到了诏安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这是一个集展览、培训、交流于一体的地方。同心振乡队参观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了解到了诏安县在文明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和经验,看到了许多关于环保、志愿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举措和成功案例,这些给同心振乡队带来了很多启示和思考。

晚上,同心振乡队在施洁亭的推荐下,来到了诏安县的西郊农贸市场,去了解当地地摊经济的发展现状。这里的夜市热闹非凡,小吃种类繁多。由于政府鼓励支持地摊经济并进行集中化管理,从这个小夜市中能感受到创新的活力,地摊经济能推动“夜间经济”和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解决就业和促进消费,但同时难以克服造成脏乱差的问题。同心振乡队更加深入地走进夜市中,在这个过程,同心振乡队发现了夜市的独特之处——每个小摊的餐车上都会贴上经营许可证,许可证中包含着摊位的摊主姓名、编号、项目、人员健康证、政府的盖章等等。也发现了夜市的一些不足,例如环境脏乱、食材不新鲜等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整合起来,汇报给当地的县团委,相信该地的地摊经济在政府加强力度监管下,会朝着更加整洁、卫生的方向发展。

7月4日的早上,同心振乡队分成两个小队,分别是考察小队和生态与家乡建设问卷调查小队。为了了解当地的特色产业,同心振乡队的考察小队来到了八仙茶基地和梅之韵基地。考察小队第一站来到了白洋乡的八仙茶基地。追随团委对接人的脚步,同心振乡队找到当地的茶农,并向茶农请教如何采茶,制茶。通过茶农对于八仙茶的讲述,实践队对于八仙茶有了初步的了解,八仙茶曾先后两次获得福建省名优茶的优质奖,多在广东省内销。由于八仙茶的选育成功,诏安被赋予了“中国八仙茶之乡”的称号,诏安全县就拥有三百多家初制厂和四十多个八仙茶生产专业村,八仙茶的选育推广带动了全县的经济发展。站在八仙茶基地的土地上,听着茶农的故事,吹着自然的风,饮一壶八仙茶,空气中夹杂着茶的芳香,这何尝不是诏安的待客之道!

继八仙茶基地的考察之后,同心振乡队考察小队来到了梅之韵基地。梅之韵基地是诏安县首家省级旅游观光工厂,许逸霖先生是梅之韵基地的总经理。许逸霖先生说红星乡青梅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一代代果农的辛苦耕耘,红星青梅是经过无数次的改良才走到大众面前。诏安县引进了科研部门和企业合作研发青梅深加工新产品,目前已拥有青梅酒类、青梅蜜饯类、青梅饮料类、青梅凉果类等等系列产品,该系列产品在全国独居特色,并畅销全国,出口多个国家,红星青梅伴随诏安人走过悠久的历史也将诏安人带向一片新的致富天地。在与许先生的座谈中,队员们了解到了诏安青梅的影响力和商机,引起了队员们对青梅产业的兴趣,同时队员们通过已学习的物流、网络营销与互联网+创业实践和市场营销等知识,为该产业建言献策,他们希望自己能更好地为诏安发展贡献一份力,同时队员们也品尝了美味的青梅汁、青梅酒等青梅制品。与许先生道谢致别后,考察小组离开梅之韵基地。

问卷调查小队在街头采访路人和在附近商店中采访店主,目的是想从路人和店主口中了解当地人对于家乡生态环境和家乡建设的看法和意见。通过一上午的分小组调查后,同心振乡队的成员也更加了解诏安的现状,同时小队成员对问卷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形成一份报告,与当地政府相关人员交流,为诏安县生态环境和家乡建设出一份力。

下午,同心振乡队所有人准备晚上对诏安当地小朋友的红色教育工作,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分工。

晚上,同心振乡队来到了天风书院培训机构,在这里同心振乡队和县团委为机构孩子们开展了一场“赓续红色血脉,强国复兴有我”主题活动。首先,队员们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小萝卜头》的故事,让小朋友们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进而告诉小朋友如今的安逸生活是先辈们用无数的鲜血和汗水换来的,即使在和平年代我们也应居安思危,好好学习,为建设祖国出一份微薄之力。接着,同心振乡队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场用画笔描绘心中“红色旋律”的活动。队员们拿出了事先准备好的关于“红色”主题并画好轮廓的画纸,让小朋友们使用颜料对画纸进行填涂,填涂完之后,让小朋友们自由发挥他们的想象力,画出他们对于"红色"的理解。填涂画作看似简单,但却有另一层深意:用趣味活动让未成年人感受美育的力量,培养孩子们对于红色革命的独特认识,用真情宣传红色思想,加深他们的爱国情感,厚值爱国情怀。

活动结束后,同心振乡队与小朋友们合影,并且为他们准备了一些纪念礼物,以表达对他们参与活动的感谢和鼓励。

7月5日上午,同心振乡队与诏安县干部,进行汇报两天的调查以及三下乡心得,并为诏安县的乡村振兴建言献策。完成总结后,同心振乡队离开诏安。

至此,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同心振乡队”暑期三下乡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在活动中,同心振乡队深入了解了乡村现状,体验了乡村文化的魅力。同心振乡队所有人见证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变化,感受到了百姓们的热情和期盼。因为有了同心振乡队所有成员的奋发努力和团结协作,才能使得本次“三下乡”活动取得圆满成功。通过这次活动,同心振乡队所有人从中收获了很多。不仅从乡亲们身上学到了坚韧不拔的精神,也拓宽了他们自己的眼界,增长了专业知识。同时,他们也深刻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工作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他们将继续以乡村振兴为目标,继续发挥团队的优势,充分发挥各自的专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同心振乡队所有人将不遗余力地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的稳步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而努力。助力振兴,你我同行!

供稿单位: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国际商学院同心振乡队实践团

通讯员:张佳锋  谢耀东  苏晨佳  李子奕  李晶莹

供图:李聪增  许莹莹  江杨航  资璐璐

[责任编辑:辛文]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