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感悟杭州湾的百年诗情

2020-12-02 10:22:06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捧读俞强主编的《天堑长虹:环杭州湾百年诗选》一书,由文汇出版社2016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诗选》),觉得《诗选》从一个新的视角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新诗的辉煌,顿时为居住在杭州湾南岸的家乡倍感亲切,倍感自豪。

16424320887427333_83.jpg

《诗选》中收诗最多的袁可嘉是杭州湾南岸的慈溪市崇寿镇七塘南诞生的九叶诗人,1941年考入现代诗歌渊薮之一的西南联大外文系,教师中有闻一多、冯至、卞之琳、奥登、燕卜荪等著名诗人。袁可嘉诗6首第一首是《沉钟》:“让我沉默于时空,/如古寺锈绿的洪钟,/负驮三千载沉重,/听窗外风雨匆匆;//把波澜掷给大海,/把无垠还诸苍穹,/我是沉寂的洪钟,/沉寂如蓝色凝冻;//生命脱蒂于苦痛,/苦痛任死寂煎烘,/我是锈绿的洪钟,/收容八方的野风!”全诗强调一个“沉”字,但看得出杭州湾畔成长起来的诗人感情像“蓝色”的大海,大海表面是沉寂的,但海底,一点也不沉寂。这沉静的实景描写却展现一幅虚拟的波澜壮阔的画面,前者一眼就看得出来,后者则靠意会。诗作塑造的“沉钟”其实就是诗人的自我形象,袒露了诗人的赤子胸怀,“负驮三千载沉重”,经历风雨沧桑,迎接一切挑战,至今仍有其现实意义。九叶诗人中的穆旦、杜运燮、郑敏与袁可嘉都是西南联大的同学,九叶诗人中的穆旦、辛迪、陈敬容、杭约赫、唐祈、唐湜的大量诗作也被收入《诗选》。

西南联大外文系的诗人们,他们的诗艺,或多或少地继承了徐志摩、闻一多而至冯至、卞之琳的传统。《诗选》收录了杭州湾北岸嘉兴海宁市新月派诗人徐志摩的5首诗,第一首是《阔的海》:“阔的海空的天我不需要,/我也不想放一只巨大的纸鹞/上天去捉弄四面八方的风;/我只要一分钟/我只要一点光/我只要一条缝,/像一个小孩爬伏在一间暗屋的窗前,/望着西天边不死的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诗作运用了为西方“新批评派”所推崇的“反讽”手法,一开篇先声夺人的几个“我不要”是一种“夸大陈述”,正是因为太想要“阔的海空的天”了才会这样说,才会像一个顽强爬伏的小孩那样,孜孜以求“一条缝”“一点光”“一分钟”——这自由与光明,对于每一个有生命的人来说都是太重要了。《诗选》还收入了“新月派”诗人林徽因、陈梦家脍炙人口的佳作。

《辞海》说杭州湾西起海盐县澉浦镇——慈溪市庵东镇西三闸断面,杭州湾是中国沿海潮差最大的海湾。搜索“360百科”:“杭州湾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北部,西起浙江海盐县澉浦镇和上虞区之间的曹娥江收闸断面,东至扬子角到镇海角连线。与舟山、北仑港海域为邻;西接绍兴市,东连宁波市,北接嘉兴市、上海市。有钱塘江、曹娥江注入,是一个喇叭形海湾。《诗选》的主编则将“环杭州湾”定义为上海、杭州、嘉兴、湖州、宁波、绍兴以及舟山,凡出生、生活或祖籍在此的诗人的诗作都在选择的范围之内。主编在浩如烟海的各种诗集中优中选优,向我们呈献了裹挟着杭州湾海风的灿烂诗篇。

1916年8月23日,胡适作了一首诗《两只蝴蝶》成为中国新诗的开端,《诗选》收录了与胡适同为初期白话诗派的沈尹默、唐俟(鲁迅)、周作人、刘大白的诗,还收录了以小说创作知名的茅盾的诗《留别云妹》,收录的还有比徐志摩后出生的现代诗派戴望舒、施蛰存,“湖畔”诗人应修人、汪静之,左翼作家柔石、殷夫,“七月派”孙钿的诗作。如果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诗人称为第一代,改革开放时崛起的诗人称为第三代,那么进入《诗选》的第二代诗人则寥若晨星,谢冕在《共和国的星光》中曾说:“可惜的是,我们的诗歌队伍在人民取得了全国政权之后,却日益缩小了。”

可喜的是中国新诗到了新时期,公刘称之为:“真好像山洪狂啸,春花怒放,锋发韵流,极一时之盛。”(见《新诗欣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年11月。)顾城的诗我特别喜欢,《诗选》收录了《一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经历过“文革”而艰难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这两个诗行组成的一首诗有着更深的感悟;还有那首《远和近》:“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有哲理,更有意象,不由你不去反复吟咏。还有北岛的《港口的梦》中:“是的,我不是水手/生来就不是水手/但我把心挂在船舷/像锚一样/和伙伴们出航”,《岸》中:“岸,举着一根高高的芦苇/四下眺望/是你/守护着每一个波浪/守护着迷人的泡沫和星星”,大海尽头是海岸,出航归来需要停泊在港口,搏击海浪的水手们需要“大地的舷”,就像希腊神话中的巨人安泰有一个秘密,无穷的力量来自于与大地母亲的接触。

入选《诗选》的上海先锋诗人有孟浪、陈东东、陆忆敏,标明中国第三代诗人的代表有两位。一位是陈东东,他的《外滩》第二段:“不变的或许是外白渡桥/是铁路下那道分解水线/鸥鸟在边境拍打翅膀,想要弄清/这浑浊的阴影是来自吴淞口初升的/太阳,还是来自可能的鱼腹”,主角是一只鸥鸟,它在提问,浑浊的阴影是太阳的还是鱼腹的?的确,世事纷繁,人们应时时提醒自己,分清是龙种还是跳蚤;一位是陆忆敏,她的《美国妇女杂志》第四段:“我们不时地倒向尘埃或奔来本去/挟着词典,翻到死亡这一页/我们剪贴这个词,刺绣这个字眼/拆开它的九个笔画又装上”,对“死亡”这个词又是剪贴又是刺绣又是拆开又是装上,《美国妇女杂志》是在做这个事吗?为什么要这样做?诗歌越是像谜,人们越是着迷。

宁波是诗歌大市,《文学港》主编荣荣的诗集《看见》荣获全国第四届鲁迅文学奖,着实为环杭州湾增了光添了彩。《诗选》收入了她的5首诗作,其中有《五节芒》:“杭州湾湿地那大片的五节芒/带着秋冬的萧杀之气//如果没有足够的苍凉并为之颤栗/我不会长久地爱抚它们/不会将被它们割伤的风的皮肤/移植在内心让一种痛抱抱另一种”。五节芒耐盐,可以改良土壤,可以做成扫帚。它的叶含有制造玻璃原料的硅质,会割伤皮肤且非常痛。秋季,五节芒的花随风摇曳,犹如波澜起伏的大海,撩起诗人无限的遐思。五节芒的苍凉和颤栗吸引诗人爱抚不已,将被五节芒“割伤的风的皮肤”移植于内心,会使诗人和读者产生多少坚韧的力量?孙琴安著的《中国诗歌三十年》列举了一群宁波及其周边的实力派诗人:“从荣荣、俞强、史一凡、韩高琦、成风、周长城、村子、黄洪光、张淑琴、张梅琴、李全平、商略、郁旭峰、何绍平、韩利诚、刘基斌、李传典、徐渭明、王大方到江南梅、钱文华、郭靖、老剑、邱闳……”史一凡、韩高琦、商略、老剑的诗作都入选了《诗选》,余姚诗人商略曾获《诗刊》2012年度青年诗人奖,他的5首诗作多以地理、历史为题材,其中《横塘志》开头“大海远去,石堤带着满足沉入泥土/曾经灾难的海水,已在时间的沙漏里泄尽/露出一块柔软的平原”,用诗的语言记录了杭州湾南岸的围垦文化。

俞强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全委委员兼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生于慈溪,长于慈溪,深深地爱着杭州湾,三十年来一直以高亢的热情一次一次地歌颂赞美杭州湾,出版诗集《大地之舷》《食指与拇指》《杭州湾大海涂》等10部,长诗《一个人的南方》在2007年获得“十月诗歌奖”,这次更是担纲主编《诗选》,纪念中国新诗诞生100周年,并让杭州湾留下诗的记忆。他选了3首自己的诗:《大地之舷》以“梦见大地之舷/满载五谷、风俗和农谚”开头,以“桃花。绿茵。黄叶。飞雪/这四季的波浪/在大地厚实的胸膛上此起彼伏/饱览沧桑的天空下面/升起一道深黑的脊梁”结束,杭州湾沿岸是浙江大地之舟的舷,诗人在呼唤,驾舟前行需要民族的脊梁来掌握航向;《想法》中“当你有这种想法的时候/甚至,隐身的苦难也是美的”,这是在强调人之为人的想法的重要性吧;《吾心光明》借用了王阳明的临终遗言“吾心光明,夫复何求”,“在尘世,道比器的面容/更容易漫漶,耐垢,颠覆/一旦苏醒,却没有什么力量/可以伤及/或者将它击碎”,王阳明“致良知”的思想经过500年的洗礼,在中国,在东亚,在全球,必将会焕发出无限的魅力。入选《诗选》的慈溪诗人,除了袁可嘉、应修人,还有李又然、徐訏、辛郁、冯骥才,徐全荣、张加百、裘一挥、周学斌、鱼跃、胡卫栋、寒寒、高建军、张巧慧、虞建迪、飞白、陈德根、袁胜炳、方益、岑伟波,共22人,这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也是杭州湾诗情如潮的真实反照,其中张巧慧、陈德根都已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徐全荣、裘一挥、鱼跃、寒寒、高建军、飞白等也出版了诗集。

入选《诗选》的浙江诗人还有《我们》诗社的张德强,杭州诗人黄亚洲、梁晓明、南野、泉子、江离,嘉兴诗人冬箫、灯灯,舟山诗人徐嘉和等。现居湖州的柯平祖籍奉化,是浙江省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主任,是“南方生活流”的代表,《诗选》收录了他的《夜宿盐官听钱江潮》,这是一首浙江潮的颂歌。“起初隐隐约约紧急着排山倒海。/仿佛星星之火真的一刹间可以燎原。//又仿佛乐队指挥手里的金属棒/从低音到高音比光束还迅疾。”许许多多巧妙的比喻,形象地再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湖州的沈苇1988年去新疆,当过教师、现为新疆作家协会专业作家、《西部》杂志总编、中国作家协会诗歌创作委员会委员,他的《蓝色抒情》让人读后唇齿留香。吟诵新诗的节奏和速度与读小说不同,我静静地反复读第二段:“倘若我抒情,有多少情要抒啊/倘若我歌唱,星星是否会俯下身躯/献出天使的彩衣和魔笛/而我曾经爱过的姑娘,是否会/而我曾经爱过的姑娘,是否会/沿着消逝的方向回来/让我看看,我种在她心中的/雨水和阳光”,“雨水和阳光”怎么可以种呢?而且不是种在土壤里,而是种在心田里。非常态的语言组合不同于流俗的习惯,似乎是悖论,其实恰恰是真正优秀诗人的精辟之语。“而我曾经爱过的姑娘,是否会”重复两行,疑是衍文,正像《在高中与鲁迅相遇》一书中,王广杰老师指出,鲁迅的《秋夜》“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要从节奏的角度引导学生来读,“这样的表述,语气延长了,节奏放慢了,所要表达的情感也随之凝重了”。由疑发问,这诗歌主人公姑娘如从远处奔向眼前,“大海上的盐”已在广袤的祖国西部天空“闪耀”。

杭州湾蓝色的海水中诞生的新诗,杭州湾湿润的息壤里成长的新诗,饱含着真善美的正能量。让我们不分男女老少,都来读诗吧,请记住28岁就离开人世的诗人方向的诗句:“我说话,我干活,我行走,劳动生产/热爱诗歌。不骄傲/也不谦虚;不平静,也不喧哗”。

10234487406671168_83.jpg

俞强简介

俞强,浙江慈溪人。祖籍奉化溪口斑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辞赋社会员。历任浙江省作协第八届全委委员兼诗创委成员,慈溪市八届、九届政协委员,慈溪市十届政协常委,慈溪日报副刊部主任,现在浙江慈溪融媒体中心工作。1985年开始文学创作。作品散见于《人民文学》《诗刊》《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上海文学》《中华散文》《中华辞赋》等全国文学刊物。2006年,长诗“一个人的南方”获首届“十月诗歌奖”。诗集《旧痕集》获浙江省2009年——2011年度优秀文学作品奖。诗作被选入《新中国五十周年诗选》《九十年代实力诗选》《新中国六十年文学大系-诗歌卷》等几十种选本。已出版诗集《大地之舷》、《食指与拇指》、《钟形岁月》、《旧痕集》、散文诗集《画马》,散文集《滴水沧海》、《俞强诗文集》十余种等。2010年5月,人民文学杂志社举办了俞强诗歌研讨会。2017年8月,诗歌“大地之舷”入选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百年新诗精华集萃《新诗鉴赏辞典》。(文/方国祥   荐读/洪斌)

[责任编辑:李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