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门户网

扶贫助学十年行

2020-12-05 21:21:15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邓喻元

12月初,我和退休老同志郑志高联合设立的“五子登科”扶贫助学奖学金制度正式开始实行,四名在读的中小学和大学生共获得了1400元期中考试奖学金。这种以奖学金形式的助学,将进一步鼓励困境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关于设立奖学金制度,还得从头说起。

扶贫助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之一,也是当今社会满满的正能量。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从与四个困境孩子相遇相识到扶贫助学,至今已有十多年,其中携手走过的路,迈过的坎,爬过的坡,几多艰辛,几多欢悦,仍然历历在目……

那是2010年的春天,我去双清区火车站乡征集寺庙宗教文化档案,在集仙村国宏庵,看到一个头上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正在作文,题目是《师父头上的香疤》。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我突然发现师父鬓角上长出了白发,头顶上也有了根根银丝,只有香疤上不长头发,我想让师父永远不老,就只有让她满头是香疤……”。

当年这位十来岁的小姑娘叫阮容,现正在益阳医专上大二。她还有一个姐姐叫阮宏,现已大学毕业,在邵阳县一家民营医院当医师。原来在姐妹俩两三岁时,父母离异,母亲出了家,去乌鸦庙当了尼姑。无依无靠的姐妹俩被国宏庵的主持、孩子的姨妈收养,从此步入了艰难的人生成长和读书之路。

21235405459784899_92.png

图为四姐弟原来居住的房子。

在低矮简陋的寺庙里,还有一对事实孤儿兄弟,也被师父即孩子的姑母收养。四个孩子每天听到的是晨钟、暮鼓、木鱼声,看到的是一群群求信男女的顶礼膜拜。

21252918347762034_92.png

图为姐妹的外公外婆、兄弟的爷爷奶奶。

收养着四个小孩的师父袁柳兰今年52岁,患有冠心病、糖尿病、慢性胃炎等多种疾病,每天她除了供佛颂经外,还开荒种菜,照顾孩子生活,送他们上学。由于长期在寺庙呷斋饭斋菜,四个小孩面黄肌瘦,严重营养不良。兄弟俩的爷爷、奶奶,也是姐妹俩的外公外婆,家住新化县洋溪镇,现在已年过八十,是当年有名的贫困家庭,风烛残年,年老多病,自身难保,更谈不上抚养关心下一代了。

当我了解四个小孩的身世和他们的衣食住行后想:我是抗战老兵的后代,是党把我从一名放牛娃培养成为一名领导干部,面对农村困境孩子,我该出手时就要出手,一种余辉生热之激情顿时涌上心头,我决心以自己的绵薄之力,想尽千方百计去帮扶他们,力争在扶贫助学路上开花结果。

当时两个表姐,一对表弟分别上小学和幼儿园。俗话说得好“浇树要浇根,帮人要走心,姐姐做鞋,妹妹学样。”对这样家庭教育缺失环境特殊的孩子,我从接近亲近他们入手:给他们送去了图书、篮球、羽毛球网、跳绳索,引导他们在家学习和体育健身,丰富业余生活,双休日去与他们交朋友,和他们玩游戏、讲故事,引导他们爱上阅读、爱上学习,告诉他们从小要有自己的梦想,将来才能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与此同时我还走进孩子所在的学校,与班主任老师建立了联系,实事求是向学校领导、老师反映孩子的实际困难和家境情况,赢得了学校的支持,“公平教育,不让一个贫困孩子掉队”成为所在学校领导和班主任、老师的共识与实际行动,孩子从自卑、沉默,逐步走向阳光和自信。

21284270185801_92.png

图为阮宏参加专升本考试时的留影。

为了解决阮宏、阮容姐妹学习上的后顾之忧,我多方奔走,争取支持帮助,通过双清区民政局现场调查核实,依政策为她们解决了农村低保,学校为他们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孩子病了,上学途中不幸摔伤,我都及时陪他们去医院检查、治疗,并慷慨解囊。孩子高考,我为她们在考点附近的宾馆安排住宿和送考。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爱、学校老师的温暖,姐妹俩先后考取了邵阳、益阳医学院。阮容于2017年大学毕业后,一边在攻读专升本,一边工作和谈婚论嫁。阮容正在上大二并担任了班干部。此时的我既松了一口气,又感到任重道远却力不从心,因为还有一对阮氏兄弟正在上小学、中学,还需要付出更多的心血和精力。

21303304084097477_92.png

图为阮容被益阳医专录取的通知书。

这是一对不省心的男孩子,祖籍新化,喜欢打架,在家里兄弟互殴,到学校就和同学打架相骂,甚至搞校园欺凌。从小学到中学,曾经因为打架,我多次去过学校处理,向受伤孩子家长赔礼、赔钱,因为打架,阮运伤了颈椎,断了锁骨,阮林手臂骨折,我一看这来势不对,用帮扶阮氏姐妹的方法使不得,必须因人施策。于是我紧密和学校配合,采取校内校外相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理:一是在处理与同学打架赔偿纠纷中,请学校所在地的司法办、派出所参与,对阮氏兄弟进行法制教育,依法赔偿;二是由学校依校纪校规和《中小学生守则》进行处理,并予以警示教育;三是要孩子认真反思,写出承诺。同时我也把目光投向了社会帮教,事情才出现了新的转机和变化。

鼠年春节,在集仙村财神路的一栋矮小的房子里,传出了困境孩子阮运(化名)、阮林(化名)久违的欢笑声!原来是他们离家出走多年的父亲终于回家和兄弟俩团圆了!

2131560797854127_92.png

图为邓喻元(左二)与部分帮扶对象合影。

事情还得从头说起。阮运今年14岁,阮林今年12岁,阮林一岁多时,由于家庭困难,他们的母亲离家出走,至今下落不明。他们的父亲阮学东当爹又做妈,加之无技术、无特长、没文化,日子过得很艰难。三年后,他们的父亲也离家出走,在外过着打零工、居无定所的日子。兄弟俩被寄居在寺庙里,艰难度日,一年到头都看不到父亲。

21430594496082032_92.png

图为阮运、阮林父亲(中)向市十一中表示感谢。

2019年初,我把他们的情况向市“红心林”志愿者服务联合会进行报告后,当即被纳入“红心林”的帮扶对象,由我和多名“红友”组成帮扶小组。

“六一”儿童节,我经过多方联系,终于联系上了孩子的父亲。邀请他带着阮运、阮林来市民政局参加“帮扶结对暨微心愿兑现活动”。孩子父亲在现场感受到“红心林”不是亲人胜亲人般的关爱,内心有所触动。

暑假里,阮运、阮林兄弟又受邀参加了“红心林”夏令营,第一次享受了少儿夏令营的快乐。

“红心林”志愿者姜文柳、何向红、廖鹃华也是阮运、阮林结对帮扶小组成员,他们经常利用节假日带着水果、文具去看望、陪伴兄弟俩。姜文柳是双清区火车站乡红旗小学的校长,他在繁忙的工作中,不忘帮扶工作。他为阮林建立了贫困生档案,并经常向班主任简老师了解小林的学习情况。四个困境孩子先后都在红旗小学完成了学业。

阮运所在的市十一中246班班主沈老师、综治办袁老师和相关领导对小运也很关心,依政策将小运纳入了农村贫困生帮扶建档范围,如今两兄弟打架相骂、玩手机、不爱学习的情况有所改正。

时任“红心林”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的李军书记更是为两个孩子的事操心不己,10月,他带领经开区的有关同志来到两兄弟的住处,为他们送去1000元现金和大米、油等物资,鼓励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春节前,我又为兄弟俩送去“红心林”志愿者服务联合会的1800元助学慰问金和春节大礼包。

21504717538807172_92.png

图为“红心林”换届选举大会 。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春风唤不回”。孩子的父亲阮学东(化名)终于回到兄弟俩的身边。今年初疫情期间,他陪同兄弟俩在家学习、游戏、打篮球、羽毛球,重新承担起为人父的责任!于是出现了鼠年之初父子团圆这一幕。

我的扶贫助学义举,除了得到市红心林志愿者协会和市教育局、团市委、双清区民政局的支持帮助外,还得到了副市长李华和的肯定与好评。2019年春风行动中,李华和副市长,双清区委书记吴劲松还分别批示,给四位困境孩子共解决4000元解困助学金。

21515094825102791_92.png

图为“红心林”李军(右二)书记与同仁及帮扶对象代表在一起。

众人划浆开大船,众人拾柴火焰高。今年十月我的昔日同事、邵阳市档案馆离退休支部委员郑志高,了解我扶贫助学的情况后,也不请自到,加入了扶贫助学的行列,我们两人一合计:每年分别拿出部分退休养老金设立“五子登科奖学金”,除了继续帮扶阮家姐妹兄弟外,再重点帮扶四个困境孩子读书,即北塔区新滩镇办事处一位退役军人、农村老党员、残疾人的四个孙子、外甥女从小学直到高中的学业。

饮水当思源,初心不能忘,我们将以自己的夕阳之辉,余光之热去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把扶贫助学、关心下一代作为人生的最后追求,献给哺育自己成长的党、人民和社会!

(文中帮扶对象为化名)

[责任编辑:袁通杰]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