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6日中北大学“青春志愿,乐善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在太原市万柏林区杜儿坪街道葡萄苑社区举行垃圾分类的宣传活动
志愿服务是润物无声的爱心善举,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时代在变,志愿服务的项目在变,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永不过时。中北大学“青春志愿,乐善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承载这这份精神踏上了实践任务的第一程———太原市万柏林区杜儿坪街道葡萄苑社区。旨在通过调查问卷、“垃圾分类”主题宣讲会形式,了解该社区垃圾分类的情况,有针对性的开展宣讲会,进一步宣传“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理念,助力社区环境美化,提高居民保护环境的意识。
上午,“青春志愿,乐善同行”实践团一行人到达社区后,与社区管理人员会面并讲解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活动安排以及需要管理人员协同合作的部分。社区工作人员高度肯定了团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也很期待此次的合作,并提出将尽可能的满足团队所提出的需求,并积极协调相关事宜。在做好会场布置活动后,团队成员们立刻投身于对社区成员垃圾分类了解情况的调查。
图为实践队在开展调查问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然供图
实践团通过前期网上查阅收集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态度及实施情况,通过多样化的样本选择,最终确定了比较有针对性的调查问卷。团队成员们自发分为三组,邀请社区的少年,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人群填写调查问卷。由于初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成员们在施展调查过程中出现了队员语言表达不明确、社区居民文化水平不均等多种问题,问卷调查一度陷于困境,可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让愈挫愈勇的队员行为展现更加自然和流畅,为问卷调查打开了局面。最终收到了一定数量的高质量问卷。其中问卷数据反应了居民对于垃圾分类的认识及态度,对垃圾分类政策的了解程度,以及是否有垃圾分类的习惯等。基于收集的信息,实践团开展了“垃圾分类”宣讲会,并积极邀请填写调查问卷的居民参与进来。宣讲结束后开展了知识测试,以此来检验宣讲的具体成果,在场参与的居民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侧面证实了志愿活动的积极社会意义。
图为实践队举行“垃圾分类”宣讲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然供图
垃圾分类是普通民众最能直接参与的环保方式之一,大力宣传垃圾分类,能普及环保与垃圾的知识,提升全社会对环卫行业的认识,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垃圾分类投放的习惯,引导居民变废为宝,提高垃圾利用率,倡导居民尽量减少产生垃圾。此外,通过此次全方位的宣传调研,成功地将“垃圾分类”的理念讲给更多的人,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作为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每一张稚嫩的脸庞,都是祖国未来的希望,相信此次宣讲会会在这些孩子的心中埋下“保护环境”的种子,终有一天生根发芽。
本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指导老师和实践团队一起召开了总结交流会,一同分享了当日的所知所感,同学们各抒己见,就第一天的切实体会表达了自己的建议。老师就同学们提出人员任务分配,任务施展方式方法等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同时,对实践过程中显露出的团队凝聚力不够强与团队目标不够清晰方面,指导老师进行了心理疏导以及团队默契磨合,得到了较好的反响。结合本次活动的经验,会上对次日的行程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划和部署,为接下来的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准备工作。
图为实践队在召开总结交流会。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然供图
此次有关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得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响应和参与。居民们纷纷表示,通过这次活动,自身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将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中来,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由于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垃圾不断增加,因此实行垃圾分类,需要每个人都积极参与进来,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所住环境将变得更加干净整洁。团队成员的专业讲解和热情应对,让这次垃圾分类宣讲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图为实践队合照。中国青年网通讯员曹然供图
通讯员曹然
中北大学“青春新晋,乐善同行”暑期社会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