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的开始,我认为我只是一名报名参加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志愿者,脑海中对于助残支教压根没有自己的想法,但现在,我觉得自己不仅仅是一名志愿者,更是一名在残障儿童健康成长道路上的引“星”人。
初次见面 “星”会你好
7月4日,我们正式走进吉首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开展为期9天的助残支教公益活动。早上六点半起床出发的感觉让我在还没见到小朋友们时的心情是很糟糕的,甚至有点后悔自己当初的报名。上午八点正式上课,而在这之前,作为支教组负责人的我,则需要与每一位志愿者老师协商好助教志愿者,提醒志愿者老师准备好上课材料,注意上下课时间,上课注意语速语调,给每一位孩子展现出最温柔最善解人意的一面。当我安排完所有事情之后,我看见一个个的家长牵着小朋友的手亦步亦趋地走进这里,当看到我们一群志愿者站在门口的时候也一点都不害羞,大大方方地向我们挥手,说老师早上好,甚至有一些小朋友是缺失语言功能的,也会挥手或笑着看着我们,向我们表达他们的欢迎。那一刻,我的心是有一刻触动的,早上糟糕不满的心情也早已被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们的行为所挥散。初次见面,幸会你好。
因材施教 特色支教
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尤其是在残疾儿童群体中,每一位孩子的特殊情况都需要被关心被关注。我们秉持因材施教、特色支教的教学目标,为残疾儿童设计了十个独特课程,从基础教育到素质扩展再到实践操作,引导着小朋友们慢慢敞开心扉,接纳我们,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激发他们对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兴趣。让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自闭症儿童班级里的一位小朋友,在诗歌朗诵、趣味英语的课堂上,他都是安安静静地坐在教室里的小角落,无论志愿者如何地引导他站起来或者做手势,他也是一言不发,有时甚至抱着自己喃喃自语,沉溺在自己的世界里,然而在精细手工课上,当志愿者拿出一沓沓精心准备的色彩绘画纸与手工材料时,他却主动地搬着小椅子自觉地坐在了手工桌旁,一脸期待地等着志愿者给他分发材料,拿着画笔就开始在纸上涂涂画画,也只有一个单调的颜色。最开始的我看到这里只会觉得很疑惑,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只喜欢这节精细手工课,后来只会觉得很心酸,可能在他们的世界里,画画比交流更适合他们自己吧。在体育锻炼课上,志愿者一节课教授的动作只会有一个,比如跳跃,我一直以为跳跃这样一个简单动作对残疾小朋友们来说应该是会很简单的,但当我真正地走进那间活动室,我发现几乎所有的残疾儿童都是会有一个家长陪同在旁边的,站着牵着他或者是一同坐在旁边,而跳跃动作的完成则需要家长的协助才能完成,有些孩子甚至不知道怎么蹲下怎么跳起来,都是家长在身后提着他完成的,这一幕幕让我看着很心酸很苦楚,同时也很庆幸幸好有这样一节课,能帮助到这些残疾小朋友得到有一定的锻炼。
以爱化翼 助“星”前行
在支教过程中,我结识了很多残疾儿童,他们有的是肢体残疾,有的是智力残疾,还有的是视力或听力受损,但他们却很坚强与勇敢,他们没有被生活的不公所击垮,没有被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的嘲笑而自卑,反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每天见到我来了,还是笑着向我打招呼,说朱朱老师早上好。在交流的过程中,我努力去走近他们的内心世界,我发现他们也有梦想,也有追求,在提到自己喜欢的事物的时候眼睛也总是亮晶晶的,他们也渴望得到更多的关注与关心,渴望能像正常孩子一样自由肆意地奔跑,更有小朋友对我说,“老师,我想上幼儿园,我想跟他们一样去上学。”我听后心里一阵苦涩,但我还是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好好学习,老师在学校里等你们。在那一刻,我意识到教育真正地实现了闭环,十几岁厌学打出的那发子弹,十几年后,击中了二十几岁的我,正中眉心。
回望这段支教经历,我收获了无数的感动与启示。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在于珍惜每一份美好、勇敢面对挑战、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我们是幸运的,同时我也明白了作为助残支教志愿者的重要性,如果可以,我们应当用我们的爱与耐心,责任与担当去关怀每一位残疾儿童的成长与发展,弘扬起助残、爱残、扶残的新风尚,用爱撑起一片蓝天,让每一个特殊儿童都能在温暖与关怀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芒,共同谱写美好的未来篇章。(吉首大学外国语学院 朱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