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基层减负要“对症施方”

2024-08-02 17:53:2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若干规定》,释放出以钉钉子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强烈信号。善除害者察其本,善理疾者绝其源。基层减负既要“找病根”更要“治未病”,既要“把准脉”更要“开好方”,既要“抓好药”更要“细细熬”,把一副副“苦口良药”转化为“能量特饮”,让基层干部心无旁骛担当作为。

解剖麻雀“寻病根”,举一反三“治未病”。基层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毛细血管,常面临“急难险重”的挑战,基层干部往往压力大、任务重,越是担子重,越要爱护挑担人,把干部从一些无谓的事务中解脱出来,答好为基层减负这一新时代“考卷”。上级部门要多了解实际情况,结合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通过群众提、上级点、集体议等方式,充分听取基层服务对象、基层干部对于基层减负突出问题的反映,要归纳总结具有广泛共识的意见和建议,找准问题,看清客观差距,并弄清原因何在、措施何在。同时要举一反三,建立系统思维,不能简单停留在表面的增删减改,以会少了、文少了、表少了、检查少了来判定基层减负成效,而是要从思想观念、工作作风、领导方法、治理效能等方面深挖根源、全面整改,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戒沽名钓誉之心,去冒进浮躁之气,牢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甘做铺垫工作、甘抓未成之事,真正树立“好样子”、拆除“花架子”、不留“烂摊子”,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带着基层干、干给基层看,决不让领导干部的“一时冲动”成为基层干部的“长期包袱”。

望闻问切“把准脉”,因地制宜“开好方”。为基层“减负”,是一个久治不愈的“老大难”问题。解决这一“老大难”问题,必须找准着力点、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精准发力,才能真正抓出成效。要针对各地实际情况,对文件过多过滥、冗长空洞,会议层层召开、跑会陪会,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对下问责的尺度和导向亟待优化等问题,有重点、有条理地出台措施,力求抓住“牛鼻子”、减在“麻筋”上。就拿推行信息化办公、设定每周“无会日”、全面清理政务APP、“四不两直”调研等生动实践来说,这些举措真切回应基层干部的心声和期盼,把基层干部从繁琐的材料中解放出来,让基层干部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用到抓落实、干实事上来。所以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做到“精准”二字、有的放矢,防止“轮番式”的检查、“走马灯”式的调研和“大面轰”的督导,把“人为干扰”基层的“负作用”降到最低限度。同时还要结合正在深化的机构改革工作,优化条块结构,理顺体制机制,明确基层权责,厘清基层的“分内之事”,进一步明晰“应尽之责”和“应减之负”,决不能让基层的“责任状”变成上级部门的“免责单”。

分析需求“抓好药”,小火慢炖“细细熬”。要想清除顽症痼疾、取得扎实成效,就要推动减负工作走深走实、落细落小。各级党委想了很多办法、定了不少措施,但还是存在落而不实、减而不少等问题。有的搞“一刀切”,不顾工作实际,该留存的不留存、该登记的不登记;还有的换“新包装”,需要领导审批的红头文件、传真电报确实少了,但微信通知、邮箱上报却多了,会议数量降下来了,却可以一个会套开多个会,有的刮“一阵风”,刚开始时轰轰烈烈,但坚持一段时间便偃旗息鼓,最后成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按下葫芦浮起瓢”,让基层减负陷入“用形式主义来解决形式主义问题”的恶性循环。无论任何问题,往往都具有反复性、顽固性,不可能一劳永逸,整改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基层减负必须持之以恒、久久为功。一方面,要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官样文章,一条一条列出具体问题,把问题真正转化成为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另一方面,对那些可能出现反复的问题,要多杀几个“回马枪”、多来几个“回头看”,真正做到盯住问题不放,整改落实永远在路上。(作者:周若宁)

[责任编辑:辛文]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