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上午,西安理工大学“非遗焕新”社会实践队邀请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及传承人走进校园,在金花校区教三楼国际工学院207会议室举办非遗文化交流与创新研讨活动暨校外美育导师、传统文化艺术顾问聘任仪式。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院长杨媛、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晓春、西安理工大学工程训练中心副主任刘青出席本次活动,活动由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团委书记冯雨主持。
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院长杨媛教授在开幕致辞中阐述了非遗文化在塑造民族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方面不可替代的价值。她强调,非遗文化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我们民族灵魂的延续。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一直致力于将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融入日常教学中,学院重视美育对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作用。通过此次非遗文化交流活动,她期待“非遗焕新”社会实践队成员们能深刻领悟非遗文化的魅力,将其融入个人成长,成为既有深厚文化底蕴又具备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陕西省节庆文化促进会与陕西民俗学会专家团队成员左其诚先生,一位在非遗领域深耕多年的资深专家,分享了他的独特见解。左先生强调,非遗文化产品不仅能够批量化生产,而且能够与现代科技紧密结合,实现产业化,从而更好地跨文化传播非遗。他以榫卯结构和窗花为例,说明了从手工制作到机械化、数字化生产的转变,展现了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的生命力与活力。左先生鼓励学生们将传统文化知识与专业技能相结合,找到二者之间的契合点,推动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院长杨媛教授补充道,学院正致力于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融合,举办相关双创活动,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学习能力的学生。她期待与非遗专家们深入合作,共同探索非遗文化的教育与传播新路径。
随后,活动进入分批聘任环节。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师及传承人张双敏、杨帆、左其诚、赵琳静以及西安易思创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赛力被正式聘任为国际工学院的校外美育导师和传统文化艺术顾问。他们的加入,将为学院推动五育并举注入新活力,也为“非遗焕新”社会实践队深入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跨文化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指导。
非遗大师作品展示环节,唐流彩技艺传承人张双敏、泥叫叫制作技艺传承人杨帆、非遗文化技术官左其诚以及金银细作项目代表性传人赵琳静等,逐一展示了各自领域的精湛技艺与创新成果。他们的分享不仅让在场师生领略了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也激发了大家对于非遗文化传播与创新的热情和责任感。从色彩斑斓的唐流彩、生动有趣的泥叫叫,到精致细腻的金银细作,每一件作品都是大师们匠心独运的结晶,充分体现了非遗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命力和创新潜力。
活动最后,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兼副院长张晓春对本次活动作总结,并对非遗大师们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
非遗传承,道阻且长。西安理工大学“非遗焕新”社会实践队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探索非遗文化在一带一路背景下的跨文化传播与创新策略,努力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