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实践团走进商洛丹凤

2024-08-13 10:44:1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随着夏日的炽热阳光,西京学院计算机学院“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社会实践团踏上了一段意义非凡的旅程,他们深入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成员由陕西历史博物馆西京学院志愿服务队、志愿讲解队成员组成,均在陕西历史博物馆接受过长时间的培训与志愿服务工作。本次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活动形式,让历史文化的声音穿越时空,回响在乡村与城市之间,将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流动博物馆”的形式带到基层,将中华文化传播到群众中去。

调研启航:丹凤县博物馆的历史探索

8月7日,实践团首先抵达丹凤县,第一站来到丹凤县博物馆。丹凤县博物馆依托明清时期的船帮会馆建立,展有一千多件在丹凤县境内挖掘的青铜器、陶器、铁器、石刻等文物,展示了丹凤县独有的历史文化与民族风情。在这里,实践团成员们仿佛穿越回历史的长河,通过一件件珍贵的文物,直观了解了丹凤县丰富的历史事件、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独特的艺术风格。这次参观不仅增强了实践队成员对丹凤县历史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历史意识与文化自豪的种子。通过对比不同博物馆的藏品与展览,成员们深刻体会到了不同文化和历史时期的独特魅力与差异,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理解和尊重。

宣讲激情:社区里的历史之声

8月8日,实践团走进了丹凤县西关社区,与这里的社区工作人员举办了一场主题座谈会。座谈会上,实践团指导老师、计算机学院团委书记付音向社区工作人员介绍了本次实践活动的意义,入选陕西历史博物馆志愿讲解队的实践团成员张程洁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了一系列陕历博国宝讲解。

座谈会的后半程,实践团主要对基层人民对于历史文化的需求进行了调研,社区工作人员表示,随着当地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越来越渴望了解自己国家、家乡的历史文化底蕴,希望通过参与各类文化活动,增强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另外,由于各种客观因素限制,当地学生群体很难方便的接触到各类国宝级文物,陕历博西京学院志愿服务队的此次实践活动,可以很好的填补这类文化生活方面的空缺。

团队指导老师付音表示:“陕历博因其独特的魅力深受公众青睐。由于博物馆空间有限,每日的参观限额远远未能满足广大观众的期待。流动博物馆旨在主动跨越博物馆的物理界限,将璀璨的中华历史文化精髓直接带到民众之中,以实际行动回馈社区,让每一位公众都能近距离感受到博物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

艺术传递:滨河公园的“国宝文物我来画”

8月8日傍晚,在美丽的丹凤县滨河公园,实践团又在居民较为密集的广场上举办了“国宝文物我来画”活动。通过在滨河公园的广场上设立“流动博物馆展览”,直观地向当地居民展现了国宝的魅力。小朋友们在实践团成员们的指导下,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幅生动的国宝文物图案。这一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在动手创作的过程中深入了解了文物的背景、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对传统文物热爱与尊重的种子。通过绘画,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了文物的珍贵与脆弱,从而增强了文物保护的意识,激发了全社会对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与支持。

深入乡村: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

8月9日,实践团的脚步延伸到了丹凤县棣花镇陈家沟村。在这里,成员们开展了“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活动,将历史文化的光芒洒向了乡村的每一个角落。通过设立展览、讲解文物知识、开展互动游戏等形式,实践团为乡村居民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的文化盛宴。这不仅让乡村地区的居民也能享受到与城市居民相同的文物知识和文化体验,减少了城乡文化差距,更促进了社会的公平与包容。同时,活动的举办也激发了村民们对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热情,为乡村文化的繁荣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次“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是一次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探索与传播,更是一次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公平与包容的生动实践。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活动,实践团不仅让历史文化的声音响彻了丹凤县的每一个角落,更在广大民众心中种下了热爱历史、尊重文化的种子。未来,他们将继续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创新的思维,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成员心得体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2102班 毛思博:

此次社会实践,我们以宣传文物为使命,开启了一段充满意义与收获的旅程。

踏入丹凤县博物馆,我们感受到了丹凤县的沧桑变迁以及中华文明的璀璨辉煌。在这里,我们对历史的敬畏之情油然而生,也更加明确了宣传文物的重大意义。

一直以来,文物似乎都被局限在博物馆的玻璃展柜中,与大众之间仿佛存在着难以跨越的距离。但在西关社区的宣传活动中,我们积极探索创新途径,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方法,成功地打破了这一隔阂。我们让文物变得鲜活起来,融入到人们的日常话题中,使历史的旋律在每个人的心间荡漾。身处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常常被人们忽视。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宣传文物的紧迫性。来到棣花镇陈家沟村,“文物进村,历史入心”的活动如火如荼地展开。与村民们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他们对本土文化的热爱和对文物保护的渴望。在滨河公园,通过绘画等趣味活动,我们引领小朋友们走进文物的奇妙世界,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好奇与热爱。

历史文化是民族的根基与灵魂,而文物则是历史的生动载体。通过这次宣传文物的实践,我们真切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着传承文化瑰宝的重任。我们要努力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文物的珍贵价值,共同加入到文物保护的行列。

这次社会实践,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们对历史文化的认知之路。我们在宣传文物的过程中,不仅传播了知识,更提升了自我的文化内涵和责任意识。我们将持之以恒地为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而努力,让文物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B2202班 余舟洋:

在丹凤县的社会实践中,我们深入体验了地方文化,激发了对历史的热情。每一处文物的讲解都让我们仿佛穿越回那个时代,感受历史的韵味。

在丹凤县博物馆,我们探索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全面理解了当地历史。在西关社区,我们举办了“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的讲解活动,以创新的方式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在滨河公园,通过绘画活动,我们帮助小朋友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在棣花镇陈家沟村的“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活动中,我们认识到普及文物知识和提升保护意识对乡村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与乡村居民的互动让我们感受到他们对文物的热爱和保护文化遗产的热情。

这次社会实践不仅是一次旅行,更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学会了用多种方式探索和传播历史。通过亲身体验,我们的历史知识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得到了提升。这次实践是宝贵的学习经历,让我们明白作为青年学生应承担的社会责任,以及如何将所学应用于实际,传播历史的声音。

物联网工程B2202班 向思怡:

本次社会实践是一次深刻而有意义的经历,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历史文化知识,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文物保护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通过丹凤县博物馆的参观,我们直观地了解了当地的文化背景和艺术风格,使我们对丹凤县的历史文化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于西关社区开展的"打破博物边界 传播历史之声"主题宣讲会,不仅让我们得以用更加灵活和创新的方式传播历史文化,也促进了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流和理解。在滨河公园我们通过绘画的活动方式,帮助小朋友深入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感受到了文物的艺术力和文化价值,增强了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棣花镇陈家沟村开展的"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活动,让我们认识到文物知识的普及和文物保护意识的提升对乡村文化传承和社区发展的重要性。通过与乡村居民的互动,我们感受到了他们对文物的热爱和对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学习和交流经验。

整个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深刻体会到作为社会成员,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中来。通过我们的努力,可以促进社会的公平与包容,增强公民的文化素养和责任感,为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环境做出贡献。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2303班 侯荟洁: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我深刻体会到文物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与历史、文化、社会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文明画卷。

首先,我们参观了丹凤县博物馆,不仅让我对丹凤县的历史有了更为全面和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悟。传统上,文物常常被置于博物馆的玻璃柜中,与大众之间似乎隔着一条难以逾越的鸿沟。但本次在西关社区的宣讲会让我明白,通过创新的方式和多元的传播手段,我们可以打破这种边界,让文物“活”起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让历史之声在每个人的心中回响。

其次,我意识到传播历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往往被各种琐碎的信息所包围,而真正有价值的历史知识却容易被忽视。作为一名参与者,我深感有责任通过自己的努力,于是我们前往棣花镇陈家沟村开展"文物进村 历史入心"活动以及在滨河公园通过绘画活动,将那些尘封的历史故事重新挖掘出来,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呈现给大众,激发人们对历史的兴趣与热爱。

通过这次实践,我认识到,历史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认识过去、把握现在、开创未来的重要依据。因此,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历史文化遗产,做好宣传工作,让它们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2304班 张程洁:

“打破博物边界,传播历史之声”,这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三下乡”活动中深刻体悟到的使命与责任。在乡村的广袤土地上,我们带着博物馆的文化,如同带着时间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渴望知识的心田。每一次展示,都是一次文化的交流;每一次讲解,都是一次历史的回响。

在与乡亲们的互动中,我深切感受到,历史并非遥不可及,它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每一个平凡人的故事里。通过我们的努力,那些尘封的记忆被重新唤醒,乡村的老人、孩子,乃至每一个参与者,都成为了历史的倾听者和传播者。他们的目光中,有好奇,有惊叹,更有对过去深深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三下乡”活动,让我们意识到,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博物馆的职责,更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的责任。通过我们的行动,不仅让历史之声在乡村的每一个角落响起,更激发了乡村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对未来的梦想。这是一次心灵的碰撞,一次文化的交融,更是一次对社会责任的深刻感悟。我们相信,每一次的努力,都在为构建更加包容、多元的社会文化环境添砖加瓦,让历史的光芒照亮每一个角落,让文化的种子在每一个心田生根发芽。

作者:向思怡  指导老师:付音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