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巧手扎锦绣,靛蓝染春秋

2023-08-29 07:04:54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荀子曾说:“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在我过去的学习生涯中,大部分时间都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但我明白,学习理论的最终目的就是实践,只有付诸行动,脚踏实地,学习到的知识才不会变成空洞的理论。于是,在2023年7月3日我跟随非遗+社会实践队前往黄山黟县,参与我的第一次三下乡活动。

早晨九点,我们在酒店门口集合,跟随小分队坐车前往云贤研学基地。坐在车窗旁,近处的房屋一幕幕飞驰而过,远处的山峦仍然延绵不绝,渐渐地我陷入了对扎染的幻想,我既期待又紧张,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和对未知状况的不安在我的心中交汇久久挥之不去。“到咯!”一道有力的声音将我思绪拉回现实,再次抬眼一看,我们已经到达了一座古雅的建筑前。沿着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走,我们来到了这次做扎染的活动室。推开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的书桌,最前面的讲台上陈列着许多的扎染作品,老师已经站在前方做好了准备,于是我们迅速坐下开始了这次有趣的活动。

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徽州扎染的历史和扎染过程以及扎染染料的种类,而我们今天所学的便是用植物作为染料进行扎染。老师向我们拿出几件扎染作品并告诉了我们其捆扎方式,有的是用橡皮筋简单捆扎,有的是用雪糕棒捆扎,还有的可以包鹅卵石进行捆扎。但当我们要开始之前她却说:“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按照固有的方式进行捆扎,有的时候一些位置和方式的偏差,就会使扎染结果千变万化,也只有自己进行大胆创作,才能呈现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作品。”原来是这样,仅仅依靠理论的固有知识,做出的作品就永远都是千篇一律没有特点,也就会一直停滞不前,最终被时代的浪潮吞没,销声匿迹,只有胆大心细,勇于创新,不断进步,才能在百舸争流中稳步前行,争求上游。(通讯员 孙一逊)

图为扎染老师在教授捆扎方法。通讯员 孙一逊 提供

于是我索性放弃简单的一种捆扎方式,采用多种捆扎方式进行创作,但在创新上,我认为还是应该保持原本,否则太过随性又会物极必反,因此我将三种捆扎方式都进行运用,但在布料的四个角落按照规律包上鹅卵石进行捆扎。做完前期工作后,最后就是放进染缸进行染色了,我怀着紧张又激动的心情蹲在染缸边将捆扎好的布料放进去染色,我害怕最终的结果不尽人意,但又对今天大胆的自己感到欣慰,经过两次染色后,我将染布进行清洗,随后紧张地拆开捆扎在上面的工具,最后展开一整块布料时,我眼前一亮,很成功!不仅染色均匀,而且花色独特。将我的染布放在竹竿上进行晾晒时,我突然庆幸没有依照以往的方式进行捆扎,否则那些紧张刺激的等待过程也就没有了意义。

图为学员们在进行染色。通讯员 孙一逊 提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次扎染活动虽然漫长,但却让我受益匪浅,在往后的生活里我也会如当时般勇敢坚定,细心认真,不做过江之鲤随波逐流,永远脚踏实地,做行动上的巨人。扎染之美不仅是颜色的组合,更是人们对美的理解和感悟,我们要弘扬这门优秀传统工艺,让扎染之美远近闻名。我想,无论过了多久,那块独特且美丽的染布会在我的心中永远随风飘扬,激励我不断披荆斩棘,翻山越岭。


[责任编辑:辛文]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