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夯实工业企业基础,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2024-10-28 16:41:5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电亳州(全媒体记者姚席席 党政办  综合报道)近日,记者在亳州市谯城区十河镇了解到:十河镇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南部,紧邻市区,因宋汤河与赵王河在域内呈“十”字交叉而得名。全镇区域面积1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万亩,总人口7万余人,下辖14个行政村。历史悠久,境内歇马因东汉时期王莽赶刘秀时刘秀在此歇马而和名,辖区内宋汤河西岸有树龄超过400年的大榆树一棵,到此参观的人群络绎不绝。资源丰富,土壤肥沃,农业开发的潜力很大,形成了小麦、烟叶、棉花、蔬菜订单农业和一批优质烟、良种棉绿色无公害生产基地;工业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纺织、制药、建材等门类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天意”蔬菜、周老家粉皮、刘大竹编是享有盛誉的品牌特产和手工艺品。是安徽省环境优美镇,亳州市信访工作“六无”乡镇,谯城区经济发展重点镇及“五好”乡镇党委。

十河镇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动员会议召开。副区长乔健参加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十河镇党委书记陈影主持会议。

谯城区副区长陈华锋、十河镇镇长徐永、党委副书记刘沐在卞铺村调度检查平安建设专项攻坚行动开展情况

回顾2023,我们不忘初心

(一)激发“进”的动能,推动经济发展

工业发展后劲有力。建成了循环经济产业园、化工产业园两个园区,工业企业36家,其中规上企业6家,工业总产值达13.78亿元。2023年新增规上企业2家,分别是中谯再生有限公司与徽盈再生资源有限公司;辖区内在建项目分别是星德再生资源项目、康拓环保再生资源二期项目、鑫誉环保项目等8个项目,本年度实现固定资产投资1.02亿元。现代农业独具特色。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万余亩,建设小麦千亩示范片两个。种植玉米5万亩,大豆2.2万亩,其中实施大豆玉米复合种植7751亩,大豆轮作3200亩。区级家庭农场和合作社共3家。中药材规范化种植面积3万余亩,果蔬采摘种植面积达1200亩。种植朝天椒1.01万亩,新建高标准农田1.42万亩,整改易涝点242处,真正做到旱能浇、涝能排。乡村旅游初见成效。卞铺村宋场成功申报2023年度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大周村成功申报2023年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润耕天下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十河芍花养生小镇获省级评估“优秀”等级。十河镇做深做实农文旅深度融合文章,成功打造”亳药花海大世界”,连续举办十河芍花养生文化节及“大地欢歌、醉美花海”亳州市谯城区春季村晚等活动,一系列活动吸引游客数万人,休闲旅游带动餐饮住宿和特色农产品销售额近百万元。

7月10日,亳州学院党委书记胡恩彪、团委副书记时楠、外语系党总支副书记焦碳到谯城区十河学区中心校调研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慰问支教学生。十河镇党委书记陈影、十河学区中心校校长何涧、梅城小学校长刁有英随同调研。

谯城区十河镇党委书记陈影带队开展教师节慰问活动。

(二)把握“高”的标准,建设和美乡村

十河镇人民政府与亳州市筑梦社团正式签订“和美乡村”项目战略合作协议,为建成和美乡村推波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既要外在美丽得体,又要内在充实丰富,“面子”“里子”缺一不可。整治村庄环境,乡村面貌按下“美颜键”。我镇出台2023年文明创建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考核方案,针对农村村庄内外环境、主要道路和沟塘河渠等问题开展集中整治。开展周督查24次,月度测评9次,组织召开全镇现场观摩会11次。动员居民组长、保洁员、六员一岗等2600余人次,共清运建筑垃圾2200余吨,生活垃圾4000余吨,清理柴草垛3100余垛,清扫道路380余千米,治理沟塘河渠110余千米。修建巷道30余千米,完成改厕140户,安装路灯249盏。修补集镇建成区破损道路1200平方米,清理破损门牌、乱涂乱画160余处,拆除私搭乱建19处。在十河集规划停车位870多个、非机动车位1000多个。开展常态化生态环境保护巡查430余次,完成整改问题68个,整改率92%。对2023年省督查组反馈给我镇的5件环保问题进行核实跟踪整改,整改率100%。完成森林抚育10亩。改善社会风气,乡风文明按下“快进键”。定期开展“美丽庭院、卫生文明户”评选活动,共评选示范户680余户。组织实施了“敬老文明号”创建工作,发放文明停车宣传单4000余份。开展校园周边文化市场督查整改19次,净化校园周边环境。14个行政村的农家书屋实现全覆盖,开展文体活动10余次。为了确保我镇文化市场规范有序的发展,每个月由文化中心牵头,联合公安、市场监督、邮电、教育等有关部门对辖区内的KTV、书店、网吧、校外培训机构、演出市场、中小学、幼儿园校园周边环境进行全面检查,并对其进行加强监督管理,清理不良文化现象,杜绝非法和各类封建迷信活动的发生,净化我镇文化市场。

(三)抓牢“硬”的举措,增进民生福祉

着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我镇现有脱贫户1637户3171人,监测户112户248人;2023年走访排查出新识别监测对象21户65人,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进行个性化帮扶。落实光伏奖补到户资金52.2万元,受益脱贫户175户、监测户31户共计206人。落实2023年“雨露计划”资金21.6万元,受益学生87人。国办平台现有省外务工192人,全年发放省外务工一次性交通补贴9.6万元;省内务工1028人,公益岗位带动脱贫户就业628人。着力守牢安全生产底线。对辖区内场所、单位进行隐患排查,整改一般问题77个,重大隐患11个;开展烟花爆竹“打非治违”活动,行政拘留2人,收缴非法烟花爆竹7000余箱;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宣传进校园、进机关、进企业等活动17次;开展消防演练8次;完成危房改造验收打款10户。检查食品药品经营户300余户次,办理案件18件,罚款10万余元。对辖区食品药品经营户累计培训85人次,发放两个责任公示卡300余份,设立乡镇示范超市2家,处理涉及食品药品投诉举报90余起。着力守住民生保障红线。共完成20556人次社保缴费,到龄人员15679人正常领取养老金,新增参保登记168人,公益性岗位总计621人。2023年低保覆盖率3.8%,新增低保163户267人。发放涉农补贴项目37项,发放资金4958.10万元。享受残疾生活补贴1072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1021人;孤儿和困境儿童82人,临时救助22人。14个村老年助餐点正常运营,公办养老机构1所,村级养老服务站3所。民生事业蒸蒸日上。教育工作继续向好,“双减”政策全面落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河长制、林长制落实见效,镇、村两级林长总计巡林5544次,林长制巡林次数及林长制工作开展情况稳居全区前列,河长巡查430余次。常态化开展河塘“清四乱”行动,总计清理垃圾杂物30余吨。

十河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徐永、党委副书记杨洋到位李村孙楼处理孙高产王运动宅基纠纷一事

(四)筑牢“廉”的底线,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政治引领,主题教育学习教育成果丰硕。法治、平安建设持续深化,深入推进“八五”普法。严守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四风”问题得到有力纠治。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压实“两个责任”,深入推进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政府资金管控,全面落实“三重一大”制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依法履行政府职责,加强办理人大代表建设,全面落实民生实事。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

十河镇党委书记陈影讲法治课

展望2024

(一)坚持稳中求进,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坚定不移抓好招商引资。积极洽谈海南华硕预制菜项目、煜星聚氨酯粘结剂生产项目、绿芒光伏设备制造项目等项目,确保企业顺利落地,对我镇拟入规的中辉光电、星德再生等企业持续强化跟踪服务,确保尽快入规。坚定不移抓好项目建设。做好辖区内星德再生资源项目、康拓环保再生资源二期项目、鑫誉环保项目等8个项目的在建工作,积极准备润虹棉业申报入库材料,加快项目落地速度,提升工业投资增速,实现4个亿元项目的目标。坚定不移优化营商环境。聚焦市场主体需求和面临的问题,切实做到“市场主体需要什么、政府就提供什么”。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有关要求,坚持把该减的流程减到位、把该减的材料减彻底。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等便民制度,让更多企业在十河安心投资。

十河镇召开2024年十月份民兵规范化建设问题整改会议。

(二)坚持做强做精,塑造文旅开发新优势

强化旅游品牌打造。进一步推进十河生态旅游度假精品线建设。优化村庄布局,高标准编制村庄规划,倾力打造一批旅游核心吸引物,打造多点开花、条块联通的全域旅游示范窗口。强化新型业态培育。以“旅游+”推动大融合,大力发展以休闲观光、特色美食、绿色采摘等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旅游业,大力培育旅游新业态,满足游客全方位体验需求。强化旅游配套优化。聚焦做好旅游“微改造”的“绣花”功夫,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配套,全力建好停车场、旅游公厕等一批公共设施,加快推出精品民宿、特色街区、旅游综合体等一批旅游配套,全面提高旅游品质。

(三)坚持内外兼修,实现乡村振兴新跨越

确保粮食安全。全面推进“按图索粮”模式,大力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鼓励整镇,整村推进,完成秋种小麦面积6.5万亩,扩大小麦套种朝天椒种植面积,提前筹划麦套朝天椒种植,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扩大油菜种植面积,加大种植宣传力度,保障2024年粮食安全生产,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进环境建设。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继续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对辖区内13家中药材初加工点开展定期巡查工作,加强对辖区内工业企业的日常监管工作。持续开展“清河行动”,完善生活污水治理。加强对我镇12条森林生态廊道的管理。促进村民增收。延伸产业链,开发特色化、多样化农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增强竞争力,以产业促增收。统筹盘活农村现有林地、撂荒耕地、闲置住宅和闲置宅基地等资源,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壮大村集体经济,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十河镇:常态整治“不松劲” 人居环境“再提升”。

(四)坚持共建共享,打造民生幸福新高地

着力扩就业。鼓励发展优势明显、带动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镇域富民产业,带动农民就近就地就业创业;实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至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提高就业能力。每村至少培育1-2名"返乡创业带头人"和"贫困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带动更多贫困劳动力创业就业,用好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聚力惠民生。加强对老年助餐工作的指导。落实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帮扶政策。保质保量的完成热线平台或电话反映的事项,“民声呼应·暖心走访”行动持续开展,做到“应办尽办、马上就办、真抓实干”。以梅百路周边村庄为主,实施改厕整村推进。

十河镇大周村红白理事会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板凳会”。

(五)坚守初心使命,开创自身建设新局面

强化政治引领。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两个确立”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和政治执行力。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市的重大决策部署,在推动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事务管理、服务人民群众等工作中冲在前、争先进、立标杆。恪守廉洁底线。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常态化开展清廉文化宣传、思想警示教育,紧盯项目建设、征地拆迁等重点领域,重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永葆为民情怀。始终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访贤于百姓、问计于基层、求知于实践,多到项目一线解难题、多到企业车间问需求、多到群众家中送温暖。坚持“民呼我为”的长效机制,把群众想干的事当作政府要干的事、政府在干的事变为群众支持的事、政府干成的事成为惠及群众的事。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