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广财学子深入博罗龙溪镇,寻访结窝红色文化旧址

2024-09-04 10:43:0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近期,为响应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由广东财经大学绿动未来实践团,探寻红色文化,助力“百千万工程”,他们走进龙溪镇结窝村,通过实地调研,深入了解结窝村的民风民情、红色革命文化以及乡村振兴事业。

活动期间,绿动未来实践团来到龙溪镇结窝村的革命烈士工作旧址——白石林窝老区。当时东江纵队的熊芬烈士于此担任交通站站长一职,为东江纵队收集情报,护送同志过境,深受老百姓的爱戴。村民们多次为熊芬烈士打掩护,躲过敌人的追击,可惜由于叛徒的出卖,熊芬和其他3位交通员不幸被捕。面对敌人的严刑逼供和怀柔拉拢,他们宁死不屈,直至被杀害于东莞桥头镇东岸墟东江河畔的木棉树旁。

熊芬烈士工作地遗址位于博罗县龙溪镇北约3公里处的结窝白石村林屋老区。面阔4米,进深4米,砖瓦结构,原为二层楼阁,后为防止楼房崩裂而改为一间砖瓦房。后人为纪念熊芬等烈士事迹,在大门上方记有“白石林屋老区游击活动站”的字样,现今仍可看到。

这里的每一块砖瓦,每一个角落都在诉说着它的历史故事。实践队成员们认真了解关于熊芬烈士的成长背景、革命经历,以及东江纵队的历史介绍,在参观东江纵队纪念馆的过程中,队员们都对熊芬烈士为革命做出的伟大贡献深深动容,对这些革命烈士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为了更好的了解当地的革命文化以及了解到熊芬烈士更多的事迹,实践团的成员们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下,找寻到了一名老党员,听他述说熊芬烈士的光辉事迹,而他本人也在耳濡目染下,将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了其奋斗目标。

老党员告诉队员们,熊芬烈士初来结窝村时,只有一个人,一个包,在讲述了其目的后,村民们自发地为其找到了一处隐蔽房屋供其进行情报收集的工作。在回忆时,老党员说到,村里不少村民受惠于熊芬同志,她为人和善,与结窝村村民打成一片,没有任务时,主动帮助村民们干农活。

经过时间岁月的洗礼,曾经的二层楼阁也因为风雨的侵蚀而变得破败不堪,周遭位置呈现的都是杂草重生的状态,经过与当地的政委书记和政府相关部门职员,队员们了解到,由于资金等问题不到位,修缮计划迟迟无法落实,他们对于遗址日益的破败也深感惋惜。

尽管如此,当地的村民们还是会自发地尽自己所能来保护这片不大的遗址。经过访谈,队员们了解到,龙溪镇政府对这片曾经的红色故土极其重视,每逢建军节、国庆节等节假日都会自发到遗址处献花圈,并对新生长的杂草进行处理,所以尽管遗址的炮楼大多都倒塌了,但是其周遭的环境还是被保护的较好。

结窝村白石林屋,作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地下交通站遗址,这里见证了无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和革命精神的传承。虽然具体建筑可能已随时间流逝而有所变化,但其作为红色教育基地的意义却历久弥新。

龙溪镇结窝村的红色文化是其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深入挖掘和传承这些红色文化资源,缅怀革命先烈、弘扬革命精神,促进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在调研过程中,实践成员们还深入了解了龙溪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积极探索和生动实践。龙溪镇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的典型镇,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向着建设强富绿美新黄槐的目标稳步前进。

此次调研活动加深了实践团成员们对红色革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在接下来,突击队成员们将结合龙溪镇结窝村的实际情况,发挥专业知识和优势,深入挖掘其特色红色革命文化,利用网络向外界推介熊芬烈士故事,赋能“百千万工程”,为龙溪镇的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