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读《浙江道迹洞天》

2024-09-02 16:29:3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郭学焕老厅长今年81周岁了。退休以来,他笔耕不缀,已出版《郭学焕诗书篆刻选》、《郭学焕诗选》、《岁月金兰》、《饮马衢江》、《骋驰浙江》(下、下册)、《求学路上》、《孔子后裔在浙江》、《浙江古寺寻迹》等著作。今年,又一新作《浙江道迹洞天》杀青,是为浙江省文史研究馆文史丛书之四十六。

《浙江道迹洞天》全书33万6千字,四辑,42篇,以浙江四大诗路文化带为经,以“三个重点一个部分(国家级和省级道观;道教文物保护单位和道教祭祀建筑、古遗址;洞天福地;一部分道教人士)为纬,编织了浙江的道迹洞天地图。

有幸得老厅长赠书,迫不及待地开卷一读,顿感读懂此书不易。

首先,诗词目不暇接。作者本是出过专辑的诗人,用诗用词来叙事写景抒情,自是信手拈来。而我要以诗以词识景应情,则首先当读懂会意,便不得不慢慢啃读,慢慢体味。以“四明三千里 朝起赤霞城”篇为例,共七页,以李白的诗句起篇,更有诗词13篇,以唐诗为主,也有元代和明代诗作,这还没算上作者自己的那篇。融合在浙东唐诗之路文化带中的作品,所描写的场所不仅有灵气、有意境,还有历史。

其次,史料全面翔实。作者严谨而细致,落笔必有所依。所述所写不仅有所见所闻,更有引经据典,力求论有出处。书中所列的参志资料,就达153本之多。

以“四明”篇为例。所列举史料有《剡录.山水志》、《道藏》、《康熙绍兴府志》、《四明山志》和唐杜光庭著作《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等。

为查证第六十三福地鱼澄洞,作者当年以78岁高龄徒步登山、探身入洞,还查阅了众多的典籍史料,与其考察的所得反复印证比对。从所在地姚州的治所归属,到当地名人的名字别号,纵横勾联查证,其推理之细致、逻辑之严密,充分展现了作者理工男的功底,虽然文学是他一以贯之的爱好。

其三,名人接踵而来。不仅葛洪、陶弘景、陆修静、等著名高道,更有随道教踪迹钩起的王阳明、黄宗羲、刘伯温等名人。如在“洞天福地会稽宛委山”篇中,作者由道教名山宛委山带出阳明洞天,写到王阳明,以极简的笔触,构勒了阳明先生其人其事其成就。还有民间故事中的鲜活人物,如出海求长生不老之药的徐福、叱石成羊的黄大仙等。读此书,“重逢”耳熟能详的大家,邂逅原不知晓的名人,再见民间故事的主角,使人能借助作者的历史寻绎和人文梳理,站到历史文化的高点,既开阔了眼界,还平添了一份趣味。

第四,感悟连绵不绝。作者走一路,探一路,求证一路、感悟一路。如在余姚柿林村,作者站在半山腰上,“遥望丹山赤水,是那么苍翠雄伟;俯瞰柿林村,那鳞次栉比的民舍,在四周大山的围护之下,显得那么古朴、宁静。此地此景,头顶着寥廓的云天,这不就是一个真真切切的洞天吗?”在《抱朴道院葛岭上》,作者在历数道院源起、兴替、规模、环境、特色后,写道:在美丽的西子湖畔,静静隐匿在葛岭一隅的抱朴院,承载着千年历史文化的积淀,如今依然与青山白云为伴,清香袅袅,道音幽幽,显得那么淡雅、宁静,应着了《道德经》第十九章里说的“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然也!作者——老厅长的感悟感怀,在我读来,就是文眼。

最大的收获,是顺着作者的笔端,遍览了我省的道迹洞天。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对我国的思想政治、科学文化、包括古典诗词、戏曲、音乐、绘画和建筑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是我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老厅长的《浙江道迹洞天》,诚如浙江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所长陈永革先生在“序”中所言:立足田野,让历史说话;立足文献,让道迹呈现;立足胜地,让洞天鲜活。读此书,犹如加入了“走进地方”的“人文之旅,“走入地方”的知识活动,更直观地理解我国的宗教工作政策,更广泛地触摸浙江文脉的印记,更形象地接受中国历史文化的熏陶。

《浙江道迹洞天》,再现历史,涉猎广泛,值得细细咀嚼。(作者:周群)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