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UESTC数字人文实验室第四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圆满结营!

2024-08-12 15:04:29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编者按

【背景】

UESTC数字人文实验室隶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四川省社科重点基地),汇集学界泰斗、知名学者与业界导师,深耕数字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可视化、数字传媒与艺术设计等领域。

第四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依托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由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业委员会与四川省新闻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指导,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科幻与未来科技发展研究中心、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数字文化与传媒重点研究基地)与四川大学中华文化传承与全球传播数字融合实验室联合主办,秉持“信息技术、文理结合、实习实践”的培养理念,旨在利用电子科技大学信息领域学科优势和四川大学人文社科资源优势,以及全国各地“数字人文”优质师资力量,培养新时代“敢交叉、会交叉、能交叉”的复合型人才,传播数字人文理念,向社会输送数字人文菁英。

训练营以“AIGC赋能科幻与文化”为主题,在各方支持下,经过六轮综合面试最终录取了来自国内外77所高校的优秀学员。

学员来源高校(部分)

本次训练营组委会主任为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电子科技大学中国文化产业战略研究中心主任,电子科技大学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数字文化与传媒研究重点基地主任谢梅教授。同时,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副处长王子南教授、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韩洪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在开幕式出席。

具体来说,本次结营仪式于7月23日下午在线上举行。仪式由训练营组委会副主任董子铭教授主持,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杨菁教授与中国文化产业协会文化元宇宙专委会常务副主任臧志彭教授分别发表致辞,训练营组委会主任谢梅教授总结发言。

【嘉宾致辞】

杨菁教授首先在致辞中指出,数字人文作为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融合的新兴学科,是新文科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本次训练营的课程和实践活动,学员们不仅提升了数字人文领域的专业素养,也加深了对前沿知识和技术应用的理解。杨教授表示,电子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将继续致力于培养新时代的文理交叉复合人才,为公共管理事业和数字人文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她鼓励所有学员继续努力,为新文科建设做出更大的贡献。

数字人文专家杨菁教授发言

臧志彭教授在致辞中对学员们的研究成果和创新精神表示肯定,并对所有工作人员的付出和支持表示感谢。他特别强调,尽管数字人文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但它不能取代对人文精神的理解和传承。数字人文工具应使我们能更深入地挖掘和传承人文精神。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臧教授呼吁更多人关注和研究数字人文,挖掘被遗忘的历史记忆,揭示文学、文化现象背后的社会本质。最后,他以“骐骥一跃,只为超越;翱翔万里,只为追求”激励学员们勇往直前,追求更高目标。

数字人文专家臧志彭教授发言

最后,谢梅教授总结回顾了训练营的举办过程,感谢了各方的心血和支持。在紧张充实的训练营中,学员们围绕数字人文研究的前沿与写作,了解了丰富的前沿理论,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勾勒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图谱,明晰了数字人文创新发展的文明使命。在短短七天时间里,学员们完成了数字人文项目的从无到有,从有到优。最后,谢教授代表训练营组委会与全体工作人员宣布结营,并邀请所有领导、嘉宾与同学们合影留念。

数字人文专家谢梅教授发言

【优秀项目路演展示】

在训练营的指导下学员实现了理论+技能+实战:三合一加速体系。在本次为期7天6夜的训练营中,来自全球70余所知名高校的118名学员通过线上平台,共同参与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跨学科学习体验。他们通过自主学习与团队合作的有机结合,成功完成了16个创新的数字人文短期项目,并在7月23日的项目路演中进行了展示。

训练营特色体系展示

以下展示部分优秀团队的作品:

第三组带来的项目《诗境(Verse-IN)——古典诗词沉浸式展演》,运用尖端图形渲染技术和虚拟现实(VR)技术,将诗词内容转化为可视化的文学场景,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诗词体验方式,让用户在虚拟环境中感受诗词之美。评委们对其技术应用的创新性给予了高度评价。

第五组带来的项目《智AI田园:白岩梯田上的数字乌托邦》聚焦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开发地图探索游戏和打造元宇宙空间的构想,搭建乡村数字化平台,为贵州省白岩村的乡村文化振兴和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新思路,发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的巨大力量。他们丰富且有趣的demo展示赢得了现场老师和学员的一致好评。

第七组围绕《粤西诗载》展开项目建设,试图将其中的诗歌建立数据库,并以文学地图的形式呈现诗人分布状况和诗歌密度,进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生成诗词场景,以应用于文旅开发和博物馆建设。评委老师们鼓励他们继续完善,并且可以和广西或桂林的宣传部门开展合作。

第十一组的项目《基于AutoGen的科幻创意制作工作流》利用大型语言模型(LLMs)、多模态生成模型、基于 AutoGen 框架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科幻创意制造工作流。该项目为创意生成、内容创作和多媒体呈现等环节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实现创意内容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受到了评委老师老师关注。

第十三组带来了《古画中的西湖——历代西湖景色演变》项目。该项目采用图文数据库、西湖演变视频以及三维建模技术,开发了一个沉浸式且互动性强的西湖文化数字化体验平台。该项目旨在通过数字化手段为博物馆策展提供支持,对西湖的自然景观和文化特色进行了详尽的展示,使广大观众能够线上体验西湖的美景。

第十四组的项目《指尖技艺、竹间雅韵——“道明竹”特色竹手工编艺数字推广》项目通过构建线上销售平台、开发VR博物馆体验和融入游戏IP策划,全面升级道明镇竹编技艺的品牌形象,将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为非遗振兴注入创新活力。

第十七组的《山海环境——元宇宙剧本杀平台》项目以中国神话《山海经》为背景主题,挖掘其经典形象与故事,创新性地融合线上剧本杀,开发沉浸式IP体验,让用户深入感受中国神话的独特魅力。在评委老师的引导下,学员们就数字版权和会员服务等议题进行了精彩讨论,展现了对IP产业的深刻洞察。

UESTC数字人文实验室第四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聚焦数字人文领域前沿,传播数字人文前沿理论,长期致力于培养数字人文复合人才。未来已至,想象无限,让我们云端再聚,与AI对话,对未来畅想!

特别鸣谢

来源:UESTC数字人文实验室第四届国际大学生数字人文菁英训练营组委会

编辑 :马韵晨 赵瑞洁 钟治彬 王辰康 杨岚 周晓荷

审核:谢梅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