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支教起航!“三位一体”趣味课,实践育人展担当

2023-08-22 08:28:41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为推动实现教育公平,献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事业,8月8日至8月18日期间,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润雨无声入乡土,细泽涓涓助振兴”教育关爱服务团前往邳州市英华路实验学校进行了为期九天的支教活动,为初二的孩子们带来了“非遗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发扬”“生态文明保护”三位一体的自主研发趣味课程,在实践育人、责任立身中展现青年担当。通过引导孩子们了解、关注自己身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赋能乡村振兴。

巧妙构思,精心准备

活动开始前,队员们召开线下会议,集思广益制定了活动计划及课程设计思路。最终确定以“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课程目标,自主设计和研发由“非遗文化传承教育课程”“红色精神发扬教育课程”“生态文明保护教育课程”组成的系列趣味课程。此外,各队员利用假期时间,进行说课、试讲,熟悉课堂节奏,模拟课堂真实情景,提高课程质量。

互动课堂,精彩纷呈

“非遗文化传承教育课程”中,队员们将非遗文化“搬”进了课堂:昆曲、琴书、香包、剪纸......在沉浸式的体验教学中,同学们深刻地感悟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此外,同学们还在课堂上扮演了“非遗博物馆策展人”的角色,积极思考当代非遗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红色精神发扬教育课程”中,队员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弘扬革命文化。邀请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开展红色知识竞赛、红色地图绘制、红色文化访谈等。同学们积极参与,在奇妙的“红色之旅”中,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立志做合格的“共产主义接班人”。

“生态文明保护教育课程”则围绕海洋生态系统展开,加深学生对于海洋保护的理解。队员们向学生讲解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构成、海洋生物的特点及海洋污染的成因,引导同学们制作海洋宣传海报、设计海洋仿生学模型等。同学们绘制出一幅幅精美的作品,细腻的笔触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让人赞叹不已。

多方反馈,收获成长

本次活动开展效果良好,受到了校方师生的良好评价。队员们纷纷表示,此次活动极大地提升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加深了对于乡村振兴和教育公平议题的理解,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

队员熊睿说:“我们将欢笑和眼泪洒进农村一线的热土,期待着希望与成长的种子能生根、发芽,终成满目葱茏。这次实践活动让我体会到了,教育是一份照亮的事业,我们老师就像一束光——照亮孩子们的同时,自己也站在光亮之中。”

邳州市英华路实验学校初二4班学生丁同学说:“南师大的‘老师’们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课堂既有趣而又充满欢乐。课堂上同学们的积极性和探究性比以往增多了许多。课后,老师们与同学们相处融洽,我们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他们向给我们讲述了大学生活的样子,让我们对大学充满了向往,更加有了努力学习的动力。”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本次支教活动不仅仅为英华路实验学校的孩子们带去了知识、快乐与真情,更给团队成员们带来了宝贵的实践经验、能力提升与心灵感悟。教育是国之大计,新时代青年理应以自身所学以实干在广袤的社会里书写青春华章,以“润物无声”的情怀,“细泽涓涓”的奉献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通讯员: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润雨无声入乡土 细泽涓涓助振兴”教育关爱服务团 方沛文)

[责任编辑:辛文]

相关内容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