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广州新华学院学子三下乡:融汇民族文化之多彩,构筑光塔街区之诗韵

2022-09-04 08:19:32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在广州市的光塔街区巷弄内隐藏着许多前人留下的诗词碑文与民族文化交融的痕迹。沉淀已久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焕发生机,走入这条光塔街区能感受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沿着历史的足迹,广州新华学院榕塔社会实践队于7月13日赴光塔街道的怀圣寺和杏花巷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挖掘探索那独属于光塔街道的诗词文化,融入感受当地少数民族与广州本地文化交融的意趣。

踏入怀圣寺里,实践队员跨过门槛那刻便感受到了静谧与庄严,极具唐代风格特色的建筑首先映入眼帘。再将视线向上移,便可看见一块牌匾,写着“教崇西域”四个大字。牌匾由谁所题颇有考究,据说这几个大字为光绪皇帝或慈禧太后所题写,因为上面有光绪帝印章,字体似慈禧太后笔迹。但经过后人的研究考察,广州怀圣寺“教崇西域”匾,很有可能是经光绪皇帝同意,由怀圣寺仿制,请书法家写下这几个字,然后制作成匾。至于题匾四周的龙形纹饰,参考了皇帝献给其他寺庙的题匾样式而仿制的。

image.png

图为怀圣寺内“教崇西域”牌匾

从拐角望去,隐藏在怀圣寺内的诗词碑刻便显露在队员眼前。光塔旁陈列着前人留下的诗词碑文,后人细心将之留存至今,碑刻上那股苍劲有力的刻锋,似乎是碑刻者满怀着激情与希望在石墙上所雕刻的。诗中可见的是碑刻者在看到光塔时发出的感慨和对其毫不吝啬的赞扬,方信孺的一首《咏蕃塔》歌咏着光塔如金鸡一般华丽,如海崖边的灯塔,给予人们归港的希望。

半天缥缈认飞翚,一柱轮囷几十围

绝顶五更铃共语,金鸡风转片帆归

飞翚是那五彩斑斓的鸡雏,它挺立在光耀的白塔上,海民抬头便能望见。五更时刻正是海民归港归家的时候,风铃一响,金鸡风转,万船晓见归家方向,那股子海民劳作后期盼归家的生活气息自然而然地融入进光塔里的诗句中,如此美妙。

在怀圣寺的西南角,建有高达36.6米的砖塔,呈圆筒形,那便是光塔。一说因塔呈圆筒形,耸立珠江边,古时每晚塔顶高竖导航明灯而得名。一说塔表圆形灰饰,望之如光洁银笔,故名。光塔路一带临海,来中国贸易的蕃商多聚于此,主要是阿拉伯、波斯(今伊朗)商人。蕃商中多有伊斯兰教信徒。唐贞观年间(627-649),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舅父——大贤苏哈巴·艾比·宛葛素率众徒沿着海上丝绸之路,到广州传教时兴建了一座中国传统古建筑与阿拉伯建筑风格相结合的清真古寺,后因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在公元年归真(去世),信徒为怀念穆圣,将该寺命名为“怀圣寺”。由于伊斯兰教有“围寺而居”的习惯,怀圣寺一带逐渐发展成为广州伊斯兰教徒的聚居地域,因此,渐渐地,许多的少数民族融入进来,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便在此地交融。各族人民在这里生活在这里经商,为了融入本土环境求得生存,蕃坊成为他们独有的贸易场所。郭祥心在此地诗写蕃坊与光塔交融之美,景物的描写展现的是亘久不变的魅力。

蕃坊翠塔卓缘华,欲蘸河汉濡烟煤

沧溟忽见飓风徙,雪山崩倒随惊雷

image.png

图为郭祥飞诗刻

image.png

图为怀圣寺光塔

离开怀圣寺,队员们穿街走巷,举目皆是纵深小路,临近傍晚,烟火气息从巷弄中屡屡升起。实践队员们漫步在十街巷弄中,挖掘着那隐藏在杏花巷中的蕃坊传说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遗痕。杏花巷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社区,居住了九个少数民族,蒙古族、土家族、侗族、壮族、苗族、黎族、满族、回族和畲族。每个民族各有风俗和特点,交融在一起便构成了社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背景下,杏花巷社区建设了约300平方米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长廊、少数民族雕塑——与周边的怀圣寺、五仙观等历史古迹互相辉映。那藏于杏花巷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长廊上的红墙浮雕,从“海上丝绸之路见证”、“民族风情”等多个侧面刻画唐朝盛世时期珠江边光塔“蕃坊”繁忙商贸景象和少数民族的民族图腾、服饰以及婚嫁喜庆场景,展示了光塔“蕃坊”作为中国海上丝绸之路主要内港的繁华场面以及多民族聚居、团结、和睦相处的快乐生活。队员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具有强烈包容性的蕃坊文化。

image.png

图为光塔街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长廊

此外,雕刻景墙还收集了北宋、南宋以及明、清时代的名人诗词,展示了唐朝盛世时期光塔地区一带乃至整个广州城的人情风物,体现了光塔“蕃坊”作为中国历史上最早对外开放的贸易港口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起点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底蕴。

拐进巷子深处,有一个以民族民俗文化特色为主体,融合了回、满、汉等民族风格,建成的街道民族微型博物馆和民族文化活动中心——占地450多平方米,展示了各具民族韵味的服饰、日常生活用品、名人字画等。队员们在这里参观了许久,了解到了多民族的文化,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魅力。

通过此行,实践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多姿多彩和广州光塔街区的诗词文化魅力。实践队员们努力让沉淀已久的历史文化在这里焕发生机,沿着历史的足迹,挖掘并探索那独属于光塔街道的诗词文化,融入并感受当地少数民族与广州本地文化交融的意趣。(通讯员:张俊 陈海璇)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