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江湖上蓬莱岛,赣鄂皖间桃花源。”说的是长江中第三
大岛——江洲岛。江洲岛位于九江市柴桑区东北方向,赣、鄂、皖三省交界的长江中心,四面环水,鸡鸣三省,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前154年,历经两千余年的自然消涨冲积成洲。江洲镇就坐落在江洲岛,面积108平方公里,人口4.2万,耕地面积10余万亩,土壤肥沃,农业兴旺,以粗粮、棉花、油菜、蔬菜、中草药种植为主,历来为农业重镇、人口大镇、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
登高望远,江洲镇犹如浩渺长江中的一叶绿洲,宁静又美丽。渡船过江,在交通发达的现代社会是件新鲜事,江洲镇充分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和特色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实现农业、旅游、文化的融合跨越式发展。2018年,该镇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全力推进“农业兴镇、旅游名镇、工业强镇”建设,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1亿元,同比增长8.5%。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引进江洲航空飞行基地项目、投资1.78亿元的田园休闲观光旅游生态农业公园项目。
长江江心岛,醉美桃花源,信步江洲,既能体验“绿水绕城郭”的“与世隔绝”,又能触摸到现代文明带来的“勃勃生机”。
农业兴镇
走进江洲,大片连片的田地一望无垠,机械耕耘如火如荼,呈现出一派春耕忙碌的景象,这是一种让人向往的希望、热情和奋发的精神。江洲镇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镇,要走出一条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农业道路,该镇大胆改革实践,不断摸索,终于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从我能种什么就种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种什么”。转变思路,大胆实践,早年,江洲镇是“棉花大户”,但现在种棉花效益不高。该镇党委班子通过调研,了解到九江市80%的蔬菜由外地供应,而江洲有丰富的耕地资源和离城区近的区位优势,只要种5万亩蔬菜就能满足九江市蔬菜需求,该镇抓住机会,力求把江洲建设成九江市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一方面打造江洲镇农产品交易中心,延伸农业产业链。投资300余万元建设江洲镇农产品交易中心,着力解决农产品错峰出售难题,延长农产品保质期,延伸产业链,做强做大江洲农业品牌。开展冷库日常出租及贮存业务,冷库容量3000立方,建立农产品采购、销售渠道。在冷库运营正常的情况下,每年将产生利润约60万元。另一方面坚持蔬菜农产品免费过江政策,渡口收益让利百姓。江洲镇的大部分群众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为减轻群众负担,对当地百姓运输蔬菜等农产品的车辆一律不收取过江费,2018年共免去526家农户运输过江费共计80余万元,2019年预计将达到100万元,此举大大增强了江洲本地农产品的竞争力,带动群众增收。目前蔬菜种植是农业生产中效益较高的,每亩平均纯收入达1万元,夫妻两人种植10亩左右的蔬菜,年纯收入有十余万元。
时代飞速发展,江洲农业产业化进程也在不断创新加速,新推广种植油菜新品种万油杂1号1.1万亩,新增建成蔡头村、江洲村高标农田5025亩,江州镇农业技术推广综合服务中心主体框架工程基本完工,新落实省级棉花200亩连片高产示范片11个。
旅游名镇
农业立镇,旅游活镇。江洲镇十分重视发展乡村旅游,“搞活”镇域经济。2018年,该镇举办了首届旅游文化节及农民丰收节,实现了旅游产业从无到有,蓬勃兴起。江洲镇党委书记陈世超介绍,该镇2018年全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促进带动5000余万元消费。
长江中岛屿众多,江洲镇如何脱颖而出?陈世超介绍,该镇自身独特的地理环境,紧紧围绕4种文化、7个旅游景区,走出了一条富有江洲特色的旅游发展之路。2019年3月,该镇举办了第二届中国·柴桑(江洲)生态旅游文化节,吸引游客30余万人次参与,带动旅游消费3000余万元,已初步形成了“洲头沙滩文化”“官场农耕文化”“前埂红色文化”“夹套水文化”4种文化和洲头金阳光沙滩、官场农耕体验馆、九号油菜花海、风车花海、前埂红色教育基地、九洲水文化体验区、柳洲樱花园7个旅游景区。据悉,枯水期江洲沙滩面积有近万亩,该镇利用这一独一无二的特色资源,发展了沙滩帐篷、水幕电影等广受欢迎的沙滩项目。前埂红色文化景区系围绕江洲镇烈士陵园打造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并逐步形成了区域型乡村红色旅游。
江洲景区不仅吸引了九江周边地区的游客,还吸引了大量的外地游客,如湖北、安徽及外国友人。省文联、画家协会把江洲镇作为采风创作基地,不少单位还把江洲镇作为基层教学点。
发展旅游,既美化了地方风物,又带动了农民增收。渡运能力提升以及渡口升级改造后,该镇旅游承载力有了明显改善,外地游客明显增多,当地群众通过开农家乐、销售土特产等方式实现了增收。六号村利用旅游文化节有利时机,打造休闲家庭农场,吸引游客认领土地,带动村集体增收。全镇共新增95家农家乐,期间平均每户增收2万余元,还有不少在家的大爷大妈通过销售自家的梅菜干、豆子、花生等土特产,一天也有不菲的收入,给群众带来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收益。
江洲美了,江洲活了,江洲火了。
民生福镇
发展依靠人民,发展为了人民。江洲镇始终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积极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用来改善民生、反哺民生,推动该镇各项民生事业长足发展。目前,投资2.3亿元的江洲大堤治理已完成招投标,投资2150万元的易涝区建设已开始招投标,投资1500万元的节水灌溉工程已完成招投标和专家审查。同时,还从对外交通、岛内交通、脱贫攻坚、殡葬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提升改进。
交通是江洲的重头戏。据悉, 2018年2月,江洲镇政府成功收回渡口经营权,通过“提运力,转理念,惠民生”极大改善了江洲群众出行体验。“从车等船变为船候车”,江洲镇党委政府承诺在高峰期候船时间不超过半个小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另外,新增2艘汽渡,现在1小时往返可以达400台车次,渡运能力比以前提高了3倍。实施菜农免费过江政策,承诺船票不涨价,真正让利群众,降低了群众的出行成本。同时,该镇还积极筹措资金,修建贯通江洲南北、全长14公里的交通大动脉,形成了岛内“一环四横四纵”共计100余公里的道路网络。
脱贫攻坚始终是江洲镇关注的重点工作。该镇紧紧围绕十大扶贫工程,确保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安居扶贫等齐头并进, 今年,该镇收到各级扶贫资金3笔共339万元。按照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对全部资金及时做了安排,一共安排项目49个,其中基础设施40个涉及扶贫资金172.2万元,产业项目9个涉及扶贫资金166.8万元。另外,深入推进殡葬改革,自5月1日施行全面火化以来,江洲镇火化率达100%。
党建安镇
党建是发展的固基之本。江洲镇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统领,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本职、抓不好党建是失职、不抓党建是渎职”的理念,狠抓党建“第一责任”,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主体意识、主责意识,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落实主体责任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以党建引领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平稳较快发展。
多措并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突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属性和服务功能,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持续抓好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专项述职评议、年度考核奖惩等制度,坚持把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精准扶贫、民生保障等中心工作、重点任务同研究、同部署,确保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委会,专题研究党建工作。
坚持推动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以创建服务型党组织为抓手,坚持向中心聚焦、为大局服务,把党建与全镇中心工作、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树立“党建+”品牌,着力增强基层党建创新能力,探索党建+农民教育、推行党建+基层基础人才、实施党建+乡村旅游、推进党建+合作社、建立“党建+乡村治理”。同时,围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着力增强带民致富的能力;围绕扶贫攻坚,着力増强攻坚克难的能力。
滔滔江水滚滚长流,历史的长河创造了美丽的江洲岛,新时代的江洲人,正齐心协力共同描绘江洲更加美好的未来。(叶朋林 柯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