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世忠
魏光焘(1837年11月27日—1916年4月17日)系晚清政治、军事、外交上的重要历史人物。早年投身湘军,靠军功而屡获升迁,“八省封圻(qi),鸿猷炳耀”,担任八省总督(江西布政使、陕西巡抚、新疆布政使、陕甘总督、云贵总督、两江总督、闽浙总督)。魏光焘一生忠诚,殚(dan)精竭虑,克勤克俭,从军秉承的是一股子血性、刚烈、勇猛,从政则坚持的是务实、谨慎、敬业、勤勉,每至一方,励精图治,兴教办学,其教育理念思想奠基了近代教育。魏光焘具民族气节与爱国精神,维护民族主权,反对外国侵略。魏光焘的治国强国思想具有现实意义,冲锋陷阵英雄爱国主义值得发扬光大,
一、梳理魏光焘的治国强国事迹,整理光焘治国强国理念思想
魏光焘具有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忠诚担当、清正廉洁,善谋打仗、实绩突出。担任云贵总督时期,法国传教士私运枪械,中外交涉繁杂,面对出现的教案、铁路交涉、滇缅界务谈判,魏光焘均以保全中国利权为主旨,在中外谈判中尽力与之抗争。
主政新彊建省,担任新疆布政使期间 ,布置规划新疆行政机构改革,恢复发展经济,修建城垣,打击分裂势力,勘测边界,整顿防务,查实伊犁善后贪污案,与俄力争界务等举措,有效维护了新疆地区的稳励精图治,将迪化直隶州升级为迪化府,将原属甘肃管辖的哈密厅设有哈密通判一职,裁改粮员,设立同知旧制,改革行政建置,规划详尽,保证战后新疆社会稳定。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发展理念,让人民当家作主,对全面依法治国。创造了从政治国的核心价值体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推进祖国统一。
发扬魏光焘精神,治国强国,强调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结合当今,古为今用,整治台独的分裂,反击国外日本、菲律宾、印度等国挑衅行为,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
二、发扬魏光焘的冲锋陷阵英雄爱国思想
道光二十四年(1844),湖南邵阳新宁籍举人江忠源在家乡兴办楚军,以靖地方动乱,刘长佑、刘坤一叔侄、曾国藩、左宗棠、王珍。咸丰六 年(1856),19岁的魏光焘徒步跋涉一千余里,赴曾国藩九弟曾国荃吉字营。
牛庄战役,1894年在家的魏光焘接皇上圣旨毅然身负重任,急如旧部亲率三千宝庆子弟兵赶赴辽东作战,血性、刚烈、勇猛的“湖南蛮子” “三易坐骑”与敌人近身肉搏。2000多名士兵伤亡,清军敢于以弱碰强,且能重创数倍于己的日军,虽败犹荣。清军众将士慷慨激昂的作战姿态,彰显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英雄气魄。魏光焘回忆牛庄之役的七言绝句: 东洋小丑犯牛庄, 士尽争先血染冈。 大炮长枪何所惧, 要凭胆剑斩豺狼。
三、魏光焘的教育理念思想奠基了近代教育
魏光焘每到一地关心当地教育事业,办学堂、派学生赴日本留学、推广舆地教育、注重培养人才,为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1862 年至 1873 年陕甘回民起义,破坏了西北地区社会经济,光绪七年(1881)魏光焘升甘肃按察使旋升布政使,修复位于甘肃平凉崆峒的柳湖书院,恢复当地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将原来属于平凉府的柳湖书院,改成平、庆、泾、固四府 ( 州 )道台书院,推进了四府的文化教育工作。
光绪十七年(1891),护理新疆巡抚魏光焘上奏清廷获得批准,在迪化(今乌鲁木齐)北梁创立官办的新疆博达书院(乌鲁木齐一中),授课讲学,印刷出版图书,是新疆开启近代教育的重要一环,培养了大批少数民族优秀的学生。
1901 年履任云贵总督,创建中小学堂于五华山等处, 1902 年以后,云南大理府、蒙自县、普洱府、昭通府、丽江府以及各州城和县城,都开办了男、女师范学堂,免费上学,云南府中等学堂的一些专门科伙食、服装、课本免费,省城全部在校生可达 7000 人。
署理两江总督期间,继刘坤一、张之洞之后,筹建三江师范学堂,初名三江师范学堂(1902-1905),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5月易名两江师范学堂,为南京大学等等十多所高校前身,三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建立的高等师范学堂之一。光绪三十年(1904),魏光焘调任闽浙总督,录取 40 人公费筹款派赴日本东京宏文经纬西学堂学习师范专业。
1902 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1904 年颁布《重订学堂章程》,1905 年清政府下令“立停科举以广学习”。各地出现办学热潮,魏光焘作为朝廷重臣,
重视师范教育和舆地教育,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魏氏家族有着勤劳力学、重教尚文的良好家风,对魏氏后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建书院,设义学,创办新式学堂,为国家培养有用人才。兴学实践活动是对中国历史上先圣前贤重教思想的继承和升华,魏光焘的教育理念具有先进性,倡导的教育内容具有实用性。魏氏家族重教助学的家风及邵阳地区重教兴学的传统为魏氏后人的兴学活动提供了价值支撑和思想资源,也是对邵阳家乡父老兴学传统的发扬光大。
四、整修墓地,发扬光大
魏光焘寂寥身后事,平生功业鲜为人知,“勤奋好学”为立身之基,进取之阶,做人之本。在晚清“总督”一级二品大员中,魏光焘出身低微,科举学历几乎也是最低的,连最低的“秀才”功名都没有。但他“敏而好学”,手不释卷,一有空就向幕府的读书人请教,读书、写字、吟诗作文,他请左宗棠作序,重刊《海国图志》100本。学而不厌,兴办教育。到晚年,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写汉隶 400个,多年未间断。其书法端庄稳重、刚毅磊落、遒劲雄健,力透纸背。
2016年,魏光焘逝世100周年,1月18日前来凭吊英雄的辽宁省海城市政府副市长金长松、市委秘书长胡伟、牛庄古城建设办公室主任卜德权等外省客人
,来到了邵阳本地人称为“武威将军墓”“午庄制台墓”,看到了千年华表,化鹤归来,感概万千。
我们需要发扬湘军、宝古佬精神,守正创新,备前人之美发挥而光大之,使优秀作风、传统等得到发展和提高。
作者简介:聂世忠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邵阳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