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韶华画像
文/陈扬桂
杨韶华是一位与伟人结缘的“三杆”教育家。1893年,他出生于湖南洞口县高沙镇(时属武冈),跟毛泽东堪称真“同年”。他考入湖南省立一师时,先年入学四师的毛泽东随校并入一师。后来,杨韶华虽然转入湖南岳麓高等师范中国文学部学习深造,但这对同年出生的同学继续保持着密切的交往。
几经波折的执教生涯
1917年,杨韶华从高师毕业后,走上了教书育人的讲台。他先是回到家乡武冈,任教于县立中学,后应邀去长沙任教。在长沙任教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青年的活动,并于1923年经夏曦、宋友生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当时毛泽东正在长沙从事革命活动。教学之余,杨韶华不时去清水塘毛泽东的家里走动。毛泽东也来过杨韶华教学的学校看望他,相互探讨学问、交流学习心得。在毛泽东家中,杨韶华看到德国哲学家泡尔生著的《伦理学原理》,被字里行间所阐述的“精神幸福观”以及毛泽东在书上密密麻麻做的批注吸引住,提出借去一阅。不久,毛泽东去了上海党中央工作,杨开慧也回了板仓,这本书未能及时归还,杨韶华便一直妥为珍藏。1950年,毛泽东的一师同桌、时任湖南省副省长周世钊奉召进京前,去看望杨韶华。杨从书房找出一本包裹得严严实实的书籍,对周世钊说:“这是我当年从润之那里借来的,后来一直没有机会归还。这本书上润之作了上万字的批注,太有价值了,你进北京时,请代我还给主人。”说着,杨韶华取出笔,在书的扉页用雄强圆厚的颜体字,端端正正写上:“此书系若干年前,毛主席润之兄在小吴门外清水塘住所借阅者,嗣后各自东西,不复谋面,珍藏至今,深恐或失!兹趁周敦元学兄北上之便,托其奉还故主,借镜当时思想之一斑,亦人生趣事也。”
杨韶华从教至1926年,正值程潜组建国民革命军第六军,应友人邀聘,进入该军担任军法处处员,一年后升为少校副处长代理处长职务。“马日事变”,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被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鲜血,令他愤而离开军界,于1929年春重返教坛,从此终身从事为国育才的神圣事业。他先是应邀在省立一中(长沙市一中前身)任教国文。自1929年春重执教鞭,至1936年冬,先后任省立一中、一师、岳云、明德、周南等多所名校国文教员,以及湖南大学附属高中部主任。
1937年春,杨韶华回到家乡,担任武冈县教育局局长兼蓼湄初中董事长。这个任职,对他来说,是将报效国家的理想与建设家乡的愿望融于一体了。所以,那几年,他不辱使命、励精图治,干得特别起劲。在他的任期内,将蓼湄初中办成了完全中学,同时创办了县立乡村简易师范和县立女子初中,解决了小学师资匮乏、女生升中学难等实际问题。虽然武冈偏处湘西南一隅,而蓼湄中学更在远离县城的高沙镇,教育教学的舞台相对狭小,但杨韶华心怀国家,境界高远,提出了“为国育才”的教育思想,经常集会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连县立小学举行的毕业典礼,他都亲自参加,为毕业学生致词,勉励大家继续努力。而且在整个典礼上,他都坐得端端正正。为了集会方便,杨韶华提议在蓼湄中学修建礼堂。礼堂落成后,“为国育才”四个大字,端端正正地悬挂在主席台的正中央。
杨韶华的办学理念和治校能力得到省教育厅的认可,他相继被任命为省立十师校长。在十师工作时间不长,由于当时正值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政府兴教经费有限,而武冈因黄埔军校二分校的迁入,人才需求更为迫切,为了促进新设在武冈的省立六师快速发展,1942年2月,省教育厅再次委任他为六师校长。
创立推行“三杆”教育
又一次回到家乡办教育,杨韶华雄心勃勃。他一踏进六师校门,立即扩建校舍,美化校容,重塑校园文化,被具有进步思想的教育厅长朱经农,赞为湖南教育界创业建校的典范。尤其可贵的是,他鉴于旧教育的弊端和抗战的艰难时局,在六师提出了“三杆(笔杆、锄杆、枪杆)”教育理念。他阐述“三杆”教育的目的,是以“笔杆建设文化、锄杆建设经济、枪杆建设国防”,培养学生具有文人头脑,军人意志,农夫身手,以利抗日救国。他把三杆教育的基本内容写进校歌,并在大会上说:“……写入校歌,你们都记住了,但还有更深一层含义,前提是德字当先,体字为础,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强健的体魄。”
当然,学生还得“以学为主”,“三杆”的重心在笔杆。六师每周36节课,笔杆教育占30节,且内容广泛,形式多样,除课堂外,还有学生出壁报、教民校、举行辩论会、音乐会、演戏等等。辩论会堪为六师的创举,每次辩论会,论辩双方围绕一个题目自由辩论,既活跃思维,又锻炼口才,同时还可培养发挥集体智慧的能力。从辩论会可以看出,杨韶华是通过多种方式来培养提高学生的,并不是呆板的课堂讲述与应试教育模式。
“枪杆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军体课和早操。每周两节军体课,完全按军训要求进行,一节在课堂讲授军事知识,另一节在室外操练,包括射击打靶等等。全校为一个军训团,杨韶华兼任团长,下设大队、中队、小队。早操开始,由小队、中队、大队依次清点人数后,大队长跑步向团长举手行军礼、报告人数。团长答礼后,全体立正,先唱早起歌,再唱升旗歌,举行升旗仪式。然后由体育老师带领大家做早操。早操完毕,学生回寝室整理内务。五花八门的被褥,一律用学校发的白色床单盖住,有棱有角,整齐划一。
除了军体课和早操外,六师无时不以军事化约束学生。学生外出都带军帽,穿黄色制服,系皮带绑腿,胸前佩戴“湖南省立六师军事训练团”的符号。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既锻炼了身体,又增强了纪律性。
锄杆教育并非简单的生产劳动,而是要求学生既挥锄劳动,又学习农科技术。杨韶华要求学生掌握必需的农业知识,将来去农村当小学老师,把学到的农业科学知识带到农村去。六师有近百亩农场供学生耕种,场里还有一栋猪舍,养了几十头猪。农场指导老师在讲授生饲料养猪的科学知识时说:“要靠科学来改变农业落后的局面。把饲料煮熟,破坏了饲料中的维生素。用生饲料喂养,既省柴火又省工,而且饲料中的维生素全部被猪吸收了,猪吃了长得快。”当年六师农场用生饲料喂猪,在湘西南被当作稀奇事来传颂。
杨韶华的“三杆”教育,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吃苦耐劳、爱国忧民、自强不息的优秀人才,其教育效果在辗转办学中 也得到了检验。1944年6月日寇压境,杨韶华率领400余师生,转移到绥宁县黄土坑继续开课。第二年3月,日军大举进犯雪峰山区。其时,学校已3个月未获国家经费,生活极为困难。杨韶华号召师生“愈艰难,愈奋斗;愈激流,愈涌进!”3月25日,他率领师生翻越雪峰山。此行一路崇山峻岭,遍布原始林带,师生们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与频繁抢劫的土匪和狂轰滥炸的敌机周旋,备受艰辛,于5月初到达芷江,借用已放假的省立十师校舍上课。1945年8月,日本投降,他率领师生返回武冈,无一人掉队,无一人违纪。省教育厅肯定六师在抗日战争时期,历时一年,行程千里,纪律严明,师生精神饱满,全赖校长的垂范和“三杆”教育的功效,对杨韶华予以嘉奖,将六师定为省师范教育示范学校。
杨韶华的“三杆”教育思想,被教育史家誉为与毛泽东“不但学文,也要学工、学农、学军……”的教育方针一师相传、一脉相承。
仁爱为本的进步儒者
杨韶华是一位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他的“三杆教育”主张,就是以深厚的爱国主义和进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为基础的。除了“三杆”教育成果丰硕,六师平民教育的经验也得到湖南省平民教育促进会的褒扬。六师的前身是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晏阳初创办的衡阳乡村简易师范。杨韶华弘扬晏先生“平民教育”传统,在六师设立民教部,组织师生利用课余时间为民众上课,讲授民众教育读本和自编的农村应用文、农谚、“锄头歌”之类的补充教材,深受民众欢迎。
他主持的六师,始终有一股强烈追求民主和进步的空气。他聘请的教师大多思想进步,如地下党员夏石泉,组织学生背《沁园春·雪》,针对美国兵强奸北大女生沈崇事件,号召学生为国家强盛、民族振兴读书。刘寿祺是湖南和平解放的主要推动者,建国后任省教育厅副厅长、师院院长。进步教师李记今,与毛泽东私交深厚,把自己的儿子和学生介绍到延安参加革命。杨韶华为李记今宣传抗日的《无机斋读书记》作序,赞赏说:“斯书之品价,堪与顾氏《日知录》等量齐观矣”,并介绍到中共早期党员段梦晖任社长(段是中共中南局新闻出版署的负责人)的《中央日报》副刊上连载。
六师图书馆开放艾思奇、邹韬奋等进步人士的书籍,供学生借阅,允许演《家》《雷雨》等进步剧,唱进步歌。一批进步学生如李明高、唐义源、欧阳楠、陈本贞、伍卓臣、郭舜华、刘幼仙、郑千一等人,聚在一起开展中共地下党的外围组织活动,都得到了杨韶华的暗中支持和保护。
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家,杨韶华把对学生的爱视为天职,他爱学生胜过爱家人。日寇压境时,他将古稀老母和娇妻幼儿就地安置,却与学生寸步不离。他对特困学生尤其关心,或为申请补助,或在假期安排适当工作,给予报酬,以解后顾之忧。笔者的老师肖治国出身于隆回农家,杨韶华寒假让他抄写资料,过年时,把他等未回家的困难学生请到家团年。
为了让学生吃好,他郑重交代总务处:“上面拨给学生的伙食费要全部花在学生身上,要放手让学生自己管理食堂。”为防止通货膨胀,用钱买来实物,有的还卖出去赚钱,利润一分不少的用于学生。学生们感慨地说:“我们在学校吃得比家里好,比其他要交伙食费的学校好!”
正因为他对学生博大无私的爱,学生们进入六师,就感到像回到家一样的温暖,而且这种思想感情会与日俱增。即使是在被日本鬼子逼着逃难的日子里,校园里都弦歌不绝,始终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振奋的可喜状态。
杨韶华清廉自守、品德高尚,招生重德才,不听打招呼,不收礼。他的后任、解放后接管六师的湘中二支队政委曾明洲说:“杨校长一生清廉,不会贪污。”他也重视对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品德教育,教育学生“读书不忘救国,读书为了救国”。他推崇投笔从戎的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应征,杀敌卫国。应征师生启程那天,学校创办《知识青年从军》特刊,举行了盛大的欢送大会。每个周会,他必到会讲话,报告简明扼要,语言生动活泼,引经据典,妙语联珠。他视教师为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职位不高,责任重大,用自己的行动让学生热爱这一神圣职业,告诫学生升官发财,莫入此门。
听过杨韶华授课的学生,都夸他是一位出色的语文老师。 他肩负校长重任,却坚持下班上课。他擅长吟诗作赋,并能写出一手十分漂亮的颜体字。他的古典文学课,讲得声情并茂,引人入胜。他把品德修养寓于一字一词的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有次指正学生错别字时,引用一个故事,说从前有位书生,把父亲来信教育他“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的“毋”认成“母”,还洋洋得意说:“还是做母狗好,既可得财又可免难。”同学们听了后捧腹大笑,他严肃地说:“这位书生不仅认错了字,连做人的气节都没有了。”学生欧阳瑶对学校严格管理不满,在作文中发牢骚,称自己是“铁丝网内的奴才”。杨韶华借点评作文之机,对他进行批评教育。对所任教班级的学生,他经常叫到家里去当面辅导,毕业时,给每位学生书写临别赠言,以示扶上马,再送一程。
杨韶华在六师期间,国难当头,师生生活比较困苦。他注意培养学生吃苦耐劳、乐观进取的精神,形象地说:“人脸就是一个苦字,人出生的第一声哭,象征吃苦的开始。人,要懂得用吃苦耐劳的精神去求得自身的生存、繁衍和发展。”1945年1月,学校举行毕业典礼后,师生在坪里会餐。看到学生狼吞虎咽的情形,杨韶华心里很难受。在下一个周会上,他慈祥地说:“前天,同学们会餐,像秋风扫落叶一样,桌上的菜一扫而光,我看了心里很难过。这不是你们吃得太多,而是学校食堂的菜太少。我们现在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但是,困难是暂时的,抗战的最后胜利是属于我们的!”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身体力行地与大家一起吃苦。由于长期营养不良,他的脸色蜡黄。抗战胜利后,他在第一个周会上教育学生要安不忘危,不要因为胜利而对外患稍有麻痹,用顾炎武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来激励学生。他把逃难的经历写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教育的鲜活教材。
武冈解放前夕,杨韶华召开校务会议,作出“全校师生不疏散、不迁移,保护好学校财产,迎接解放”的决议。解放后,他将一所保护完好的学校移交人民政府。1952年2月14日,杨韶华去世。1986年2月2日被认定为起义人员。
(作者系湖南省作协会员、文史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