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会知人,更要会用人

2023-12-06 11:03:43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选什么人就是风向标,就有什么样的干部作风,乃至就有什么样的党风。

用好一个孔繁森、郑培民,就会涌现出千万个孔繁森、郑培民;错误地使用一个王宝森、胡长清,就有可能挫伤一大批干部的积极性。可见,选准用好干部是何等的重要。

识人拒绝“望远镜”,近距离接触干部才有发言权。用人得不得当,首要的在于是否知人。古人云,“不知人之短,不知人之长,不知人长中之短,不知人短中之长,则不可以用人,不可以教人。”识人,可谓做好干部工作一项基础性“工程”。然而,识人历来都是一项极复杂的事,“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七年期”。一个干部能不能干、清不清廉、与群众是不是打成一片……这些重点要素都需要作出准确、客观、深刻的评价。因此,对干部的认识,不能仅仅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那种简单地以“不错”或是“不行”的模糊评价来决定干部是“上”还是“下”,都是不负责任的,必须健全考察的机制和办法,多渠道、多层次、多侧面来深入了解干部。

识人重练“平时功”,注意重大关头、关键时刻表现。如果说“选干部”是阶段性工作,那么,“察干部”便是经常性任务。因此,考察识别干部,功夫要下在平时。然而,说易行难,如何完善平时考核,把好干部及时发现出来,却是一个公认的难点。不可否认,当前在考察考核工作中,“急上马”、“走过场”等现象在一定范围内仍然存在。有的临阵磨枪,“不换届不考察、不提拔不考核”;有的长期、常年不接触干部,不到年终不考察;有的考察奉行“好人主义”,不深入、范围窄,听不到实话真话;有的对干部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感觉、印象中,摸不清特点,以至于出现“粗看谁都像,细想不知谁”的考察报告……这样的考察考核,不仅很难全面了解干部、准确识别干部、科学评价干部,将好干部选用起来,还会使一些德才平平、善于“经营”的投机者得到好处。

识人多打“群众牌”,“大事”看德,“小节”察德。

干部业绩在实践,干部声名在民间。人们常说,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干部好不好,群众心里有杆秤;干部能不能用,要看群众认不认可——群众口碑实际就是检验干部的“试金石”和“显微镜”。把干部识准察明,就应当多到基层干部群众中、多在乡语口碑中了解干部。“到群众中了解识别干部,就要在党管干部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广泛听取相关人、知情人的意见,把大多数群众的意见作为‘口碑’,扩大群众在干部任用中的话语权,防止在少数人中考核、以个别人或少数人意见代替大多数群众意见的倾向,尤其要防止弄虚作假式的假‘口碑’。”

德才兼备,是我们党的用人标准。对组织而言,准确把握干部的“德”,就能放心地把权交给党和人民所信任、靠得住的干部。然而,干部的“德”,看不见摸不着,难于认识和评定。加之察人识人往往受各种表象、多种因素的影响,考察识别干部的“德”容易出现不准、不实的情况。(邯郸永年区  栗涛涛)

[责任编辑:房家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