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守好基层“五字诀”走好青年廉洁路

2022-09-08 07:52:20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芦溪镇人民政府外宣文明办 贺旭昱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推动不敢腐的目标初步实现、不能腐的笼子越扎越牢、不想腐的堤坝正在构筑。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反腐败斗争关系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是一场输不起也决不能输的重大政治斗争。要加深对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认识,提高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能力和水平,全面打赢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作为青年干部的我们一定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要求,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持续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斗争,让党员干部由最初被动的“不能腐”、“不敢腐”,到自觉地“不想腐”,这样不再腐的风清气正的社会就离我们越来越近。

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若炬,辉映复兴征程。古往今来,翻开浩瀚中华文明史,每一个时代我们从不缺少清正廉洁从政、全心全意为民的楷模,古有包公、海瑞,他们廉洁公正的行为,使他们名留青史,成为从古至今官史们的典范。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更是一位一尘不染两袖清风的好干部。以上廉洁自律的楷模,无不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发着后来者、一身正气、光明磊落、清廉无私,也指引了我们基层工作的方向。

在基层谋事,要做好一个“诚”字。我们的时代楷模黄文秀同志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用美好青春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以人为镜,扎根基层要和人民群众坦诚交流、真心互动,用真诚姿态、主动作为打破农村老百姓对年轻干部“学生气”“怕吃苦”“欠韧劲”等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从机关到基层,从“指挥室”到“练兵场”,要敞开胸怀积极与老百姓沟通,还要以扎实作风赢得信任,将政策翻译成群众听得懂的话语,以诚心换取诚心。说话做事是否为百姓考虑,所谓“和气迎人,平情应物”,面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局面,同理诚恳之心、平等尊重的态度是化解矛盾的“金钥匙”,待人接物亲切随和是从心理上走近群众、拉近距离、建立联结的情感基础。

在基层为事,要守好一个“廉”字。屈原在《楚辞·招魂》中写道“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而未沬。”君子得其廉,为民劳苦而忧尽天下事,虽不得财,但得民心。对于政治来说,廉字当头应该是之根本。以史为鉴,包公、海瑞、于成龙等都因廉而千古流芳,对于我们基层工作者而言要守住底线红线,要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在推进低保、医疗、乡村振兴等各项工作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广大基层干部自觉树牢制度规矩意识,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严格要求自己,把好权力关、金钱关、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另一方面也要时常保持一颗廉心,始终守好“纪律弦”,不该拿的不要拿、不能碰的不要碰,不断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物质生活上不过多索取、不过分要求,尤其在面对群众工作中要始终公正廉洁,积极投入到基层工作去,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倾听群众的心声,接受群众的监督,真正让组织放心,始终让群众信任。

在基层干事,要践行一个“干”字。俗话说,“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一官员在阎王面前自称生时为官清廉,所到之处只饮一杯清水。阎王斥道:设官是为了兴利除弊,如果不贪钱就是好官,那么在公堂中设一木偶,连水都不用喝,岂不更好?官员不服,以“虽无功,亦无过”辩解。阎王怒道:你处处只求保全自己,该办的事不办,该断的案不断,岂不是负国负民,无功就是过啊。如今,我们基层干部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就要当好乡村振兴的“宣讲员”“监督员”“服务员”,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广大群众共绘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图画,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俯下身子,和群众一起干;在各项政策的贯彻执行中,当好政策“大白话”宣讲员;在面对来往办事群众,倒杯水、聊聊天、拉家常,让群众只跑一次腿;把自己当做基层大家庭的一员,用实干彰显自身的青年担当。

我们在基层行事,要做到一个“正”字。“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井冈山革命时期,余贲民担任过中共湘赣边界特委委员,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财政部长兼红四军军部财务总管,这是我们名符其实的红军“管家”。地方和红军打土豪收缴的金银,统一由财政部管理调配,而那些金条、金砖、金镯、金戒指等,都由余贲民用一个木箱亲自保管。可是,就是这样一个“财神爷”,连一双6角钱可以买到的雨鞋都舍不得买,一年到头就是一双自己编织的草鞋。在井冈山,他与桃寮村的一位姑娘相爱,快要结婚了。岳母要他送一枚戒指给女儿作为信物,他断然回答说:“我这里是有不少的戒指、金条等,但这些都是公家的,半个我也不能动。”岳母见如此,叹道:“你们红军的官呀,我算是服了。”最后只得作罢。因此,党员干部只有把好公平公正关,以政策行公事,以公德严私德,在各项政策落实上、在各项工作推进中,不以私情废公事,不以“业绩”求“政绩”,守住自己的“第一次”,不“闯红灯”、不“越红线”,不做任何损害人民利益之事,才能凝聚人心,从而做好基层工作。面对形式多样的“糖衣炮弹”,党员干部必须坚持党性原则,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在大是大非面前旗帜鲜明,在风浪考验面前勇于担当,在利益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用好心里的“公平秤”,在基层工作中描绘出有线条、有韵律、舒展大方的“正”字。

在基层担事,要行好一个“孝”字。汉代的察举制“举孝廉”、清代著作《围炉夜话》、“百善孝为先”都体现了我们中国的孝道文化,东晋大司马陶侃年轻时曾任浔阳县吏。一次,他派人给母亲送了一罐腌制好的鱼。他母亲湛氏收到后,又原封不动退回给他,并写信给他说:“你身为县吏,用公家的物品送给我,不但对我没任何好处,反而增添了我的担忧。”这件事陶侃受到很深的教育。其实,现在大多数老人并不一定要儿女做多么大的官、挣多么多的钱,更不需要吃什么山珍海味,最想要的就是家庭和睦、儿孙正派,有时间能常回家看看,一家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对于干部来说,什么是最大的孝顺?不仅是对老人要物质上赡养,言语行动上关心体贴,更重要的,是要用自己勤政廉洁的行为,使给父母安心、放心,为他们带来荣誉感和自豪感。我们常讲家国情怀,讲的就是在面对个人私利与国家利益时,每个人都应当公私分明、遵规守纪,守住清正廉洁的“底线”,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所以说,清正廉洁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开启人生幸福之路、家庭兴旺之本的重要保证,更是直接影响党风、政风、民风好坏的大事。每一名党员干部只有遵从廉、守住廉、践行廉,才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莲花身处污泥之中,却纤尘不染,洁身自爱的真实写照。莲之美,不在于它能带来“荷塘月色”般的外在情调,而在于一个“洁”字。我们做党的干部也应是如此,要始终做好诚、守好廉、践行干、做好正、行好孝,以担当奉献社会,以行动回报组织,今后,要始终感恩党和组织和培养,感恩前进路上一位位系扣人的教导,感恩父母的培养,珍惜自己的付出,在工作中不断历练自己、在学习上不断提升自我、在生活上不断要求自身,始终守护好纪律“底线”和防腐“红线”,当好一名称职的基层青年干部。

[责任编辑:辛文]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