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应急工作浅谈】全面提升基层应急工作能力,我们尝试这么做

2022-11-17 19:55:47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中国基层网(通讯员:李欢利)今年6月份,《陕西省委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的若干措施》的通知〉(陕办发﹝2022﹞9号)文件精神,犹如给基层加强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注入一剂强心针,给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给基层应急工作能力提升提出了要求,给基层全面提高应急管理水平,化解重大风险明确了举措。我县借此次良机,基本实现了全县乡村两级基层应急管理机构、阵地、制度、人员等全覆盖,但在工作开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结合我县基层应急能力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谈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19582588739226169_68.jpg

一、基层应急管理站、室建成后运转中出现的新情况

我县运用“五级联动”工作机制,抓早动快,全县7个乡镇全部设立了乡镇应急工作站,51个行政村(2个城市社区3个乡村社区)全面实现应急管理室全覆盖,解决了“应急管理最后一公里”大量繁琐的应急管理工作,“谁来干”“怎么干”“干什么”“依靠谁”“怎么管”等等问题。但我们在后续应急管理工作的深入推进中,发现还存在着一是应急管理站、室应急管理工作专业人员奇缺,全县各乡镇没有一名应急管理专业管理人员;二是应急管理专项经费拮据,由于县级财力困难,应急管理专项经费投入捉襟见肘;三是基层应急管理行业安全预案名目繁多,乡镇在应急管理预案涉及防汛、防火、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校园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等行业应急救援预案;四是行业安全管理台账五花八门,各行业站在行业安全监管的角度,设计了大同小异的行业安全监管台账,五是乡镇基层一线应急管理工作根据行业特点很难一名领导全部管,管全部,目前绝大多数乡镇应急管理工作按照行业多是几名领导分管。

20000764624450704_68.jpg

二、为什么要尝试推行“九个一”工作法

在驰而不息的开展全县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中,笔者多次深入乡镇,走访基层应急管理干部,了解乡镇开展工作存在的困难,笔者个人觉得在应急管理工作深入开展中还存在一下几方面问题亟待完善。一是尝试建立基层应急管理工作方法规则,新机构如何规范运行,基层一线面对防汛、防火、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校园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如何做,笔者在和各镇村创建基层应急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过程中,发现没有一套相对明确、规范的工作方法,所以尝试推行“九个一”工作法,工作内容大家都在做,只是把大家以往的做法规范量化便于执行操作。二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需要一定的应急管理专业知识和理论水平,但更需要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日常应急工作怎么做?面对突发事件做?特别是怎么科学合理的当机立断?“九个一”工作法基本可以解决以上问题,这种方法简单明了好学易上手,即使基层人员调整新人初到也可以尽早熟悉工作,尽快进入工作状态。三是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减负,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在做加法,但在基层应急管理工作中,基层一线面对防汛、防火、地质灾害、道路交通、食品安全、校园安全、人员密集场所等行业的安全监管在做好工作的同时,在工作强度上如何做减法,因为面对每个行业的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工作,几乎都有一系列大同小异的应急预案和工作台账等等。乡镇人员紧张的工作局面,面对日常各行业安全监管档案资料填报、应急预案编制修订、应急队伍演练和实操实际上多是同一批人,所以此次我们建议乡镇整合资源形成本乡镇大应急、大安全工作体系,力求形成一套安全监管台账、一套应急预案、一班大应急人马的工作机制。

三、尝试探索“九个一”工作法

加强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是一次有益的十分必要的尝试,由于是首次在乡镇和行政村创建应急管理工作阵地,应急管理站、室健全后基层一线应急管理工作如何做、做什么、怎么管结合基层实际,我们进行尝试摸索,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九方面入手:

20011430529324315_68.jpg

一是应急管理示意“一张图”。将本乡镇行政区域内的风险隐患点、应急避险点、救灾库位置、应急抢险队伍、撤离路线等内容标注绘制在本乡镇行政区域图上,悬挂在应急管理站、室,确保辖区内各类风险隐患点、队伍人员、应急库房等事项一目了然。

二是应急管理数据“一本帐”。将行政区域网格内生产经营单位、居民、水、火、电、气、路、林、草、施工点、地震点、地灾点等风险隐患点和避难场所分布等基本情况建册入档,并将区域内各类风险隐患点汇总成册,建立网格责任区基础情况档案。乡镇与行政村签订《XX村网格应急管理目标责任书》,切实将责任区内风险隐患点监管责任落实到网格员身上,做到安全工作有人管,应急工作有人抓。

三是应急管理联络“一个群”。结合省、市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有关规定,运用县委“五级联动”工作机制,将全县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等工作作为乡村网格化服务管理的重要内容,明确网格员、联络员、信息员等相关职责任务,列入网格工作事务清单,各乡镇建立应急管理工作群,上传下达应急信息,及时宣传应急政策法规、应急工作动态等,各乡镇应急管理信息汇入全县应急管理网格化数据平台共享共用。打通应急工作“神经末梢”,保证紧急状态下“点对点”双向互通、远程调度。构建应急管理网格化管控体系,推动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大应急管理格局。

四是应急管理评优“一面旗”。强化风险隐患排查,各乡镇建立分区域、分灾种、分重点领域的风险隐患台账和数据库,每月定期巡查,坚持将定期巡逻主动排查、鼓励上报身边风险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及时落实好监测、管控和治理措施,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早治理。建立隐患排查整治考评机制,乡镇要坚持“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的目标导向,全面推广实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乡镇吹哨、部门报到、属地主导、部门联动”制度和辖区小微企业整治“一企一档、联合执法、定期通报、社会协同”等机制,并以防汛安全、地质灾害、城镇内涝、森林火灾检查等预防工作落实等为考评重点,扎实开展月考核、季点评、半年小结、年终总结,让应急管理月考核流动红旗村村流动,切实推进基层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工作提质增效。

五是应急管理救援“一套预案”。近年来,极端自然灾害频发,黄龙县又处在黄土高原和黄龙山交叉区域,境内防汛、防火、地质灾害、道路交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各乡镇要将综合应急预案和行政村应急方案,加强演练和培训,形成精简、统一、高效、协调的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制,有效的确保突发事件后,按照预案程序或方案流程做出科学的应急决策和合理的处置方法,避免突发事件扩大或升级,从而减轻事故或灾害的危害程度和造成的损失。

六是应急管理处置“一支队伍”。加强应急值班值守,坚持专常兼备。各乡镇要按照应急管理综合执法改革、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和消防体制改革的有关部署和要求,以辖区内可调动的应急队伍力量为基础,统筹组织警务、医务、消防、民兵、物业管理、企事业单位及志愿者组织等,组建一支30-50人的应急救援队。村(社区)要组织村民小组长、基干民兵、青壮劳力、卫生所(室)人员等,组建一支不少于10人的应急救援分队,负责灾害事故先期处置、受困群众救援、受威胁群众转移撤离等工作。

七是应急管理物资“一间库房”。按照“应急响应快、物资调拨快、运输配送快”原则,建立健全以各乡镇政府储备为主、社会储备为辅和家庭储备相结合的应急物资储备机制,解决好“储什么、储多少、怎么储,有什么、在哪里、怎么调”的问题。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合理布局应急物资储备库建设,在交通不便或灾害事故风险等级高的自然村要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点。村(社区)要有必备的应急预警、通讯设备(喇叭、无线预警广播、卫星电话等)和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应急物资储备要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品种、数量,加强维护保养和定期补充等日常管理。各临近乡镇建立“分工协作、密切配合、科学储备、协同应对”和“就近调拨、就近保障”的物资调拨工作机制,做到快速响应、及时调拨。

八是应急管理动态“一篇信息”。工作信息是对工作痕迹的记录、总结和提升。各乡镇要充分利用本乡镇或省市县工作宣传平台,大力宣传本乡镇开展安全部署、安全宣传、安全检查、隐患治理等应急管理工作动态信息,每周至少一篇应急工作信息。

20020213483296539_68.jpg

九是应急管理宣传“一块阵地”。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消防安全、防灾减灾救灾、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识、基本常识和基本技能的宣传普及工作。镇村设立的“应急宣传栏”通过广泛宣传,营造让群众共同参与的安全氛围,切实推动应急安全文化深入人心,不断提升群众应急常识的知晓率、参与率和应急自救能力,让“安全”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追求,凝聚安全的最大共识。也进一步增强群众的应急意识,全面加强村级专群结合、群防群治、反应灵敏、信息畅通,防范化解风险隐患的能力,有力的确保该村应急管理和安全生产得到自觉贯彻落实,彰显黄龙应急特色。

作为应急新兵,以上仅是我不成熟的尝试,由于理论水平不够,业务能力也不强,加之基层一线工作经验欠缺,仅是一家之言,可能在实际工作开展中还有不妥之处,恳请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进一步促进全县基层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工作取得实效。

[责任编辑:赵虎]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