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潮!虚拟现实音乐剧来了
一场历时十五分钟的音乐体验剧,每一次演出,只有一名观众独享。即将开幕的第二十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一部“私人订制”的虚拟现实(VR)音乐体验剧将为观众带来与众不同的音乐体验。10月10日,北京国际音乐节与荷兰艺术节、法国普罗旺斯-埃克斯国际艺术节、德国赫尔豪森艺术节联合委约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创作的虚拟现实音乐体验剧《捌》,将在三里屯太古里北区红馆迎来亚洲首演,并将持续至10月27日。
荷兰作曲家米歇尔·范德阿在音乐创作中一直都走在现代科技的最前沿。在三年前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上,他的3D歌剧《湮灭》第一次向北京观众展现了当代音乐的新潮流,今年他带来的《捌》则彻底告别了传统的舞台和观众席。今年6月,《捌》已经在阿姆斯特丹成功上演。《捌》这个名字,由无限符号∞转90度而来,目前,《捌》的演出空间已搭建和调试完成。制作团队技术总监西蒙·凡·德沃夫介绍,体验者可以在虚拟现实装置看到自己的手,感觉自己正走在一个现实世界中。
昨天上午,记者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在演出现场亲身体验。一副特制的VR眼镜,一副头戴式耳机,观众会跟着虚拟的音乐剧主角,走在一个特别设计的空间里,走进音乐剧主角的内心世界。作为主角的扮演者,澳大利亚歌唱家凯特·米勒-海德克既有歌剧背景,也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流行艺术家,她与荷兰室内合唱团共同参与了《捌》的音频录制。故事以倒叙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了一位女性从70岁到35岁再到8岁的三个人生阶段。
不同于足不出户就可以体验的VR游戏或电影,《捌》更需要观众走进具有交互性的体验现场,范德阿更希望观众成为这部作品的参与者,“虚拟现实的精彩之处就在于它有着创造高度个性化体验的潜力,我们使用游戏引擎构建《捌》的操作系统,以便我们对观众的动作和位置做出反应。观众可以更多地融入演出空间,并且成为演出空间的一部分。”正如范德阿所言,观众在《捌》中扮演的是一个积极的角色,并与演出空间中的墙壁和物体互动。因此,这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体验,并非每个人都会看到同样的场景。
除了将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相结合的创新,《捌》的音乐形式丰富多彩,从抽象的电子音乐,到无伴奏合唱团,再到独立流行音乐,都有涵盖。剧中诗意的歌词富有范德阿作品一贯的文学性,范德阿认为,技术应始终服务于内容:“到目前为止,看过的观众都把这部作品视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别从各个角度谈论科技、音乐、故事等。”
事实上,这并不是北京国际音乐节第一次给观众带来实验性的观演模式,此前,无论是3D歌剧《湮灭》,还是浸没式歌剧《奥菲欧》,都曾让观众耳目一新,但这些尝试最终获得观众称赞的不一定是形式创新所带来的新鲜感,更多是作品本身带来的感动与震撼。范德阿表示:“音乐节对于具有冒险精神的跨界作品有着独特的地位,并且可以更灵活地适应乐坛正在发生的变革,北京国际音乐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徐颢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