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小记者
基层门户网

新化龙潭桥怀想

2022-07-09 12:50:08    来源:中国基层网    访问:    

新化县田坪镇与温塘镇交界处的龙潭桥,仿佛是一幅油画、一首宋词、一曲山歌。在这片六滩八湾的烟雨峡谷,龙潭人把时光轻轻地搓揉,于是,溪河山谷便开始生动地“沟通”起来。

龙潭桥,矗立资江支流油溪河上游,始建于清咸丰8年(公元1858年),迄今164年。为石墩悬臂式木廊风雨桥,四墩二十扇,全长约50米,宽5米,桥身用巨木层垒搭接,正中建有四角攒尖顶阁楼,置有神龛和石碑,两端桥头各建一个顶阁楼。

12513836526329732_75.jpg

桥下龙潭河湛蓝清澈。鸟瞰,像一面镶嵌在峡谷之中的明镜;平视,如绿黄相间的一弯绸带;远眺,恰似一幅水墨灵动的山水画。河岸两边生长着茂密的芦苇及水草,颜色由月白到浅绿,由浅绿到青绿,晕染溪流。其上空的白云由近及远,连着绵延起伏的山丘。桥边的木制廊道是建筑也是风景,廊道木柱像迎宾的仪仗士兵一样,给了人们拍照的背景和意象。

走在桥上,河水缓缓流淌,远山与稻田逶迤,候鸟翩翩起舞,鹅鸭扇动着生命的翅膀,河风夹着浓淡相宜的黑茶清香扑面而来,让人心旷神怡。虽然是短暂的盛夏融入,但成了我脑海永不磨灭的记忆。伫立顶尖阁楼之上,就可仰视梅山大峡谷的危崖绝壁,脚踏龙潭河激流,让人不禁心潮澎湃,思绪万千。让我想起了穿行峡谷崖壁之上的茶马古道。

康飞龙奶奶说,那是一条属于滇藏的茶马古道的一部分。周边山农在坡地丘坳种植土茶,再加工成黑茶砖,经油溪,入资江,过宝庆,并长江,再经过这条茶马古道进香格里拉,而后到藏区,抵达蒙古,进入圣彼得堡;再有从西藏再转运到喜马拉雅山麓,最终直达印度和尼泊尔。这梅山大峡谷间的茶马古道,其实千百年来也是一条不折不扣的贸易大通道,其远端连接着千多年前的唐诗宋词。

这里的水,是龙潭的主角。顺着高入云端的山岩行进,可以追溯“龙流源头”的“龙洞龙潭”。但见一泓泉眼,如同幼孩,一路活蹦乱跳着,山泉形成的清流汇成瀑布从千仞山峰飞流直下,飞珠溅玉,形成跌宕起伏的三级瀑布。行至建军电站那段,又宛若被弹拨的弦琴,铮铮作响,它们或在石头上跳跃,或在大石下悄悄地迂回,戏耍着沟边东倒西歪、光滑圆润的青石,欢快歌唱着向谷底流去。让空气中杂糅着泥土和绿叶的芬味,清风徐来,更加清香,给人以无尽的凉爽。

12515767807106408_75.jpg

此时,我的思绪渐渐从龙潭的历史深处收回,伴着河水顺流而下,弥漫向前,让我看到了新化的“湄江,有着长长的画廊;彼刻,我的思绪又逆流而上,溯本山川,让我看见了神仙岭、大熊山,群峦叠翠。我仿佛变成了一个茶道的马夫,脚踏千顷山坡,眺望龙潭桥的宁静致远,久久不愿离去。

龙潭桥,犹如我们坐拥的梅山,它古老着、风雨着、沧桑着,又文化着。它“躺平”于一种根源,又“观澜”着世界的变迁,并峨峨巍巍地交汇在一起,风景独特迷人;且承载着一个个南来北往的茶道兼程。它身居油溪河的上游,却从不猫在峡谷里自满,而是横跨河流,傲视潮起潮落,把自己融入到了时代大潮之中——乘风,破浪,前行。

因为人类的本质是爱恋,而世界的繁荣,则需要“龙潭桥”的风雨无阻。(作者 杨建长)

[责任编辑:彭剑锋]
呵护地球
让爱成长
关爱留守儿童
绿色出行
鲁冰花

关于我们| 网站概况| 法律顾问| 服务条款| 人员查询| 广告服务| 供稿服务| 合作伙伴| 网站声明| 版权所有| 联系我们

有害短信息举报 抵制违法广告承诺书 阳光· 绿色网络工程 版权保护投诉指引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北京通信局 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邮箱:chinajiceng@163.com    电话:010-63607677

京ICP备16016777号-3京公网安备11010802036172号

Copyright© 2016 Chinajiceng.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