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清明过后,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大大小小的山上,蛰伏了一冬的栀果树生气勃勃,随风摇曳。
“我们的栀果以前是‘深在闺中人不识’,而自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商标后,我们的栀果名声大振,不仅销往全国各地,还出口到欧洲。”提起地理标志给长阳栀农带来的帮助,长阳金福红栀协会秘书长王建华喜不自禁。
据王建华介绍,2020年以前,丰收的栀果被1元钱每公斤贱卖掉,由于不赚钱,很多栀果树都烂在田里。“金福红栀”获批为国家地理标志后,身价涨了5倍,产值大幅提升。
作为我市最年轻的地理标志之一,2021年,栀果年产值超8000万元,现在全县100%栀农使用“金福红栀”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栀农户均增收1500元。
宜昌是农业大市,“宜字号”特产量多质优。围绕各地优势和特色产业品牌发展,我市培育出一批具有宜昌特色的地理标志集群,地理标志产品成为农民致富的“金字招牌”。
“获批地理标志产品更重要的意义在于产业链的标准化升级。”2014年,“宜都宜红茶”获批地理标志产品。据湖北宜红茶业有限公司地理标志工作负责人王贤明介绍,协会龙头企业每年投入200多万元,用于茶叶质量卫生管理监督工作。
“从源头把关强化茶园生态卫生监控,培训指导茶农正确施肥和病虫害防治,及时做好农残监控和检测工作,保证了果品质量,也维护了品牌形象。”王贤明表示,标准化生产助推了大规模推广,“宜都宜红茶”年生产量2万多吨,销售额近8亿元,直接带动茶农4000多户,户均年收入超1.6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