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山文化,是一种以筒形直壁盂和鸟头形支脚为特征的考古学文化,大体处于新石器时代早期偏晚阶段,分布于太行山东麓的冀南豫北地区,因最早发现于武安市磁山遗址而得名。
磁山遗址,位于磁山二街村东1公里处南洺河北岸的滨河台地上,北距武安城区17公里,总面积约14万平方米。1972年兴修水利时发现,1976年以来经多次发掘,裸露面积约7000多平方米,发现有房基、灰坑及成批的粮食窖穴等,出土陶器、石器、骨蚌器等文物5000余件,还发现大量走兽、飞禽、鱼蚌、家畜、家禽和黍、粟、榛子、小叶朴、碳化胡桃等动植物标本。经测定其年代最早达8000年以上,其中原始农业、饲养业和地下储粮技术的发明,储粮窖穴的发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考古以来发现最多的粮仓,可谓“天下第一粮仓”。
作为北方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磁山文化的发现,修正了世界农业史中对植粟年代的认识,将其提前到距今8000多年前。磁山文化的出现,使中华民族的先民们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开创了种谷养畜新纪元,开启了粟作农业的先河,奠定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历史基础。尤其农作物黍、粟和家鸡遗骸的发现,堪称远古时期的震世绝响,这充分说明早在八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饲养家禽、家畜,并从事渔猎、采集等活动,过着定居生活,在我国乃至世界文明进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出土文物特点,有以鸟头形支脚和大口直腹平底盂为代表的陶器群,有短足的石磨盘和圆柱状的石磨棒为代表的石器群。其中打制和打磨兼制的比较多,体现了磁山文化的原始面貌。
磁山遗址黍粟的出土,是一个震惊世界的发现,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实属罕见。粟遗物的发现修正了国际专家认为粟起源于埃及印度的论点,把我国植粟年代上溯了2.000年。磁山文化向世人宣告:中国磁山才是粟的发源地。在这里先后发掘出88个储粮窖穴,库存已炭化的黍粟共约14万斤。说明至少在七八千年以前,黍粟一类的耐旱作物已在这里广泛耕种,形成了我国北方最早的农耕文明。
“磁山文化”的发现,向世界宣告:磁山是粟谷的发祥地,黍的起源地,核桃的最早栽培地,鸡的最早养殖地,陶器最早制作地。正是勤劳智慧的磁山先民早在8000多年前创造了承前启后的辉煌,人类从此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旧时代,开创了农耕文明的新纪元,这在中华文明史上乃至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这个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遗址的发现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早期研究的空白,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原始文化类型。抚摸着遗址上的表土,隐约之处你可以“看到”我们磁山先民在遗址修筑房屋,把一年下来有所剩余的黍、粟,成熟收获下来的野果等许许多多食物,粮食放到窑穴中去。尽管遗址被历史尘埃封存了8000多年,但通过已挖掘出土的炕穴、房址、粮食窖穴………,仍可感受到磁山先民改造自然、挑战自然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
通过先祖留给我们的遗迹,为研究原始社会气候、环境、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种学术问题提供了大量的史料,也使今天的我们产生许多思考。磁山文化对远古社会经济发展的研究价值颇高,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命名为“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的发现是20世纪70年代中国考古学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的一项重大突破,一度引起学术界的高度关注。
磁山文化之所以能震撼世界,不仅因其数以千计、品种齐全的陶、石、骨、蚌器及以粮食窖穴为主体的生活遗迹,在新石器时代诸文化中独树一帜,为研究该遗存的文化内涵、发展水平及与各文化间的交流或发展关系提供了依据和线索;更主要的是,磁山文化遗址出土物不仅证明了磁山文化时期磁山的农业、饲养业、手工业、制陶业等领域有了较高的水平,而且编织业、纺织业、艺术品生产、宗教崇拜等方面也都有了原始的体现。
1988年1月13日,磁山文化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中华世纪坛,沿圣火广场北面台阶而上,一条长262米用青铜铸成的甬道中央3米宽的青铜板由南向北镌刻着距今300万年前人类出现到公元2000年的时间纪年,凝练的文字记述着中华民族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重大历史事件。漫步甬道,犹如穿越漫长的时间隧道,体味中华民族的风雨沧桑和辉煌历程。在公元1973年这块铜板上,赫然标示着“河北省武安县发现磁山文化遗址”。
磁山文化,是东方的明珠,是世界的瑰宝,是人类文化的精髓。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精彩纷呈、蔚为壮观,这是武安人民对世界的卓越贡献。
磁山文化是灿烂的邯郸文化的发端,在绵延8000多年的文明史、三千多年建市史的发展中,这是邯郸独有的宝贵资源、难得的历史财富,是邯郸这座城市的“根”与“魂”,是促进邯郸社会经济发展壮大的“人文名牌”和“无价之宝”。
总之,磁山文化不仅是磁山先民留给我们的一块“瑰宝”,更是中华民族文明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我们要把它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使其不断发扬光大!(姚逸宁 张海江)
责编:李国生 审核:王强